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泉州府”→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寒食》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因着这首诗我们可以检索到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
一千年过去了,寒食几乎被大家遗忘了
清明节是寒食节吗?
这一对牵丝扳藤、日期相近的日子
你理得清吗?
寒食节与清明节便开始“剪不断理还乱
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当季春之初
本不是同一个节日
寒食禁火,清明取火
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清明节前一二日
为寒食日
因其重要习俗为禁火寒食
而又被称为禁烟节、冷食节
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
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到了唐朝年间
因为时间上的紧密相连
寒食节的扫墓等习俗就顺延到了清明
寒食节的来源
??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改火旧习
古时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
人们保存下来的火种容易导致火灾
因此古人在这一天会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将上一年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
然后重新钻新火,作为新一年生活的起源
??到了春秋时期,源于“割股啖君”的故事
“禁火节”演变成了“寒食节”
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子推割股为他充饥
下令在他的死难日
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
代表了人们对忠诚、廉洁、*治清明的赞许
自此,寒食节一直沿袭
除了禁火寒食
在后世的发展中
逐渐增加了扫墓、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到唐代时,寒食节成为了全国性法定节日
寒食节的习俗
??禁火冷食
这天不能起火,是寒食最原始的习俗
对古代的百姓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家家禁火,都吃冷食
大部分地区只在这一天吃寒食而已
少数地方仍习惯禁火三日
冷食可不是生吃,而是提前煮好的熟食
每个节日都有其代表性食物
这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自然也不例外
闽南人在寒食、清明前后的饮食中
这两种好料是必不可少的
??润饼
将用面粉做成的饼皮中包裹多种菜蔬
而后卷成圆柱拿着吃的食物作为寒食
已然融入到闽南各家各户中
也是寻常日子里都吃得到的好料
??鼠壳粿
从田间采摘鼠曲草后
入锅熬煮沥去涩水
石臼捣砸混入糯米粉揉制
粿入豆沙、芝麻等甜馅
是寒食热制冷吃的主要食物之一
??扫墓祭祖
寒食遍野生春草,祖先陵墓当祭扫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出了祭祀祖先的习俗
在唐代寒食扫墓是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直到唐代,寒食节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地位也在清明之上
寒食过后是清明
也许是因为时间的相近
寒食和清明就这样慢慢混淆了
踏青固然欢喜、祭祖也应庄严
我们重视清明节风俗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类似寒食节这样延续千年的传统节日
·END·
原创版权
图片|泉州影像、闽南好料
整编|泉州府
出品|泉州府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