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丝潭中仰韶望,
李大召里龙山享。
夏商京畿牧野名,
文明新乡千古长。
“络丝潭”?“李大召”?各位亲们不要疑惑,这不是何方神圣,而是我们新乡两处有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今天咱们要说新乡(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阅详情)的农耕文化,就不能绕过这两处遗址所代表的厚重文明,五六千年前,新乡地区就有人类文明活动,而且开展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
魏晋时期撒种耱地壁画砖
此后,数千年来,耕田、播种,收获;加工粮食、纺花织布、砌墙盖屋、婚丧嫁娶等等,便成为农耕文化的恒久主题,华夏民族和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周而复始里繁衍生息,传承至今。
今天,我们就从最开始也是我们儿时最难以忘怀的耕种开始,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追忆昔日父辈们曾引以为傲的家伙什,重温乡亲们盼望我们跳出农门的深情,感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辛劳,进而汲取蕴含其中的千年智慧,积蓄奋发向上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力量。
农业耕作示意图网络图片
一种:犁犁耙耙牛耕千载
远古的宇宙洪荒,盘鼓的开天辟地,大禹的文治武功,如今都湮没无闻,但是肇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却走过近万年的风雨,一直传承发展至今。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制农具在中原地带的普及,新乡和其他地区一样,逐渐进入铁犁牛耕这一传统农业形态,并跨越两千多年,一直持续到我们七零八零九零后三代人的年少时。
从耦耕到犁耕网络图片
(一)犁
说起犁,你也许会说,谁没见过?!可是犁究竟从何时起源,如何使用,估计除了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六零后、七零后能说清外,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
耕犁网络图片
犁,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耒耜(lěisì)。啥是耒耜?笔者除了在博物馆里见过之外,并没有用过。只是记得其来源于神农氏“揉木为耒”的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期,有一天炎帝带着部落里的男人们去围猎,在一片丛林里正好有只野猪在拱地找吃的。但见它用结实有力的猪拱嘴在林地里使劲拱,就像一个挖土机一样,不大一会儿,身后的一片地就被它翻了个遍儿。
炎帝深受启发,心想,野猪的猪拱嘴这么厉害,我能不能做个类似的工具,来代替现在钻地点种的木棍,这样翻地岂不更快?说干就干,在大伙成功围猎这头野猪之后,炎帝就根据猪拱嘴的形状,在原来点种用的木棍底部绑上一截横木,并把木棍下面削尖,做成类似于牙齿的片状,并用火把木棍加工成弯曲的柄。这样翻地时,把下端插进土里,脚踩着横木,用力往后一扳,泥土就被翻开,播种起来效率就高多了,再也不用棍子插一个孔丢一颗种子了。
耒耜到曲辕犁的演变网络图片
这就是最初的耒耜,后来先民们又将下面改进成双头,再改进成骨制或者石制的片状,还包了刃,用坏了可以随时更换,就有了犁的雏形。
接下来,咱们按下犁的后续历史暂且不表,先来看看一副缩微版的曲辕犁。
缩微版耕犁摄影朱新国(下同)
这是笔者在新乡县(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阅详情)朗公庙镇文化大院里看到的,满屋子的缩微农具,定格了新乡黄河沿岸的原阳、延津、封丘(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阅详情)等地的农耕历史,承载着这个时代人们无尽的乡愁。
朗公庙文化大院微雕农具展示
这是咱们北方常用的一副曲辕犁,也就是从唐代后期出现了的一种农耕工具,只是现在改良得越来越轻便灵巧,更符合咱们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的土壤环境。
曲辕犁网络图片
从缩微的模型还有农耕文化爱好者搜集的老物件来看,犁一般由犁头也就是犁铧、犁壁、固定犁铧的配件、以及犁把等主要部分组成。从唐代以来,犁的形状和构造虽不断改进变化,但大致相同,大约有两米长。将犁钩系上绳子连着木制的套上由一头牛拉动,犁的尖头就在泥土里犁出来一道沟,犁出来的土顺着犁壁翻到一侧,起到深翻土地,压灭杂草的效果。
犁地网络图片
犁地时,牛在前头拉,种地的人就手握着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一手掌握着方向,一手挥鞭指挥着牛转向和前进。这是个考验人体力和经验的活,一天下来十分辛苦。
每到播种的时节,要“三犁九耙”,就是犁三遍,耙九遍,光这活儿就把人忙得够呛。犁,是把土翻起来,让太阳晒,以增加土壤养分,多犁几遍,才能把土翻匀。好的庄稼把式能够把地犁得像荷包鸡蛋,平整又合墒,而学艺不精又想偷懒的庄户人,则把地犁得高低不平、沟陇宽窄不一,播种起来很费气。
犁耕图网络图片
“耕犁千亩实千厢,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代四大名臣之一李纲的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春耕农忙时节,农民期待丰收的渴望,赞美了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耕犁和牛套网络图片
如今,在新乡的几处农耕文化园里,笔者又看到了儿时记忆的耕犁。古朴斑驳的犁身,略带锈迹和泥土的犁壁,历尽沧桑的犁铧,被老农双手磨得锃亮的把手,还有带着牛汗味儿夹杂着几根牛毛的牛埽(ousuao音译新乡方言)(也就是牛轭è,犁地或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人字形的曲木),听到了老农们套牛犁地时的吆喝声——
“吁——(拖长音音译站住的意思)、吁吁(短促音音译往里拐意思)、稍(shao)(音译往外拐之意)、兑(duei)兑(音译走的意思)”,一切都那么亲切,沁心。
传统耕犁和牛耕网络图片
后来,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三轮、四轮拖拉机的推广和普及,铁犁和耕牛才逐渐退出农耕舞台。不过时至今日,在山区丘陵地带,在不方便机械作业的边角地块,还能见到耕牛犁地的场景,成为传统农业逐渐衰微的一个缩影,更成为从农村走出来客居城市几代人的乡愁守望。
(二)耙
“犁廉耕细”“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齐民要术·耕田》
犁地之后,耙就该上场了。
所谓“耙”,就是用铁齿耙把土块耙碎,在地面形成一层松软的土层,切断土中的毛细管,尽可能地减少水分蒸发,起保墒防旱作用。咱们新乡属于黄河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许多城乡一样,气候干燥,降水少,8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7、8、9仨月,容易因为干旱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
犁耙等缩微农具模型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为了应对这种气候和自然条件,咱们的先民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摸索出了“犁、耙、耱”三结合的耕作技术,沿用至今,成为行之有效、成本最低的抗旱保墒技术。
耙地网络图片
耙,这一诞生于南北朝时的老物件,最初是单梁耙,一根木梁上安一排铁齿;后来又出现双梁的方耙和人字耙。据笔者观察,咱们北方常用的方耙大概有五六尺长,四五寸宽,一寸多厚,一般用木质好的桑树、栗树、檀树做成。前、后两根长木头叫耙梃子,两头的短横木叫耙枕头,耙梃的两头安在两头的耙枕头上,固定好,前后耙梃子下面分别安装有七、八颗尖刀一样长五六寸的铁耙齿,像张开的鲨鱼嘴巴和牙齿,也像一把大号的梳子,给田地梳理毛发。
耙和耱结构示意图网络图片
“千斤犁,万斤耙”。别看耙本身并不算太重,一个成年人可以轻松扛起来,但是它一旦放在地上,两排耙齿扎进土里,再站上一个把耙的人,阻力瞬间增大很多倍。所以牛不壮就拉不动。
耙地时,把耙的人两腿分开站在耙的前后横梁上,一只手拉着牛缰绳,一只手持鞭,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驾驭着老牛在地里纵横驰骋,直到犁地翻出来的泥土全部被弄得细碎平实,这样才能让庄稼好扎根,耐旱又防病虫害。把耙看着很风光,其实很累,还很操心,站半天下来腿都不会打弯,还不能分心,不能让土和杂草聚成大堆,否则容易翻耙,刺伤腿。
每当收完秋,到了农历八月中旬也就是阳历十一前,便是犁地抢种冬小麦的好时节。如果此时再下场雨,下透墒情的话,爹娘和乡亲们再高兴不过了。此时耙过的地松软平整,像一块块褐色的地毯,别说种子在里面可以开心安家,就是单纯让人看着就舒服。
耙过以后的土壤细碎疏松,易造成土壤中水分蒸发,这时就需要“耱”登场了。耱(mò)跟耙很像,不过没有铁齿,木梁间用荆条编成席状,通过摩擦力压实浅表土层,达到保墒、提墒的目的。
不过在咱们新乡地区,很少用耱,据新乡县的老农们讲,在咱们这耙完地,为了使地更平整,常常把耙反过来,上面放上木板,然后在木板上压上石头或者站上人,这种类似耱的农具就叫木拉(mula新乡方言音译),和耱的读音及用法都很相似,用这种农具平整农田被称作木拉地。
木拉地网络图片
如今,传统旱田深翻、耙地、木拉地再到起垄这些环节都被大型的整地机器替代,再也不用人工和畜力起早贪黑忙活了。
大型整地一体机工作中网络图片
大马力机械不仅有力量优势,还提高了整地质量,解放了劳动力。经过大型整地机器伺候过的庄稼地,如熨帖般的平整,种子撒在这样的泥土中,才能舒适地吐芽和成长。
(三)耧
犁、耙、耱,这些前奏环节将土壤收拾停当后,如果墒情允许,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的家伙什叫耧(lóu)车,老百姓直接唤作“耧”。别小看这件农具,它可是从汉代就有的资深产品,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师爷”。
耧车网络图片
据史书记载,耧犁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治粟都尉(汉武帝时又名搜粟都尉,掌管生产*粮等事。)赵过发明的,由种子箱、输种管、排种器、开沟器和牵引装置构成。操作时,利用前进所产生的振动,左右摇摆,使种子由种子箱落入输种管、排种器,然后通过开沟器上的小孔,落入耧腿所开的沟内。
汉代耧车结构示意图网络图片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耧车的出现,让我们北方的先民播种效率迅速飞跃,粮食的产量也有了提升的先决条件。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农户家里都有耧。耧的种子箱(耧篓)后下端开一个小洞,有个插销可以调整洞口开合与大小;插销上系一根细绳,绳上拴着一个绑着扫帚枝的活石头蛋,扫帚枝儿插在耧篓后的小洞里。每当牲口拉动耧车前进时,掌把的人就晃动耧车,这样石头蛋也会左右晃动,将耧篓子里的种子拨下去。有经验的农民根据活蛋晃动碰撞篓帮频率与声音的大小,就可知道这一亩地大约耩(jiǎng)下了多少种子。
帮耧耩地网络图片
耩地时,除了扶耧的操作手外,还要有一个人牵牛和扶住耧杆,负责牛行走的速度和方向,这个人叫做“帮耧”;用人拉耧时,前边就不要人帮耧了,这时主角就成了后面扶住并摇晃耧把的人,由他掌握播种的速度和密度。
耩地网络图片
有经验的老农说,耩地时起耧要慢摇三下,停耧要紧摇三下,耩出来的麦垄才宽窄均匀,不稀不稠。前头牵牛的人也要有眼力,特别是在转弯抹角时,配合得好,后面摇耧的人就能省下好多劲。
那时候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牲畜,种庄稼的季节就那么几天,所以没有牲畜的庄户人家就得进行人力播种,抢时间。人力拉耧的时候,一人驾辕,另外两人在前面帮衬。作为后面扶耧的摇耧手,还要往面给一个推力,帮助拉耧的人。
人力耩地网络图片
为了利于麦子和玉米发芽,在摇耧人的身后,还要有一人拉砘(dùn)籽(zou)(新乡方言音译)。这可是个技术活,想要拉起石头做的砘籽,而且正好碾着耧走过的痕迹,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一般新手根本碾不住前面的耧茬,惹人笑话。
砘(dùn)籽(zou)网络图片
这种发明于宋元时期,由一根木轴和两三个石轮组成的农具,常被用来压实播种后的沟垄,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锁住土壤水分,让种子能够尽快吸收水分、养分,发芽、生长。
耧和砘籽缩微模型
如今,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联合播种机、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日渐普及,让耧和犁、耙等农具一起消失在人们视野当中,成为许多六零、七零和八零后的一种追忆,而用耧车耩地的技能也永远停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一种断层,没有人再愿意将它重拾。
现代化联合播种机网络图片
滴水藏海。这些看似简单的农耕用具,其实就像一个个时光隧道,把我们重新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那个纯粹依赖手工和畜力的农耕时代,让我们找到了农耕记忆,留住了乡愁。
当然,这些耕种农具和技艺只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牧野文化(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阅详情)的很小一部分,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推出收获、出行、运输、建房以及婚丧嫁娶等篇章,一一追忆用泼麦扇割麦、网包拉麦、木锨扬场;独轮车、太平车运货;石磨加工粮食、纺花车和织布机纺花织布;石夯、坯模盖房修屋以及婚丧嫁娶等农耕文化片段,敬请期待!
新乡县县委宣传部新乡县文化局
中国数字科技馆农业版豫台视窗搜狐网百度百家号新浪博客河南日报新乡日报新乡县文化局冯德仁辉县市广播电视台李然新乡县杨兴科李久领等
朱新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