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有关习俗
一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二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三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四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
清明节的有关食物
一
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一大亮点,这种美食属于我国江南一带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是浙江温州的特产之一。
二
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三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四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五
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鉴于清明节处于疫情期间,多地已经发布了关于清明祭扫的通知,由于地区不同,所制定的规定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如要有相关活动,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