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三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
春天在每个夜晚都数她的花朵。
——顾城
物候说
▼
正月中,天一生水。谓之雨水。
春始属木,唯有水才可以生养“木”。
雨水一落,这个轮回中万物生长的宿命,才准确开启。
今天正月初七,也是人日,
是为人祈福的日子。
传说女娲第七日造人,从正月初一到初六,
依次是:鸡、犬、豕、羊、牛、马。
人为万物之灵,初七日才出来压轴。
古人认为,这天天气晴朗,夜见星辰,
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水獭捕到鱼后像祭祀一样排列在岸边,然后才食用。
天气渐暖,候鸟北归。
大雁动身从客居的南方飞回到北方。
阴阳交泰,万物生长。
草木开始新一年的萌芽,
接下来,新绿将现。
花信风
▼
压畦春露菜花*。
粘衣欲湿杏花雨。
秾李花开雪满空。
今年早春,风气盛,要警惕“下元不足”
今年春天的初之气,主客气都是厥阴风木,东风劲吹,回暖快。
春气很正,一切都欣欣向荣,植物萌芽生长,人身的气也是舒畅、条达的。
但风气太盛,木气疏泄快,容易让人下元不足。
尤其是今年的底子薄:水运不及的年份,“收藏”原本是非常不给力的,天生肾虚、先天不足。
容易关节不利、筋络紧张,身体困重。
对于根基虚的人来说,要注意收敛自己的精气神,才能安然度过这个春天。
从平常的日子里做一些自我修炼吧。
积极处理手边的事情,才能不生焦虑;
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生活计划,让行动代替思虑;
主动筛选信息,避免被信息洪流裹挟;
适当运动,让肝气条达,
如散步八段锦、瑜伽、拉筋等,及时给自己疗愈;
这样,你的元气会日益稳固。
我们改变不了天地时空,但可以改变自己。
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拆
《*帝内经》讲,春天应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对应的“五常”为仁,正是天有好生之德。故人应顺应天心,对待万物亦当秉宽仁之心。不要杀生,多给予,甚至多说好听的话,让别人喜悦,自己也会开心。
昔程颐从宋神宗春游,神宗折柳,程颐谏止,曰:“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拆。”折柳本无伤大雅,但恐伤了春天的生气,不合时宜。
春天宜多吃蔬菜,少吃肉,既是对天地的养生之道,也是对自身健康的养生之道。蔬者,疏也。大部分蔬菜都有疏利气机的作用。春天要养阳,要养人的生发之气,前提就是人的气机要顺畅,要避免吃过于油腻和滋腻的食物。当然,还要多运动。
和古人一样,吃个七草粥
找回神清气爽
正月初七,按照古人的传统习俗,这天该吃“草”了。《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意思是: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所以这一天要吃点特别的食物:七种早春的蔬菜。早春的蔬菜是来自于大地的新生能量——大自然留下了足够长的时间让它们慢慢温养一整个冬日的能量。再借着春天大地的升发之气,来帮我们调和气机,清泄冬日体内积攒的郁热,清清爽爽的迎接这新的一年。想想,一趟春节吃了这么多荤腥鱼肉,到第七天了,是该刮刮肚子里的油脂,打起精神来准备开工了。流传的七种蔬菜,分别是:水芹,荠菜,萝卜,芜菁,繁缕,鼠曲草,稻槎菜。水芹、荠菜、萝卜大家都很熟悉了,芜菁、繁缕、鼠曲草、稻槎菜会显得稍微小众一些,甚至到现在也很少能在市场里看到它们。所以在煮七草粥的时候,不必完全拘泥于古书里的记载,只要是在你手边能找到的鲜嫩蔬菜,都可以拿来煮粥。它们都接收到了春天的生发之气,喝下一碗,都能很好的消除身体郁热,保持身体通畅。我这次分别用了:折耳叶、香芹、绿香椿、蒜苗、茼蒿、韭菜、白菜。香椿和韭菜,都有温阳的作用。
早春,体内的阳气在向上生发,而阴气会往下收敛,所以上半身会比较暖和,下肢会凉一些。而韭菜和香椿,一个补肾阳,一个补脾阳,刚好可以把我们的中下焦一起暖到。折耳叶、芹菜、茼蒿都有一定清除体内郁热的作用。它们的性味稍微有点偏寒,刚好可以清清体内的郁热。不管是这段时间在家里窝太久肝火旺盛,还是吃的油腻消化不好,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白菜入肠、胃经,很擅长清肠排毒。像是肠胃便秘、肚子胀得难受的朋友,吃点白菜,可以疏通积滞的肠胃,帮助排出。蒜苗又叫青蒜,是大蒜长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带有大蒜香辣的滋味,但又没有那么辛辣。因为辛温特性,能激发五脏活力,鼓舞体内阳气的生发。像是其他地方的朋友,可以按照我的方式,选择清热化痰+温阳驱寒的蔬菜搭配在一起:清热的蔬菜:萝卜、白菜、芹菜、蒲公英、荠菜、茼蒿
温阳的蔬菜:紫苏、芥菜、香菜、葱、韭菜
食材:折耳叶香芹绿香椿蒜苗茼蒿韭菜白菜适量/大米适量做法:1.洗干净蔬菜,切碎,开水烫熟后备用。2.锅里倒入适量大米,加水后大火烧开,再慢慢熬煮。3.粥煮好后加入适量食盐,并倒入蔬菜,稍微搅拌一下,继续用小火熬煮一会儿,就好了。在煮七草粥的过程中,会闻到空气里属于早春嫩芽的清新气息。就这样煮一小碗七草粥喝下,感觉整个人好像都沾染上了春天的气息。夏目漱石曾经写:「粥味滴滴佳,肠中春欲苏」,用这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了。想想,这样一碗青翠、鲜嫩、质朴的粥羹,让我们的肠胃也会感受到此刻春意盎然的气息。调理脾胃需单举
这是《八段锦》的动作之一,功在强健脾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祛湿健脾,行气理气。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力在掌根。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护好三个穴位:大椎、神阙、三阴交疫情远没有结束,大家出门还是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大椎穴对于预防感冒和疫情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神仙都怕脑后风,外出可以用围巾护住大椎穴,身体的卫气足了,正气足了,外邪就进不来了。脾胃寒凉、痛经的妹子,可以在秋冬打底裤外面穿一件护住肚脐眼(神阙穴)的外穿短裤,能更好的保护腰腹不受凉。穿鞋子、穿袜子一定要护住三阴交,如果你脚冷、咳嗽、哮喘,更要经常保养这个穴位。春莺啭,清风和,新春载阳。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春天,已然在等着我们了。
本文来源:整理自七十二物侯元气生活,少点盐,大家话健康,活法儿
太一玉灵膏品质天然,手工制作
药用名贵,货真价实
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优质原料,蒸制50小时,零添加,对于血虚引起的睡眠不好、健忘、心慌心悸、头痛头晕、月经前头痛效果显著,是备孕、产后、手术后、大病后、年老体弱者的必备保养佳品。本品采用预定的方式,约十日内发货。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购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