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风靡大半个中国的青团,到底有多少种模样
TUhjnbcbe - 2021/4/3 15:51:00

春回田野,一种莹润青绿的食物将在中国南方风靡。苏沪一带通称之为“青团”,除此之外,它还有诸多名字:清明团子、清明果、清明粿、蒿粑、艾粑、艾果、艾蒿馍馍……

总之,它们都披着青绿的外衣,散发出诱人的田野的青香,尝一口,便把春天的气息吞进肚里。

01.

青团的青,何物为青?

吃青团,可不是今人的独享。清朝时,它就已经风靡江南,有诗云:“青团*粽争相买,挖出荷包尽白钱”。

清朝老饕袁枚在大作《随园食单》里还特意提到了青团为何呈青色,“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这里的青草,自然不是野外随随便便薅的青草,给青团染色的青草一般有这三种:

浆麦草

苏州青团,传统做法是以新鲜的浆麦草为原料。盛放在田野里的新鲜浆麦草,割下来用石臼捣烂出汁,再经过多次过滤,分离出叶渣,最后得到纯净的浆麦草汁。

用糯米粉和面,一边加入浆麦草汁一边和面,将面揉到既软和又绿莹莹的,就可以包上馅儿,揉搓成圆圆的可爱的团子。

艾草

在浙江、江西、皖南一带一般则以艾草为原料,所以又有艾果、蒿粑等称呼。

艾草,又称艾蒿,表面是绿色,叶背部密生灰白色绒毛,茎叶散发着特殊的香气。以艾草为原料的青团往往气味更浓烈些。

艾草多野生,春来满田野。野生的艾草一般经过大火熬制,有的还会加石灰水炝制,才能脱去了涩味。漂洗后倒出碧绿浆汁,也有保留根茎叶的,更野味。

将汁水浇在米粉里,便如远黛青山般亮眼。包好上屉蒸熟之后颜色会更加深,呈黛绿色。

鼠麴(qū)草

鼠麴草也是常用的青团原料,潮汕人喜欢的鼠曲粿就是以鼠麴草为原料。鼠麴草制作出来的青团,颜色要深一些,呈深绿,柔软香甜,散发着天然鼠曲草的清香。

02.

青团青团,不止于“团”

青团青团,当然“团”形居多,圆润可爱,内里包馅。

但也有例外。比如饺子形的,浙江有些地区把青团称为“清明饺”,外形呈柳叶饺子形,还有精致的花边,更像一个绿色的大饺子。

还有一种“清明稞”,是用木制的模具将制作青团的面压成圆饼型,上面还印有各式精致的花纹,看起来古老而富有乡土气息。

还有呈饼状的,比如《舌尖2》里出现的蒿粑,米面里加入咸肉和处理过的艾蒿,按压成一个个小园饼状,煎制而食。

说起饼状,吴江还有一样时令美食:麦芽塌饼。

之所有叫麦芽塌饼,是因为原料糯米粉里面参杂了麦芽粉。面团里还加入了鼠麴草,颜色跟青团一样青绿好看,包上豆沙馅,塌成圆饼,油煎后清香甜糯。

03.

青团的馅,有甜有咸

青团的口味,大致也可以分为甜咸两派。

在苏州、上海,传统的青团馅料其实只有两三种,且都是甜口的,例如豆沙、芝麻馅等。包括文魁斋等传统老字号,如今也只做传统口味。

已成名的的网红要数蛋*肉松馅,感觉它就是百搭馅,放在什么里面味道都不差。而其它诸如奶*椰蓉馅、榴莲馅、腌笃鲜馅、蟹粉馅……大概只能算是分庭抗争的异教徒。

在皖南、浙北一带,传统的青团馅料更像是大杂烩:笋丁、咸菜、豆干、腊肉甚至辣椒,咸香是唯一的口味认证。

在嗜辣的西南地区,连青团都是辣的。成都人吃的艾蒿馍馍不包馅,将艾蒿和面粉搅拌做成小饼,炸熟后串在一根竹签上,再撒点辣椒粉吃。

小小的青团,染一身山野春色,点缀了春天的餐桌。

至于哪里的青团最好吃、哪里的青团最正宗?当然还是自己家乡的味道了,那是凝聚了时光的记忆与滋味。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李郢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靡大半个中国的青团,到底有多少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