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宅家一个多月,早睡早起,一日三餐饮食规律。
与此同时,也让我和父母拥有了一次悠长的假期。
打开大门就是宽阔的田野,金灿灿的油菜花被蜜蜂围绕,想吃什么菜随时去地里摘,颇有几分“归隐田园”的味道。
时下正值早春,经过漫长冬季的酝酿,万物开始焕发生机,若留心周围,还会有意外收获。
城里超市论两卖的香椿嫩芽,老家屋后要多少有多少,掰两三颗香椿头和鸭蛋同炒,香掉舌头。
野葱个头不大香味却十分浓郁,凉拌或是炒腊肉都是绝佳吃法。
以上者两种野菜,到了时令仍可在市面上见到售卖,而下面出场的野菜,我已有近20年没吃过。当然不是折耳根,毕竟它太普遍了。
要不是因为这次在老家待太久,等到它破土而出,有关它的味道只怕要随着儿时记忆消散在时间长河里了。
清明菜,又名佛耳草、鼠曲草、燕子花。全身长满白色绒毛,头顶戴着暖黄色的花骨朵,可爱呆萌。
采摘清明菜一点不费劲,只需顺着花朵往下3到5厘米的地方轻轻掐下,鲜嫩可食用部分就收入掌心,清明菜的独特香味亦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采回家中,记得多清洗几遍。
因为清明菜个头不高,又喜欢匍匐长在比较疏松的土质中,植株沾染沙土较多,不清洗干净影响口感。
清洗干净再切成碎末,和糯米粉一起揉均匀,用来制作清明粑。
清明粑的馅料分咸味和甜味两种。
咸味的馅料一般用腊肉、豆干、野葱等食材炒制而成,我家更喜欢吃甜味的清明粑,馅料里混合了白糖、黑芝麻、红桔饼碎。
具体放哪些食材,根据家人喜好而定,没有统一配方。
准备好皮和馅料,接下来就是包清明粑。
原则只有两条:尽量搓圆,别露馅儿。
下一步就是上锅蒸,水开后再蒸1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香气扑鼻,口感粘糯绵软,甜而不腻。
与其说喜欢吃清明粑,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和家人到野外采摘清明菜,又围在一起制作清明粑的过程。
小时候是父母带着我做,将来我也会带孩子回老家教他做。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有一个叫“老家”的地方在,我们和土地之间的这份羁绊就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