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踏青游玩的同时,路边那些不起眼的植物,说不定就是一味中草药。
清明柳清明柳,是对这个季节柳树的俗称,它除了身姿曼妙妆点江南山水之外,浑身上下都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良药: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透疹、利尿的作用。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苦、寒。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散瘀的作用。又名:杨花、柳椹、柳蕊。出自《本草拾遗》,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性苦、寒。入肝、胃经。具有祛风止痛,利小便,消肿毒的作用。又名:柳条。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具毛种子,性凉。具有清湿热,止血,溃痈的作用。又名:柳实,柳子。出自《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根,性苦、寒。具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的作用。柳须根,又名水柳须,青龙须。出自《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杨柳科植物垂柳树干或根的韧皮部,性苦、寒。具有祛风利湿,消肿解毒的作用。清明菊清明菊也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是一种开在清明时节的野菊花,具有舒肝明目、清热解毒的药用,还能治疗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病症。这个季节正是春燥时节,肝火旺盛,肝阳上亢,容易出现上述症候。用清明菊泡水代茶饮即可预防又可治疗。
荠菜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民谚有云:“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载“明目,益胃”。
鼠曲草鼠曲草,又叫清明草。因为每逢清明时节,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鼠曲草不仅能够作为一种美食,而且还是药效非常好的一种中草药。它的茎和叶都可以作为药。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能够起到镇咳祛痰。对气喘和支气管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鼠曲粿”也是一种季节性的小吃,因为鼠曲草只是在初春到清明这段时间最嫩,最适合食用。因此这个季节做出的粿也比较好吃。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或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用。
嗨,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