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QINGMING
明
清明节——你该了解的小知识
清明节(别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英文名:Tomb-SweepingDay)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
清明节——习俗
踏青
·QingMing
春雨,淅淅沥沥,
春风,清清爽爽,
冬雪携冬日褪去,
绿意泛起,
在一株草,探出柔嫩的脑袋,
在一棵树,舒展僵硬的枝桠,
在一朵花,羞答答含苞待放,
生灵欢愉,
小松鼠走出树洞晒着春日暖阳
鸟儿放声歌唱,
溪水潺潺,游鱼探出头,
这春日,如此美好
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何不约三两知心友,
携清茶淡酒,斗笠竹伞
漫步在生机弥漫的小道
停停走走,说说笑笑
迎春风,面春阳,赏春雨
让这春天沁人心脾的绿
荡涤我们久被世俗烟尘侵染的心灵
深吸一口带着些许春雨湿润、春风草香
的绿色生命因子的空气,
吐出那一口
被长久压抑在内心的浊气
霎时,
天地具籁,目澄心静
内心有股声音响起
这就是踏青啊
相视一笑
一切皆在不言中
生活压力很大,
可世界却是很美的,
扫墓
·QingMing
青烟袅袅升起
是纸钱的燃烧
我们面容严肃
一张一张
将手中的纸钱放入墓前的火坛
这是我们对已故先人的尊敬
是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我们低下头,怀念过往点点滴滴
已逝之人的容颜再次在脑中浮现
思念如泉涌
他们从未离去
他们一直在我们心中
带着对他们的思念
带着他们的对生活的希望
我们继续向前
手捧白花
清明时候
烈士陵园有很多人
只有行人行走的声音
向前,敬花,后退
缅怀先烈
这是很多人在这一天会做的事
气氛肃穆庄严
每个人的眼中只有沉默
昔年一寸山河一寸血
才有今日国泰民安世界尊
英烈梦想着这样的一个时代
在血与火、刀和乱中
拼出了这个国家
你们看啊
这盛世如您所愿
清明扫墓是为了铭记、缅怀
记往昔先辈艰难拼搏之过往
激励出我等奋勇向前之力量
方可铸家国辉煌不朽之未来
烈士魂存
清明扫墓
清明节——传统美食介绍
青团
·QingMing
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饭
·QingMing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饭。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馓子(sǎn)
·QingMing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暖菇包
·QingMing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图文来自张艺怀
排版:张艺怀
修订审核:分团委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