在小说中,董卓无疑是前期最大的反派,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火烧雒阳、连环计、凤仪亭等耳熟能详的精彩故事皆是以他为主线展开。
然而,小说终究不是正史,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真实的董卓身上到底发生过哪些事情,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送上历史的审判台,继而遗臭万年。
董卓家谱
远祖:董狐,春秋时期晋国史官,为人刚正,留下董狐直笔的典故,开中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影响深远。
八世祖: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父亲:董君雅,颍川纶氏县尉。
母亲:池阳君,被皇甫嵩斩首,死时寿九十。
兄长:董擢,早亡。曾帮助董卓向名将张奂送礼,遭到拒绝。
弟弟:董旻,十常侍之乱时,与何进部将吴匡联手斩杀车骑将*何苗,后死于皇甫嵩之手。
儿子:董氏(名不详,董白之父)
女儿:董氏(牛辅之妻)、董氏(演义中李儒之妻,正史不详)
侄子:董璜(兄长董擢之子),死于皇甫嵩之手。
女婿:牛辅,被部将胡赤儿杀死。
孙女:董白,被封渭阳君,死于皇甫嵩之手。
能征善战,仕途不顺
董卓,表字仲颖,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据说其先祖是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条信息没找到正史依据,存疑。
董卓之父名董君雅,为颍川郡纶氏(今河南登封市西南)县尉,属于低级武官。董卓与三弟董旻便是父亲在颍川为官时所生,算是寒门地主出身。由此可见,董氏传至汉末已然没落。
颍川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世家豪门扎堆,人才辈出。其中尤以颍阴荀氏、许县陈氏、长社钟氏、舞阳韩氏四家最为鼎盛。颍川多奇士,像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徐庶、司马徽、陈群、钟繇、钟会、韩馥等三国名士皆出自颍川。
董君雅在颍川多年,深刻体会到了世家大族的能量之大,他给董卓取表字仲颖,董旻取表字叔颖,或许就是想让他们能有机会与世家大族建立良好关系,借助世家的力量帮助董氏提高门第。
董君雅离职后,董卓兄弟跟随父亲返回了西凉老家。少年董卓好游侠,时常去往羌人(可能是内迁的东羌部落,毕竟西羌与东汉之间时常爆发*事冲突,彼此敌对,双方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百余年,直至夏侯渊虎步关右,才逐渐平息)聚居地玩乐。游牧民族崇尚勇士,董卓正好继承了父亲雄健的体魄,孔武有力,擅骑射,加之性情豪爽,为人仗义,在羌人部落颇有名望。
董卓成年后,被郡守征召为吏(显然是在当地混出了名气),负责治安工作。因在地方工作出色,被凉州刺史召为从事。当时西羌诸部时常骚扰大汉边境,董卓奉命前往征讨,斩获颇丰,*功卓越,赢得善战之名。
后来,鲜卑联合乌桓、南匈奴等异族入寇,名将张奂(凉州三明之一,世族出身,父亲是太守,老师是太尉,文武双全,擅书法,其后代在书法一途成就斐然)奉命入并州平乱,董卓任*司马,屡立战功。翌年,西羌寇略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董卓又跟随张奂前往征讨,大破羌人。
拼死打了多年的仗,立功无数,可董卓的仕途却依旧不温不火,相继担任了多个低级官职,后来不知为何甚至被免除了官身。
为了重回仕途,董卓曾派兄长董擢向老领导张奂送礼,结果张奂厌恶董卓的为人,坚辞不受。这对董卓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其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此不无关系。
二次入仕,折戟冀州
汉灵帝继位后,外戚窦氏以拥立之功,掌控朝*,重新启用被禁锢的*人,并欲铲除宦官集团。结果谋事不密,宦官集团抢先发动九月辛亥*变,诛杀窦氏(张奂被宦官利用,逼死了大将*窦武,成为其一生之恨),独揽朝纲。
随后,宦官集团鼓动汉灵帝发动第二次*锢之祸,波及甚广,官僚集团遭到重创,张奂上书求情,被罢免,禁锢终身。
为了恢复力量,在*锢稍加缓和后,官僚集团利用自己手中选官的权力,网罗天下才俊入仕。董卓便在这个时候得到司徒袁隗(袁绍的四叔)的征召,再度入仕,成为袁氏故吏,并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等职,仕途算是颇有起色。巧合的是,曹操也是这一时期被举为孝廉,任雒阳北部尉。
黄巾起义爆发后,董卓接替遭奸人所害的北中郎将卢植,任东中郎将,统筹冀州战局,负责剿灭盘踞广宗的张角主力。
考虑到文武双全的卢植尚且无法攻克广宗,董卓便选择了放弃,转而调大*北上,进攻下曲阳的张宝部。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董卓围城两月,损兵折将,却寸功未立,冀州黄巾依旧猖獗。消息传至雒阳,灵帝震怒,立即罢免董卓,交付有司,定了死罪减一等(流放、无期等重刑)。
身陷囹圄的那些日子,估计董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很可能再一次加速了他反社会人格的形成。
二度起复,扬威西凉
皇甫嵩接管冀州战局后,张角病逝,然后不消数月,叛乱皆平,皇甫嵩自此威震天下,封侯拜将(百万黄巾至少一半死在他手中)。狱中的董卓,得知此事,愤懑至极。
黄巾之乱平定后,汉灵帝大赦天下,董卓得以脱困,无官无职,孑然一身。
不久,西凉羌乱再度爆发,救火将*皇甫嵩立即被调往西北,董卓幸运地再次得到起复,这与他当年的战绩脱不开关系,而且强烈怀疑是袁隗推荐的。
作为皇甫嵩的副手重回西北,想必董卓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入驻长安后,汉*按照惯例向周边依附的各民族部落征召义从(归附的羌胡),以增强*力。董卓在西凉颇有威名,遂主动承接此任,招募了被称作湟中义从和秦胡兵的骑兵队伍,这些部队后来逐渐成了他的直属部队。
以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领导的叛乱,一直持续了数年。这期间,汉*统帅从皇甫嵩换到张温,又从张温换回皇甫嵩。而董卓则屹立不倒,一直留在*中,担任副将,这让他在*中威信甚著,地位稳固,有尾大不掉之势。朝廷多次试图将之调离,最终皆未能实现。
皇甫嵩第二次担任汉*统帅后,董卓与之多次产生矛盾,心生怨恨。
汉灵帝病重后,为防止董卓这股势力脱离掌控,遂行明升暗降之法,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令其将部队转交皇甫嵩。董卓接诏后阳奉阴违,拒不交权。
皇甫嵩之子皇甫郦也担心董卓凶戾难制,便建议父亲以主帅的身份,利用*法伺机斩杀董卓。可惜,皇甫嵩顾虑太多,更不愿背上擅杀*中主将的骂名,只是将董卓拒不交权的事实向朝廷禀奏。
汉灵帝得知此事后,下诏斥责董卓,令其即刻赴任,否则严惩不贷。董卓被迫奉诏(天下还没大乱,此时造反,与自杀无异),并因此深恨皇甫嵩。
皇命难违,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临走前嘱托心腹将领务必掌管好*队,等他回来。
叨天之幸,入主雒阳
多年宦海沉浮,董卓早已今非昔比,行至河东郡后,他便止步不前,等待雒阳时局变化。他知道,只要汉灵帝两腿一蹬,雒阳必有大事发生,届时自己可择机而行。
果不出其所料,灵帝驾崩,大将*何进执掌大权,欲诛杀宦官集团。在遭到太后阻止后,袁绍建议招引外*进京,逼迫太后就范。董卓恰好就在河东,距离雒阳很近,成了最佳拉拢对象。
收到命令后,董卓大喜,立即率领大*开拔,星夜兼程,奔赴京师。不久,何进突然反悔,派人劝阻董卓进京。可惜,董卓根本不予理睬,继续进兵。
就在董卓即将到达雒阳时,何太后怕了,下诏罢免十常侍等人,令其返乡。何进大喜,急命人再去拦阻董卓(已失去利用价值)。
眼见雒阳就在眼前,可董卓却再难前进一步。后在使者的劝说下,被迫退往雒阳城二十里外驻扎。
董卓不甘心就这样回*,他要等!雒阳并未尘埃落定,一定还有机会。
不久,何进被杀,袁绍等人发动兵变,诛杀宦官,雒阳城一时大乱,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被张让、段珪等人挟持,逃入北邙山中(雒阳北部的天然屏障,有龙脉,号称中国风水最好的地方,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埋骨之地,墓葬多达数十万座)。
得知此事后,董卓欣喜若狂,急率大*入山。叨天之幸,竟然真的让他抢到了皇帝的车驾。
看到董卓强行护持皇帝回京,城楼上的袁绍是又惊又气,百感交集。骑都尉鲍信(迎立曹操为兖州牧,二人感情甚笃,后为救曹操而战死沙场)劝袁绍趁董卓立足未稳,拼死一搏。可惜关键时刻,袁绍本性暴露,胆怯畏战,错过了唯一一次翻盘的机会。
顺利入京后,老谋深算的董卓,先是以瞒天过海之计,以三千骑兵,借宵禁的机会,夜晚出城,白日进城,如此反复数次,让雒阳*民误以为西凉大*兵力强盛。
然后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收编了大将*何进和车骑将*何苗(何进的弟弟)的部曲,名将张辽便于此时归附了董卓。
继而又策反了飞将吕布,引诱其斩杀原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也是被何进召来逼宫的,与吕布是上下级,无父子关系),收编了并州*,并与之结为父子。雒阳*权自此被董卓完全掌控。
废立天子,独断专行
望着金殿之上的少帝刘辩,董卓若有所思,想到此前专权的前辈们,无不是靠着拥立之功上位,他的内心忍不住地躁动起来。
少帝刘辩是何皇后所生,乃汉灵帝嫡子,在法统上属于合法继位。但事实上汉灵帝属意的是庶出的陈留王刘协,只是碍于宗法制度以及何氏一族的权势,所以未敢在生前废嫡立庶。
何皇后善妒,王美人生下刘协后就被其毒杀。为了保住刘协,汉灵帝将之交给母亲董太后抚养,后称之为董候。
董太后与何氏婆媳关系非常恶劣,所以时常劝说汉灵帝立刘协做太子,何氏因此深恨董太后。
汉灵帝弥留之际,嘱托西园新*统帅蹇硕(灵帝后期最宠信的宦官),扶保刘协即位,后被大将*何进挫败,刘辩顺利继位,蹇硕身死,西园新*归附何进。
儿子登基,何氏荣升太后之位,临朝称制,而董太后则晋位太皇太后,也试图干*。外戚集团内部爆发剧烈冲突,经过何太后与兄长何进一番谋划后,董氏落败,骠骑将*董重自杀(一说在狱中被处死),董太皇太后忧惧而死(死因有争议,可能是被何太后暗害),何氏权倾朝野。
既然何氏是违背先帝遗愿,矫诏立刘辩为帝,那董卓行废立之事就有了法理可依。
为了让自己将来的辅*之权实至名归,董卓强行跟董太皇太后攀上了亲缘关系(子虚乌有),自己相当于成了外戚,而外戚辅*本就是两汉定制。
谋划妥当后,董卓按照官场一贯的游戏规则,先将此事向太傅袁隗通了气。袁隗是汝南袁氏的族长,位列三公,乃官僚集团的首领(其他两公一个被罢免,一个未就任,皆空悬),同时还是董卓的老领导,对其有知遇之恩。袁隗的两个侄子,袁绍与袁术有诛杀宦官的功劳,在士人阶层中名望甚著。而汝南袁氏又是顶级豪门,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社会影响力巨大。如能获得袁氏诸人的首肯,那废立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随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袁绍坚决反对,甚至当着董卓之面亮剑,不过,旋即便逃出雒阳,奔赴冀州,完成了在雒阳的最后一次高光表现。
袁术拒绝董卓的利诱,随即逃往南阳,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反对之意。
太傅袁隗和安国亭侯袁基(袁绍、袁术的兄长,袁家二代的领*人,继承了父亲袁逢的爵位)选择认同,并协助董卓完成了废立之事。
对于董卓的提议,满朝公卿,无人敢言,唯有刚直的卢植极力抗议,怼得董卓哑口无言,若非蔡邕等人力保,卢植早被大卸八块了。
少帝刘辩被废后,陈留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成为董卓手中的傀儡,任由摆布,无力抗拒。随后,董卓毒杀何太后,为董太皇太后复仇,以绝后患。
关于袁氏内部的分裂,历来颇有争议。笔者想来,大概率还是世家的惯用手段——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董卓窃据权柄已然成为事实,再做无谓的抵抗,毫无意义。既然如此,那便要让家族利益最大化。
袁绍与袁术已经积攒了不少名望,必须保护他们的羽翼,让他们代表袁氏去与董卓抗争,再赚一波名声,然后远离雒阳这是非之地,去地方发展,袁隗与袁基留在朝中策应。实现朝中有权,地方有兵的理想格局。
若董卓成事(称帝),那袁家就有从龙之功,未来不可限量;
若董卓失败,汉室中兴,那袁绍与袁术就有戡乱之功,即使袁隗与袁基身死,照样可保袁氏一门经久不衰;
若董卓失败,汉室衰亡,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那凭借袁氏的实力和遍及天下的门生故吏,以及二袁诛杀宦官,抗拒董卓的名望,定然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云集影从,届时问鼎天下,南面称制,袁氏将走上巅峰。
诸葛亮入蜀,诸葛瑾保吴,诸葛诞仕魏;荀谌保袁绍,荀彧、荀攸保曹操等,跟这是一个道理。
当然,上述言论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欢迎批判。
尽管已然权倾朝野,但董卓知道时代不同了,自己对天下的掌控与霍光那样的权臣不可同日而语。或许他心里也清楚,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他还是想试一试,万一有奇迹呢!
掌控力弱,主要是皇权不振,朝廷威信丧失,地方与中央离心离德,天子诏令出了雒阳,效用便大打折扣,阳奉阴违之事早已司空见惯。要不然汉灵帝当初也不会接受刘焉的建议,废州立牧。详情参见汉末三国历史回顾——开启乱世的罪魁祸首们
要想改变当前形势,重塑皇权是核心,但这无异于自掘坟墓,董卓还没那么蠢!他可是要做独裁者的男人。既然如此,那便退而求其次——向各大势力示好,换取明面上的承认,然后再徐徐图之。
很遗憾,董卓有些一厢情愿了。天下合久必分的形势已然无法阻挡,他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享受为数不多的人生。
大肆封赏,缓和矛盾
董卓主*后,对各大势力纷纷进行了拉拢示好,具体如下:
1、宗室重臣
太尉兼幽州牧刘虞在宗室中威望最高,势力最强,于是董卓便加封他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明面上的朝臣第一。董卓则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假节,赐斧钺、虎贲,封郿侯。
前太尉刘宠之侄,侍中刘岱(跟曹操手下的刘岱是两个人)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刘岱弟弟,未来的扬州牧刘繇(音遥,孙策平江东的劲敌)此时还在江淮躲避战乱,未受到册封。
群雄讨董时,孙坚北上投袁术,顺道斩杀了荆州刺史王叡,未来的荆州牧刘表接任,捡了个大便宜。
益州牧刘焉因与中央完全断绝联系(汉中被五斗米道教主张鲁占据,交通阻隔),故而未受到册封。
2、世族名士
安陆黄氏:豫州牧黄琬(曾祖乃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祖父黄琼官至太尉),升任司徒,董卓自封相国后,由黄琬接任太尉。
弘农杨氏:太尉杨赐之子杨彪(大聪明杨修的父亲),被任命为司空,董卓自封相国后,接黄琬任司徒,杨氏跻身四世三公(有四代人位列三公)行列。
汝南袁氏:老领导袁隗依旧担任太傅,袁基任太仆(九卿之一),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袁术被任命为后将*。
舞阳韩氏:御史中丞韩馥(袁氏门生)被任命为冀州牧(后被袁绍夺去),同族韩融也被征召入朝,任大鸿胪(九卿之一)。
许县陈氏:征名士陈纪入朝,官职不详。陈纪在当时名气很大,只不过后世不显。其父陈寔(音时)与同郡的钟皓、荀淑、韩韶合称颍川四长;其子陈群,出仕曹魏,为曹丕建九品中正制,影响深远。
颍阴荀氏:荀氏八龙(经学大家荀淑有八子,皆有才名,称为八龙)之六荀爽(兄弟中最优秀者),先被任命为平原国相,随即又改为光禄勋,三日后升任司空,前后历时九十三天,堪比火箭飞升。荀彧称呼其为六叔。
曲阜孔氏: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被任命为北海国相。
陈留蔡氏:大书法家蔡邕(蔡文姬的父亲)颇受董卓崇敬,被强逼入朝,礼遇有加,火箭飞升,最后任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
上述诸人名气较大,其余不太知名的就不赘述了。
董卓除了大肆提拔任命世族名士外,还为第二次*锢之祸遭到迫害的以陈蕃、窦武为首的众多*人平反,恢复爵位,并提拔其后世子孙入朝为官。甚至不计前嫌,对那些公开反对他的人授以地方要职,以示大度。种种举措,皆为缓和与朝野上下的矛盾,防止变乱发生。
解放天性,倒行逆施
热脸贴冷屁股,讨好了一大圈,董卓并未看到理想中的万众归心。朝中大员对他依旧是面和心不和,地方势力更是连封谢表(感谢君主的奏章)都没有。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既然如此,那就不折腾了!还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走一步,看一步,混到哪天算哪天。
兴许是心灰意冷,亦或是本性如此。总之,此后的董卓完全解放了天性,无所顾忌,恣意妄为。
既然决定不装了,那就不能委屈了自己。首先这个官职就要改一改了,三公之位显然不能满足他蓬勃的欲望,于是董卓便自封相国。汉初,萧何、曹参曾先后任相国,吕雉专*后,其侄子吕产曾任相国,再之后相国一职便无人担任。相国位在三公之上,是朝臣的最高官职,定员一人。
接着,权臣的标配特权: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也给自己安排上了。
然后就是家人,董卓的母亲被封为池阳君,其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等也各有封赏,具体不详(找不到记载)。
老板发达了,自然不能忘了员工。义子干儿吕布受封中郎将,加都亭侯。其余主将如牛辅(董卓女婿)、董越、段煨(凉州三明之一段颎的同族,与贾诩、张绣等人为同乡)、胡轸、徐荣等人皆提拔为中郎将;后期反攻长安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皆为校尉。
从这些人的官职来看,董卓并没有与朝臣彻底撕破脸,重要武职依旧由各大世族将门占据,大家维持表面和气。没有空缺,自然也就没法给自己人安排显赫官职。
但自幼仗义疏财的董老板不是小气的人,虚名给不了太多,那就给点实际的。雒阳富户有的是,董卓直接放任将士肆意劫掠,尽情搜刮。当然,世家豪门是不敢乱动的,他还没有任性到与天下为敌的地步。
兵灾是自古以来最为恐怖的灾祸,比之自然灾害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雒阳百姓因之饱受摧残,如堕无间炼狱。而董卓忙着收属下的孝敬,对此根本不予理睬。
或许觉得这样的补偿还不够(顺便为自己敛财),董卓便又将目光移向了北邙山中。两汉以来,厚葬之风盛行,每逢乱世,挖坟掘墓便是各大*阀维系*队的最有效手段(曹操、袁绍、孙策等诸侯势力皆做过此类丧良心的事情),毕竟养兵打仗是很烧钱的。
何太后下葬时(与丈夫汉灵帝合葬),董卓派人把灵帝墓穴中的陪葬珍宝洗劫一空。尝到甜头后,董卓便派遣众将入山寻宝,吕布在这其中表现亮眼。汉武帝的茂陵便是他率*挖掘的(茂陵此前曾被多次挖掘,但余留的财宝依旧极多),收获颇丰,后来幸得蔡邕劝谏,武帝的尸骨才得以收殓,茂陵也被重新修缮。
董卓的心理是极其扭曲的,凶蛮暴戾是他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但我不认为这是天生的(我信奉性善论,不认可性恶论),毕竟少年董卓还是充满豪侠之气的。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无法了解董卓完整的成长轨迹,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他在西北跟随皇甫嵩平定叛乱时,这种性格已经逐渐形成。因为,皇甫嵩之子皇甫郦劝说父亲诛杀董卓时,就曾提过董卓凶戾无亲(凶蛮暴戾难以亲近)。
入主雒阳后,董卓获取了至尊的权力,无人能制。这导致他的凶性得到释放和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越来越走向极端,再也无法回头。他在雒阳暴行累累,罄竹难书。
董卓排解戾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杀人、酒色。
群雄讨董时,董卓某日率*回城,适逢一村落举行二月春社日活动,百姓们祭祀土地爷,祈祷今年能丰收。董卓见状,突然心生戾气,令士兵将所有男性村民砍头,然后以牛车满载妇女财物,所砍头颅皆被绑缚于车辕之上。回城途中,号称破贼凯旋,士兵高呼万岁。入城后,董卓当着满城百姓之面将村民头颅悉数焚烧,然后将所掳妇女尽皆赏赐将士为奴为婢。
侍御史扰龙宗找董卓奏事,佩剑未摘,有失礼数,董卓直接下令将之生生打死,群臣震慑。
前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原任雒阳令的周晖(大都督周瑜的同族兄弟)听说国都遭逢大变,故从家乡返回,董卓不知为何,对其心生厌恶,直接派人将之处死(莫名其妙,死因不明)。
想到何进的老母亲舞阳君还活着,董卓心里就不舒服,便派人将之物理超度。
想到何苗之死,弟弟董旻也有参与,为了安抚何苗的部下,董卓便给何苗罗织罪名,然后开棺戮尸,以示其人死有余辜(这逻辑是我编的,史书对此事之缘由并无记载,也有可能是董卓与何苗原先有过节)。
白天杀完人后,董卓便会撑着严重发福的身躯,略显疲惫地向后宫踱去。随着夜幕降临,惊呼声,哀嚎声,淫笑声,呻吟声便如约而至。无论公主还是宫女,在董卓眼中都只是一个个娇滴滴,俏生生的泄欲工具。汉室最后一丝遮羞布就这样被无情撕碎,隐入尘埃。
董卓的倒行逆施,致使天怒人怨,各地勤王之师纷纷汇集,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战争就此爆发——群雄讨董。
雒阳名字的由来
众所周知,洛阳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为阳,故名洛阳。但在有关东汉的历史记载中,洛阳皆被书写为雒阳,令人费解。
关于此事还要从光武帝刘秀说起,东汉认定王莽的新朝是伪*权,故按照五德终始说,承袭西汉为火德,详情参见汉末三国历史回顾——黄巾起义与汉末三杰。
按照水克火,火生土的原理,去洛的三点水,改为隹(音追),隹含双土,暗合火生土之意。远古先民有崇拜雒鸟的传统,雒鸟又跟太阳神鸟、朱雀、凤凰等异兽的演变有关(具体没了解过,有知道烦请于评论区告知),五行属火,暗合了东汉的火德。雒阳之名便由此而来。
曹丕篡汉后,按照火生土的原理,定曹魏为土德,宣示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同时以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的缘由,将雒阳改回洛阳。
曹丕的正妻甄氏,据说名叫甄洛,有人以此认定改名与爱情有关。但事实上曹丕是登基后才改的洛阳,彼时的甄氏已然失宠,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而且甄洛之名大概率是与洛神赋的牵强附会,不足为信。甄氏真名不详。
出身寒门,注定悲剧
董卓入雒阳后,其实与多方势力都做了妥协,但不仅毫无成效,反而招致群起围攻,究其根源,无非出身二字。
光武帝刘秀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豪强地主自此成为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并逐渐发展为世家大族。
经济上,他们通过土地兼并,建立庄园经济,积累了雄厚的财富,控制了大量的劳动力。
文化上,他们经学传家,控制文化,开设私学,广招门生。
*治上,他们操弄选举,世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事上,他们建立私人武装,保护庄园经济,乱世来临后,便发展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董卓出生在世族扎堆的颍川,但他本身却是寒门子弟。董卓祖籍西凉,那里胡汉杂居现象极为普遍,董卓大概率有羌胡血统,这在狭隘民族主义占主流的世族眼中与蛮夷无异。
出身寒微,又是混血(杂种),这是董卓无法被世家认可的根源;不事学问,行伍起家,更是不被世家所喜,甚至鄙视。
如果仅是如此,那还罢了,偏偏他还阴差阳错,窃据权柄,严重侵害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那他的败亡就已经注定了。
世族通过操弄舆论,将董卓擅行废立,独断专行,挖坟掘墓,巧取豪夺,滥杀无辜,秽乱宫廷等恶行予以放大宣传,一时间天怒人怨,群情激愤。讨伐董卓,中兴汉室的呼声日益高涨。早已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便趁此良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群雄割据的时代就此降临。
曹操首倡义兵,桥瑁矫诏讨董
公元年,董卓行废立之事,专擅朝*,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知其必亡,遂改名换姓,逃出京师。
《三国志·魏书》:曹操逃亡途经故人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其子见曹操随行仅数人,且多有财货,遂心生歹意,伙同众兄弟及宾客(估计是正在家中设宴)试图劫掠,结果被曹操一行击败,曹操手刃数人。
东晋孙盛在自己的杂记中加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真实性存疑。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逃亡途经中牟县,被一亭长抓获,押往县衙,县中某吏员认出了曹操,为其求情,免了牢狱之灾。
上述三条记录成就了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名篇《捉放曹》。
逃出生天后,曹操并未返回家乡沛县(今安徽亳州),因为老爹曹嵩压根不支持他造反。行至陈留郡,太守张邈热情招待了他,二人早在雒阳相识,志趣相投,听闻彼此皆有讨董之意,遂建立同盟,筹划起兵之事。
曹操不甘居于人下,欲自行征兵,但没有家族支持(他爹不给钱),难以成事。陈留卫氏家主卫兹(张邈部下)倒是极为欣赏曹操,认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遂鼎力资助,帮助曹操征募了五千精兵(这就是世族的力量)。
有兵还得有将,曹操起兵,宗族兄弟皆来襄助,除了早期跟随他的夏侯惇外,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人也相继来投,曹魏集团的创业班底就此建立。
公元年年底,曹操与张邈首倡义兵,拉开了董卓讨伐战的帷幕。
公元年初,前太尉桥玄(睢阳桥氏)之子,东郡太守桥瑁假借三公之名,传檄各地,号召群雄讨伐董卓,一时间应者云集。
正史中真正参与讨董的群雄势力
参加讨董的官方势力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后将*袁术、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十一路诸侯。
除此之外,参与联盟的还有曹操、孙坚、张杨等势力。其中曹操弃官逃离雒阳,彼时已是白身,所以在明面上归属陈留太守张邈;长沙太守孙坚归附了袁术,故而不算独立势力;张杨此时已成流寇,在河内郡与王匡、袁绍等人会合后,受盟主节制,不算诸侯。
至于小说中所提到的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刘备等人皆未参战,三英战吕布更是子虚乌有。
北海相孔融此时正忙于应付青州黄巾,无暇他顾。孔融性情刚烈,董卓深恶之,遂故意将之发配到颇为混乱的北海国,令其自生自灭。
徐州刺史陶谦,不仅没有跟随诸侯讨董,反而遣使朝贡,受到董卓的嘉奖。陶谦后来支持了名将朱儁对董卓的讨伐,前后态度不一,令人费解。
马腾这时已经跟造反派韩遂混到了一起,在凉州为非作歹,怎么可能跟随诸侯讨伐董卓,恢复汉室。
公孙瓒此时屯兵右北平郡,与乌桓、鲜卑作战,同样无暇他顾。顶多在名义上支持过诸侯讨董,并未有实质性动作。
刘备这一时期大概率已经归附公孙瓒,为其帐下别部司马,所以不可能参战。即使刘备尚未投奔公孙瓒,以他的身份、实力、名望也无法算作一股势力,杂鱼一般的存在。
各大势力纷纷举兵后,并未如小说中所言,汇聚一处,合力讨董,而是各据一方。袁绍、王匡、张杨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县,袁术、孙坚屯兵南阳郡的鲁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曹操、张超、鲍信等屯兵酸枣。
所谓的诸侯会盟,其实只是张邈、刘岱、桥瑁、袁遗、曹操、张超、鲍信等人在酸枣举行的结盟仪式。盟主人选公推名望最大,号召力最强的袁绍担任。
宣读盟约誓词时,由于盟主不在,其他诸侯都不敢登台,遂推荐广陵太守帐下,名士臧洪(时任广陵功曹)代表众人升坛盟誓(演义里是袁绍宣读),成就其一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
会盟后,袁绍考虑到渤海太守的官阶太小,不足以号令群雄,故而自封车骑将*(仅次于大将*与骠骑将*,可开府,自设属官),同时为曹操、张杨等白身势力加封官职。曹操授行奋武将*(杂号将*,相当于监*,因无皇帝诏令,故加行字,意为代理奋武将*)。
董卓的应对
拢共在雒阳潇洒了不足半年就招来了各路诸侯的群起围攻,这让董卓又惊又怒。平复心情后,董卓便开始着手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为防变生肘腋,董卓先是派李儒(演义里是董卓谋主,正史中就这一个主要事迹)鸩杀了废帝弘农王刘辩,以绝后患。
然后,召回远在长安的仇敌皇甫嵩,并将之下狱,以防止其与联*勾结,致使己方两线作战。
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乃故交,得知父亲罹难,故前往雒阳求情,最后成功救出了父亲。
接着,力排众议,强行迁都长安,雒阳居民被武力驱赶,死者枕藉。
最后,杀富户、挖皇陵(吕布是急先锋,乐此不疲),将雒阳财物洗劫一空,然后一把大火,将雒阳方圆二百余里焚为焦土,鸡犬不留,生灵涂炭。
汉献帝入住长安未央宫,司徒王允(太原王氏,魏晋时期的顶级门阀)暂行辅*。董卓则率领大部队继续留在雒阳,他要会一会关东联*,看看这群心怀鬼胎的家伙到底能掀起多大风浪。
为了震慑联*,防止袁氏内外勾结,董卓遥控长安朝廷将老领导太傅袁隗、太仆袁基满门抄斩。
关于袁隗之死的一些想法
袁绍兄弟决定讨董时已经考虑到了四叔及袁氏族人的安危,所以他们的*治诉求是废黜汉献帝的非法帝位,而袁隗当初是支持董卓废立的,二者*治路线一致。袁氏的公开分裂无疑是对董卓掌控下的袁氏宗族的一种保护。只是没想到董卓会如此狠毒,根本无视袁氏的影响力,悍然举起屠刀。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袁隗并未因支持董卓而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在朝廷中被架空,因而生出怨恨,甚至偷摸与袁绍兄弟暗中往来。此事自然逃不脱董卓的法眼,只是碍于袁隗的身份,不便发作。讨董联盟建立后,董卓便有了充足的借口,一顶勾结反贼的帽子便足以送袁隗上路。
再腹黑一些,袁绍兄弟或许并不在乎这个四叔和亲大哥的生死。袁家太大了,死上个把人影响不大。而天下大势已经开始向乱世迈进,二袁作为最具号召力的枭雄,是有机会在乱世中将袁氏带向另一个高峰的。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袁隗这个族长和袁基这个嫡长子就是袁绍、袁术上位最大的阻碍和威胁。
如今既然有董卓这个大冤种背锅,玩一手借刀杀人,顺便博一个重大义的名声,何乐而不为。而事实上,袁氏的惨剧确实让二袁成了大赢家,群雄既愤慨于董卓的残暴,同时又敬重二袁的忠义,对袁氏更加倾慕,归附者不绝于途。
内部稳定后,董卓决定找个外援,正好袁隗死后,太傅这个顶级职位空缺,于是他便拜汉室宗亲,大司马兼幽州牧刘虞为太傅,想利用刘虞对汉室的忠诚,忽悠他率*勤王,牵制关东联*。只可惜,雒阳北上幽州的道路被联*断绝,诏书发不过去。
一计不成,董卓又生一计,他派遣以韩融为首的名士使团奔赴各地,劝慰各路诸侯退兵。二袁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将使臣悉数斩杀,唯独韩融因出身豪门(舞阳韩氏),德高望重,幸免于难。
所谓群雄讨董,实为*治作秀
*治手段失效,战争便是唯一选择,但绞肉机般地大会战始终未曾出现,零零散散打了几场小规模战斗后,声势浩大的群雄讨董便在各路诸侯的自相残杀中草草收场。
面对董卓的西凉大*,各路诸侯的*阀本质陆续展现。*队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扩充势力范围是他们的唯一目的,跟董卓拼消耗,纯粹是瞎子点灯,毫无意义。即便打赢了,胜利果实也得被二袁窃取,谁都不是圣人,没人愿为他人做嫁衣。
所谓讨董,不过是各大势力赚取声望的*治作秀罢了,没人会真的去跟董卓拼命。趁此机会,多结交些盟友,为将来谋划才是正解。
而或许是出于对理想的执著,亦或许是对乱世有更高深的理解,曹操显得极为另类,鹤立鸡群。他坚持出兵讨贼,应者寥寥,唯有看好他的济北相鲍信出兵相随,好友陈留太守张邈则是派遣帐下卫兹(资助曹操征兵)领兵助战。
曹操领*进攻成皋(也叫汜水关或虎牢关),董卓则派遣手下悍将徐荣迎战。曹*行至荥阳汴水一带,遭遇徐荣埋伏,惨败!鲍信受伤遁逃,鲍信兄弟鲍韬与天使投资人卫兹相继战死。曹操中箭,曹洪将战马让给曹操,助其逃出生天,并说出了那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感人之言。
汴水之败,让曹操获得了孤勇者的名望加持,这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至于这是不是他刻意的冒险行为(富贵险中求),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而徐荣也为曹*的骁勇而震慑,放弃了对酸枣联*的进攻。
回至酸枣,曹操并未因战败气馁,反而为联*谋划出了可行的讨董战略,只可惜无人理会。曹操见联*不思进取,倍感失望,便带着夏侯惇等一众残部去往扬州募兵,随即北上河内,投奔了袁绍。
眼见酸枣联*已无威胁,董卓便将目光瞄向河内,毕竟袁绍这个造反派首领在那里,若是能一举将之击败,联*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过,袁绍比较鸡贼,远远躲在后方,反倒是河内太守王匡轻敌大意,被董卓杀败,几乎全*覆没,本人仅以身免。
联*三大主力,董卓轻松击败了两个,接下来就轮到鲁阳的袁术了。本以为同样可以轻松拿捏,却未料到一头猛虎反向他扑了过来。
孙破虏名动天下
史书记载孙坚乃兵圣孙武之后,世代在吴地为官,但这大概率是孙家掌控江东后为统治需要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从孙坚早期为县吏来看,他顶多算是寒门地主出身,靠着自己悍勇的身手一点点闯出了名堂。黄巾起义时,受到朱儁的推荐,奋勇杀敌,报国立功(黄巾*就是乱世枭雄的经验包,很多人都是靠打黄巾起家)。后值西北羌乱,主将皇甫嵩遭陷害被罢免,司空张温接任,并推荐孙坚担任*中参*,随行出征。
入驻长安后,副将董卓刻意迟到,遭到责备后,反而出言不逊。孙坚对此颇为不忿,力劝张温以*法将董卓处斩,借以立威。但张温考虑到董卓在*中根基深厚,颇有威望,不敢动手。而孙坚与董卓的梁子却就此结下。
后来孙坚调离西北,担任长沙太守,平定了区星之乱,被封为乌程侯。
群雄讨董时,孙坚已经5岁了,在官场摸爬滚打了18年,他看懂了很多事情。没有出身,没有名望,单靠个人勇武,成就是有限的。而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终将大乱,这正是上天赐予他改变孙氏命运的最好机会,他不能错过。
经过一番权衡,依附袁氏,助其成事,成为了最佳方案。这也是那个时期,绝大部分人最好的选择。
袁绍在河北寄人篱下,袁术在南阳名不正言不顺,二袁皆还未迸发实力,此时投靠如雪中送炭,必受重用。
袁术乃嫡子,袁绍虽然过继到二房顶门,但终究还是庶出。两相对比,孙坚还是选择了袁术。
孙坚拥有成大事者的必备素养——聪明睿智与强大的执行力。既然决定将孙氏命运与袁术绑定,那孙坚就必须纳投名状,以获取袁术最大的信任与支持。南阳郡属荆州,所以孙坚在北上途中,找借口杀了荆州刺史王叡,为袁术将来夺荆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只是没想到会让刘表占了便宜。行至南阳,孙坚又伺机杀死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得以顺利掌控南阳。
两颗人头外加数万兵马以及一员绝世猛将从天而降,袁术由衷欢喜,当即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光武帝刘秀当初曾受封此职),兼领豫州刺史。孙破虏之名由此而来。
董卓当然不愿让袁术做大,立即任命汉室宗亲刘表担任荆州牧。而南阳属荆州,刘表要想收复全境就必须与袁术敌对,二者矛盾由此而生(董卓还是具备一定*治智慧的)。
当然,刘表也不傻,直接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让其合法占据南阳,以缓和彼此对立关系。同时,拒绝参与讨董联盟,严守领地,防备袁术突然发难。
顺利投靠袁术后,孙坚决定向董卓发动进攻,他要借讨董的机会赚取足够的声望,为孙氏的未来打下基础。何况,他与董卓本就有旧怨,若是令其做大做强,孙氏将不复存焉。
得知孙坚到来,董卓无名火起,当即派遣大将胡轸率数万大*前往破敌。彼时,孙坚准备不足,眼见敌众我寡,遂于鲁阳城下摆了一出空城计。胡轸无能,被孙坚*严明的*纪,旺盛的斗志所震慑,硬是生生给吓跑了。
公元年初,准备充分后,孙坚率领豫州兵马向雒阳进*,结果出师不利,跟曹操一样碰到了猛将徐荣,一败涂地。逃跑途中,孙坚令祖茂戴上自己的红头巾引开追兵,侥幸得脱。祖茂鸿福齐天,也幸免于难。不过,颍川太守李旻(孙坚被封豫州刺史,李旻自然成为部属)就没那种命,被徐荣烹杀(煮了)。其他被俘士卒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虐杀,甚为惨烈。
徐荣先后大败曹操与孙坚,颇有点名将终结者的意思。
首战不利,孙坚并未气馁,收拢残兵,进驻阳人(今河南临汝)休整,准备伺机再战。董卓自然不会给孙坚喘息之机,立即以胡轸为大督护,率领骑督吕布及多位都督,进攻阳人。
胡轸在*中不得人心,各都督皆有意掣肘,不愿其成事。尤其是吕布最为歹毒,多次假传情报,致使胡轸大败,都督华雄亦被孙坚斩杀。
阳人之战,令孙坚名声大噪。于是便有小人故意在袁术面前挑拨,致使袁术生疑,断了孙坚的后勤。眼见*中无粮,孙坚不得已星夜驰奔鲁阳,面见袁术,陈清利害,表明心迹,终于说服袁术恢复了粮草供给。
看到孙坚难以对付,董卓便派李傕前往游说,想通过和亲及高官厚禄策反孙坚,为其所用。孙坚对此嗤之以鼻,严词拒绝,随即继续进*,直逼大谷关(雒阳南大门),距离雒阳城仅九十里。
眼见孙坚咄咄逼人,董卓便亲自率*与之交战,结果大败亏输,留吕布断后,自己撤往渑池。孙坚进攻雒阳,吕布不敌败走,孙坚顺利进驻雒阳。
眼见堂堂大汉帝都,满目疮痍,生机全无,如同鬼域,孙坚内心百感交集。他命令部队清扫宗庙,修葺陵寝,决定最后做一次大汉臣子,以太牢之礼(牛羊猪三牲齐备,乃祭祀最高之礼)告慰历代先帝。
传闻孙坚在雒阳意外发现了十常侍之乱时被丢入井中的传国玉玺,真实性大大存疑!
丢失雒阳后,董卓已无意中原,引兵折返长安。同时调遣诸将屯兵各要隘,以阻拦联*西进。
孙坚整饬*队后,本欲继续追击,岂料后方已然打成一片。讨董联盟在二袁的挑动下,分崩离析,天下就此大乱,群雄割据,征战不休,再也无人去管董卓死活。
仰天长叹一声,孙坚调转大*,回师豫州,开始为袁术卖命。只可惜,天妒英才,讨董第二年他奉命征讨荆州刘表,结果于岘山之战,被黄祖射杀,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令人唏嘘。
纵观整个讨董之战,孙坚所部是唯一一个数次与董卓正面交锋且胜多败少的*队,最后甚至攻克了雒阳,将董卓势力逼出中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扬名天下。
除此之外,就曹操主动打了一次,王匡被动打了一次,剩下的基本都是打酱油的混子。战争后期,名将朱儁曾在徐州刺史陶谦的支持下,攻打过董卓,但被李傕、郭汜击败。当然,这股势力与讨董联*并无关系。
对那些幕后玩家来说,讨董只是个名头,掂量对手,寻找盟友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孙坚送走董卓,加速了天下格局的转变,二袁争霸的时代就此降临。
董卓的尾声
公元年二月,董卓自封太师,位在三公及诸侯王之上。
同年四月,董卓入长安,令得脱囹圄的仇敌,御史中丞皇甫嵩跪拜迎接,以作羞辱(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听儿子的话,宰了董卓这个魔鬼)。
重掌朝*后,董卓对宗族子弟大肆封赏,连小孙女董白都被封为渭阳君。满朝公卿,拜见董卓,皆行跪拜之礼,董卓无需回礼,俨然以天子自居。
时局纷乱,董卓继续推行极端暴*,动辄杀人,以刑立威,意图维持其治下稳定。
当初平定西北羌乱,卫尉张温与董卓不和,适逢天象不祥,董卓便指使他人诬陷张温,以勾结乱*之罪,将之弃于闹事以鞭刑处死。
为了掠夺更多财富,董卓令人铸造劣币,致使关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征战了大半辈子,如今位极人臣,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反正关东已然大乱,一时半会消停不了,他可以休养生息,以待天时。于是,董卓令人在郿县(董卓封爵郿侯,郿县乃其封地)修筑坞堡,被称为郿坞,里面存放了他多年搜刮所得以及足够享用三十年的粮食储备。
董卓的暴行引起了诸多不满,越骑校尉伍孚甘当刺客,结果被抓身死。同*何颙(南阳名士,曾评价荀彧为王佐之才)、荀攸(荀彧的族侄,曹操的谋主,一生为曹操献奇策十二道)入狱,郑泰(荥阳郑氏,汉末名士)、华歆(汉末名士,支持曹丕篡汉,封侯拜相)等人逃亡,投奔袁术。
想杀董卓的大有人在,这其中谋划最久,意志最坚定的莫过于出身太原王氏的司徒王允。早在董卓入主雒阳后,王允便开始积极谋划,为国除奸。他通过曲意逢迎,受到董卓重用,成为心腹,由此进入权力中枢,伺机而动。王允的恭顺,让董卓甚为满意,故加封其为温候(这个时候的吕布还只是都亭侯),以示褒奖。
经过多年筹备,王允身边的反董力量已经颇具规模,而这个时候,反骨仔吕布的投效,直接让成功率倍增。
吕布是并州五原人,所以王允对这个老乡一直比较礼遇。而吕布平民出身,一介武夫,能得到王允这样的名士厚待,自然也是感激莫名。
董卓知道自己作恶多端,颇遭人恨,所以出入皆有吕布相伴,护其周全。入长安后,董卓查处了多宗谋刺案件,疑心也愈加深重。一日,因些许小事,突然暴怒,朝吕布掷以手戟,幸得吕布身手矫健,及时避开,但怨恨之心也就此种下。
董卓有时外出,会让生性好色的吕布看家。望着府中无边美色,吕布难以自制,于是便给自己这个所谓的义父戴上了一顶颇为环保的帽子。事后,吕布也是心有余悸,一旦东窗事发,自己定然十死无生。为求活命,吕布找到王允,陈述详情。王允抓住机会,当即策反了吕布,约为内应。
公元年四月,汉献帝刘协病体初愈,于未央宫大会百官,董卓在吕布的护卫下乘车入朝。行至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被骑都尉李肃(吕布同乡)刺伤,跌落车下。董卓大惊,忙喊吕布救驾。吕布闻声暴喝:奉诏讨贼!随即手刃董卓,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董卓被杀后,皇甫嵩奉命攻打郿坞,将董卓灭族,以泻心头之恨。当初对董卓阿谀逢迎之辈,尽皆下狱,论罪处死。
事后论功行赏,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任奋武将*,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原属王允的封爵),与王允同掌朝*。这可算是吕布一生的高光时刻了,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估计他也会青史留名。
两个月后,董卓旧部在乱国毒士(值得商榷)贾诩的鼓动下,反攻长安,杀死王允,逼走吕布,重新掌控东汉朝*。可怜的汉献帝,再次沦为了*阀的玩物。
结语
受限于史料的缺失,关于董卓的故事,基本就是这些了。无论后世史官是否有对董卓刻意抹黑,单从其他人物传记中所佐证出来的事实就足以证明这不是个好东西,确实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这也是至今以来,无人为其洗白的原因,因为根本洗不白。
不过,我只是好奇,到底是他天性如此,还是后天的经历将他变成了这样,亦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乱世人命不如狗,珍惜我们当下这美好的生活吧!祝愿祖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永远不要再回到战乱不休的人间炼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