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历书》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诗词
QINGMING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村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长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吹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林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清明美食
QINGMING
青团
·QINGMING
QingMing
“青团”,也叫“艾粑”或“清明果”,是用田艾(学名鼠曲草)、野艾等野菜加糯米粉做成。其中,田艾又叫清明菜,这个时节吃很应景。
糯米不好消化,吃多了胃不舒服,而田艾有调理胃痛的作用,与糯米是很好的搭配。里面还可以包上豆沙或蛋黄馅,圆圆的一个,颜色青绿,在春天来吃很应景。
清明农事
QINGMING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气虽已进入四月,但天气仍然变化不定,时有寒潮过程出现。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此时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也要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防寒防冻工作。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
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时段,应加强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要特别注意做好作物田间的清沟排水;油菜已进入花期,根据油菜的需肥特性,要加强施肥管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果树已进入开花坐果期,根据果树的年龄的大小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坐果期更要注意果树的追肥和浇水;“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图/魅力中国24节气设计者石昌鸿
部分文字、图片摘选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