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麦已收4样不得不吃的苏州面点上市啦
TUhjnbcbe - 2021/8/19 23:2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年6月5日18:51:57,太阳到达*经75°,交芒种节气。

芒种,一个怎么看,都似乎跟现代城市生活相去甚远的节气。芒种字面意思,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当然,这是常规解释。如果你在金秋十月去闻过稻花香的话,你会和小科君发出同款疑问:稻子有芒?

不过,如果你从来就没分清过麦子、稻子的话,估计会一脸懵:芒是个啥……

图中麦粒外壳上细长如针刺的就是麦芒

芒形如针刺,所以有成语如芒在背、针尖对麦芒

芒,小麦族植物变态叶的一部分,长在麦穗上,形如针刺。芒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目的很单纯——帮助种子传播,防止鸟兽食用。大麦、小麦,包括苏州人做青团子用的小麦族植物浆麦草,都有芒。但是稻子只有野生种才有芒。

苏州的芒种,比*河流域要来得早些。一般在小满节气里,苏州的小麦就已经收割进仓。6月上旬,进入水稻播种。

不过,古诗描绘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场景,现在只能在乡村游项目里寻觅啦。在最先进的苏州农业园,水稻是用无人机播种哒。

上图,5月23日高新区浒墅关青灯村收麦

下图,去年6月上旬吴江区史北村插秧

好了,怎么在这个充满农业气息的节气里,找到它和现代苏州千丝万缕的联系呢?Emmm~吃,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本期小科君后台

苏州市林学会植物学专家王金虎

非遗苏式面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汪成

平望麦芽塌饼制作技艺传承人计佩芳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小黑嘴Susan

物候考古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伯劳。苏州记录到的伯劳有5种,最常见的是留鸟棕背伯劳。

反舌鸟,乌鸫。关于反舌鸟的原型有多种说法,我们最终采用的相对靠谱的说法来自《中药大辞典》。在这本辞典里,乌鸫集反舌、反舌鸟、百舌鸟、牛屎八等花名于一身。

图左棕背伯劳,图右乌鸫

棕背伯劳和乌鸫都是苏州常见鸟类,所以咱们把C位留给螳螂。关于蒙面歌王乌鸫,有“晒尸癖”的鸟中“屠夫”棕背伯劳,点击上图即可进入往期精彩阅读。

跟麦芒一样,螳螂也是活在成语里的陌生螂(比如螳臂当车、螳螂奋臂、螳螂捕蝉*雀在后)……所以,当我们正经扒拉节气的时候,很多亲会问:昆虫不是惊蛰就出来了吗?螳螂怎么拖到六月?古人没搞错?

不要轻视古人的智慧。

螳螂,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学名螳螂,又名刀螂。螳螂会在一年内完成它不完全变态类的一生,从卵到若虫再到成虫。除了活在成语故事和Kungfu传说里,螳螂还有很多狗血故事。

很多武侠小说里都出现过的螳螂拳

比如,妻食夫。

螳螂以卵过冬,6月开始孵化。苏州的螳螂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羽化为成虫十来天之后,螳螂就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以生命为代价,因为当口粮不够的时候,母螳螂就会吃掉公螳螂,一口吞头。

螳螂还个戏精,可以拟态成花、叶、水滴等。著名的兰花螳螂,会把自己长成兰花样引诱蝴蝶来采蜜。咱们苏州的螳螂么……长得忒耿直了点,比如这俩叫刀螂and斧螳的:

上图,热带兰花螳螂,图源博物

下图,苏州的刀螂和斧螳,摄影Susan

芒种之花:栀子

芒种节气里,开着很多花。蜀葵、合欢、萱草,以及苏式素交面必备浇头之一的*花菜正值盛花期。但是…还是讲栀子吧。

和栀子花相比,苏州人更爱白兰花。表面理由是后者更雅致,香也香得含蓄。真实原因,小科君推测可能是物以稀为贵——白兰花不好养,而栀子在苏州太好长啦。

周五,独墅湖教堂附近成片的栀子进入花期

在小科君读书时,金鸡湖大道上有一片栀子行道木

不是那种小叶栀子,而是大花、重瓣的

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苏州常见栽培。花山、大阳山则有少量野生。

据《史记》记载,可以做染剂的栀子在古代已经是重要经济作物。栀子果实,是一味中药,也是重要的染剂。栀子的果实中含有天然色素栀子*素,它不仅可以给布料染色,还可用于饮料、酒类、糕点等食物的染色。

苏州人虽然不那么爱慕栀子花的美,却擅用栀子*。苏州人冬至喝的冬酿酒里就有它。对于冬酿酒而言,栀子*不仅是它漂亮的淡琥珀色的来源,也是药食同源的体现哦。

新麦面点

可能芒种时节真的太忙,以至于《清嘉录》上关于芒种节气里的风俗记录都不多,不像立夏和小满,单单是关于吃的各种上新就有N个版本。

那芒种节气里,有啥好吃呢?嗯~新麦子上了那就吃面点呀!第一个,麦芽塌饼。

浒墅关版本的麦芽塌饼

你要说了,麦芽塌饼不是春天吃的吗?没错,但最初是芒种吃的。旧时麦收碰到雨天,麦子容易发芽,人们不舍得浪费,就把发芽的麦子晒干磨粉,加入糯米粉、野菜做成饼吃。

吃着吃着,这个饼子就从农忙时的垫饥食物进化成了苏州名小吃。人们发现,做麦芽塌饼大麦比小麦更甜(大麦芽淀粉含量更高更易转化为糖分),春天发的麦芽更不容易被晒死,加鼠曲草比加石灰草更好吃……

除了麦芽塌饼,这个季节开始正点的面点是烧麦、净素包子、三虾面、枫镇大肉面。

苏州烧麦主要分为虾仁馅、鲜肉馅两种

苏州的烧麦主要有虾仁馅、鲜肉馅两种。

苏州人做点心里喜欢放皮冻,到了芒种,气温渐高,以猪皮为原料熬制的皮冻不好存放了,所以小笼包之类的点心就少了,改上不放皮冻的烧麦!

这种净素菜包子,皮超级薄的说

再热一点就要上净素菜包子了。

以前苏州人习惯阴历五月底六月头上吃素,现在则提前了。净素包子主料是青菜。夏天的青菜生长周期短,脆性,有点苦,加糖之后却格外爽口,不像冬天的青菜包烂兮兮的。

现在有虾子,有虾脑,自然要上三虾面。这个网红就不用小科君多说啦,看图,舔屏。

上了网红三虾面,有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之称的枫镇大肉面,也就蠢蠢欲动啦。

早先,枫镇大肉面小暑上市。苏州有句老话,小暑*鳝赛人参。但是小暑之后野生*鳝就少了,所以餐馆就会提前收购很多鳝鱼,加工成鳝丝,炸成脆鳝,然后一层石灰一层鳝丝,在石灰缸里保鲜半年。

鳝丝有了,那多出来的鳝骨也不能浪费,加了肉骨头一起吊高汤,下面条卖。

这是一碗枫镇大肉面还是普通焖肉面呢…

但是,*鳝有土腥气,必须加米酒去腥。所以,这就是第一次吃枫镇大肉面的亲,首先get到的往往是酒酿的原因!

记住,枫镇大肉面是因为有鳝骨才有米酒哒,一碗没有鳝骨香的枫镇大肉,只是加了酒酿的没有灵魂的焖肉面哦。

Get到芒种的存在感没?周末带上家人、好友,把上述新麦面店一一吃个遍。芒种,忙来忙去,说到底,不就是个关于吃的故事嘛。

编辑:金子

摄影:葛雷susan等

感谢浒墅关青灯村李国栋师傅

科普苏州

ID:kepusuzhou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动动手,加我们!

科普苏州Q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麦已收4样不得不吃的苏州面点上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