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梅韵飘香01小时候的清明——快乐每逢清明节前夕,母亲就会把一个小篮子递给我,叫我上山去摘青(即采摘鼠曲草)。鼠曲草是做清明粿的材料之一,采摘回来后,再通过洗、煮、锤、挤等工序后,和糯米浆混合。(现在人们多用艾草代替鼠曲草)摘青是快乐的。美其名曰是给大人们帮忙,实际上是一次快乐的春游。菜园、地瓜园都是鼠曲草喜欢生长的地方。我提着小竹篮,在明媚的春光里,唱着歌儿,先逛菜园,再逛地瓜园。一圈下来,我的手中便多了一篮青翠可爱的鼠曲草。扫墓也是快乐的。也不知墓里埋的是什么人,反正不认识,也不关心,往墓堆压上白纸条后,孩子们就相约漫山遍野找虎莓吃。清明时节,正是虎莓成熟时,或在岸边,或在草丛中,远远地看到一簇红红的野果,大概就是了。孩子们立马飞奔过去,小心地拨开带刺的枝条,再轻轻地把鲜红的果子摘下来,放进嘴里。瞬间,酸酸甜甜的汁水便在唇齿间流动,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吃了还想再吃。农历三月份,还是家乡青梅的成熟季,而“四月李”也接近成熟。漫山遍野找野果吃的孩子们往往还会顺便偷摘一两个青梅或者李子解解馋。青梅很酸,未成熟的李子酸中还带点苦。所以,孩子们吃得并不多,摘得也不多。善良的果园主人哪怕看到了,也不会过多阻挡。清明时节02长大后的清明——难过人到中年,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尤其是去年公公的突然离去,还有这几天奶奶的病危,使我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死别离;以后的清明,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遗像和坟墓。看着遗像里的笑容依旧,而墓里埋的也不再是那些不认识的,而是那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至亲,心是痛的。长大后的我们,上山扫墓时,当然不会再到处乱跑了。来到坟前,大家有的拿起锄头,锄掉墓堆及周围的杂草,把坟墓修整干净;有的拿起毛笔,蘸上红油漆,把墓碑上那被风吹雨淋后而变得模糊不清的字细细地描一遍,然后再默默地上香、祭拜……孩子们在一旁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看着他们那快乐的身影,我恍惚间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心生无限感慨:时间流逝无情,生命匆匆,童年的时光真好!清明时节03今年的清明——特殊可怕的新冠病毒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无情地夺走了许多条生命,留下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为防止节日期间因人员聚集和流动所引发的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今年的清明节,全国都暂停了清明祭扫等聚集性活动。对我们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不能去扫墓,不能去坟前追思和缅怀我们的先人。但对于那些在这次疫情中失去亲人的人来说,这是他们为离去的亲人过的第一个清明节,注定是更加的痛苦。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又是一年清明至。细雨绵绵,犹如泪光;树叶随风摆动,思亲的心在隐隐作痛。那份痛,又怎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惟愿,清明过后,他们能够渐渐地从痛苦中走出来。生活还得继续,活着的人还得好好地活着。也许,这才是对已逝亲人的一个告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离去的人,终究永远地离去。今日,再多的祭品,也无法替代我们的孝心;再多的眼泪,也无法洗去我们心里的伤痛;再多的思念,也终将只化成一缕青烟……珍惜身边人,好好活着!我想,这才是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
此文首发于年4月3日的《丹诏乡讯》
作者简介:梅韵飘香,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爱阅读,喜欢文字,愿用走心的文字与你相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