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先生
图:澄海阿舅
在众多的潮汕小吃中,粿是最特殊的一大门类。潮汕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汕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本期就为大家介绍潮汕人的粿品。
从原料来看,潮汕人的粿都是由米粉等加工制成的,与外地的“糕”很相似。在对外交流的时候,有人将菜头粿称为“萝卜糕”,将甜粿称为“年糕”。从食物的成分来看这样说并没错,可从民俗意义上来看两者大不相同。潮汕人的粿,是来源于祭祀活动中的供品,而后才演变成为各式各样的潮汕小吃。
潮汕的粿品,按味道可分为咸甜两种;按是否掺入其他成分可分为鼠曲粿(加鼠曲草)、乒乓粿(加槟醅)、朴子粿(加朴籽树叶)、菜头粿(加白萝卜)、荷兰薯粿(加土豆)等等......本期,我们着重介绍“红桃粿”,俗称红粿。
红桃粿又名红曲桃,是潮汕著名的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和红桃粿,因为外形像个平面的红桃子。潮汕家庭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做又称为舂粿。
做红桃粿的粿皮很讲究,用一个大锅盛水,水和米粉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水多一点会糊掉(俗语称“尔做一钵糊”就在这里出实的),水少一点又揉不到一起。比例要求极为严格。1斤梗米粉、1.1斤水,等水煮开了,放上一点红花末。然后把火捻小,只有蟹目水的样子,水尚未沸腾时,再将米粉轻轻地倒进去,这样使米粉浮在水上面,要是沉到锅底,就会着底烧焦。小火焖10分钟,起锅搅拌,再倒在一个大钵子上,用手不停地揉搓着,怕凉了那皮揉不粘合,等揉好之后,要再放一两勺凉水,开了水后再接着揉搓,这样皮会更好吃,这是先辈不知试了几代人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这个无书可查,无理论可讲,凭着感觉一代一代传下来。红桃粿需要使用粿印模压出粿形和花纹,做好的粿还要及时炊(蒸)熟,然后在粿架上放凉。
说粿是人神共享的食物,是因为粿品同时兼具酬神、充饥兼保健多重功用。当粿作为供品用于酬神的时候,遵循的原则就是“神喜欢吃什么就拜什么”。用什么粿拜什么神被假设为人神之间沟通的途径或者存在的默契。现代人做事情也慢慢变为以自己为中心,也在开始了“我喜欢什么就拜什么”的俗例了。本期先介绍到这,还是要谢谢澄海阿舅提供的红桃粿图片,下期我们将继续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潮汕的粿品。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