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疲倦而静默的母爱
TUhjnbcbe - 2020/12/12 16:43:00
表皮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24/6188537.html

《金*的稻束》

金*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年

“金*的稻束”象征什么?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初读《金*的稻束》,整体印象是似懂非懂。它不像浪漫主义抒情诗那样单纯和透明,也不似现代主义诗歌那样晦涩,令人如堕雾中,“伸手不见手指”,而是让人感到有点隔,有点朦胧,总之是捉摸不透。

种“似懂非懂”“捉摸不透”的感觉,是因为《金*的稻束》并不是浪漫主义抒情诗,而是现代主义诗歌。据英美新批评研究:浪漫主义诗歌是“近取譬”,是明喻;现代主义诗歌是“远取譬”,是隐喻。但多数研究者和读者,都是用浪漫主义的“近取譬”,来解读《金*的稻束》现代主义的“远取譬”,于是,误读中必然产生雾里看花、摸不着脑的朦胧。

如果按照“近取譬”展开联想:金*的稻束——丰收的喜悦——劳动的辛劳——农村母亲的伟大……;很多人都是自觉或不自学地沿着这条习惯性的传统思路来联想、解读。在这个已经相对固定的想象模式中,很容易就把诗中的“母亲”,当作在田里割稻的农村母亲。

所以,年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试卷的出题者,就是这样理解并出题:“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胡洪亮先生在解读中,也忆起童年在农村时,母亲劳作的艰辛:“成熟的稻束*了,叶片上多了些许风雨和虫豸侵扰而生的斑点,多了些许皱纹,正如母亲在辛苦劳作中流逝了少女的美丽,粗糙了原来细腻的皮肤,悄悄收藏起原本惹人眼目的衣服一样,金*的稻束和母亲一样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

钟文先生这样分析:“从诗的一开始的暗示,我们已经可以想象,这里的弯腰的形象既是指稻束,也指正在收割的、弯着腰的劳动妇女。天已*昏,寂寞的田野里无数个未老先衰的妇女正默默地、勤劳地收割着稻子。”

刘燕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找出这首诗的意义:从现实层面上来看,我们或许读出诗人要讴歌伟大的辛勤劳作者母亲的主题;从象征层面上来看,如高考出题者所说的是“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感叹时光流逝之意”。但如果超越这两个浅层的表达主旨,我们还可以在玄学的层面上解读出一个更抽象的主题:它是对人类思想的一个具体呈现。”

上述这些研究者的结论虽然不同,但解读的方法却一致:都是根据浪漫主义诗歌“近取譬”的思路,进行推导并提取出结论。

其实,上述这些不同的结论与郑敏的原意,都相去甚远。郑敏是用现代主义诗歌的“远取譬”,用“金*的稻束”来隐喻“母亲”。所谓的“远取譬”,是说在以前的诗歌中,没人这样比喻、这样想象。换言之,在浪漫主义的诗歌中,在“金*的稻束”与“母亲”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固定的联想。只有在“稻束”与“丰收”之间,建立了习惯性联想关系,这就是“近取譬”。所以,“远取譬”能给读者以想象的新奇感,但也给读者的解读带来相当的难度。

从“金*的稻束”联想到“疲倦的母亲”,是建立在“远取譬”的想象之中。所谓“远取譬”,是指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习惯性的联想关系,而是诗人把它们强行“铐”在一起,并产生一种智性的联系,给读者以奇异感。

首先,作为隐喻,“稻束”与“母亲”之间自然有相似之处,并不是外在的“形”,而是内在的相似——稻谷与母爱,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之处都是牺牲自己,无私给予,养育人类,而且都是“静默”——安于奉献不事张扬。越是饱满的稻穗,就越是弯着稻杆;越是甘于为子女牺牲的母亲,就越是无言。

其次,我们还要区别“稻子”与“稻束”的差别。长在田里的是稻子,而“稻束”则是稻子成熟后,收割扎成的。水稻的丰收,对人而言是喜悦,但对水稻来讲,却是它一生的完结。所以,“稻束”也意味着奉献和自我牺牲。正是后面这一点,深深地触发了大学生郑敏的灵感(很可惜,研究者们都忽视了。)晚年郑敏在创作谈中这样回忆:“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

请注意,引发郑敏创作动机的始因,不是水稻丰收所引发的喜悦,而是收割后的站在田里的“稻束”的疲倦、宁静、寂寞,让她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也就是说,母亲们也像“稻束”一样,已经到了生命衰老并即将结束的令人悲凉的时刻。(同时,也指明诗中所写的是:母亲像稻束,而不是母亲在田里割稻子。)

再次,如果说,“近取譬”所比喻的两个意象,多为同质;那么,“远取譬”所比喻的两个意象,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异质。“远取譬”的新奇感,就是由此而来。比如,“金*的稻束”,是指稻子丰收的光亮和色彩,在夕阳的照耀下如*金一般闪亮;而“疲倦的母亲”则相反,年轻时是美丽的脸,现在却是“皱了”,疲倦中更显得苍老。隐喻中二者反差所造成的张力,清楚地表明:诗人看见“金*的稻束”并没有引起丰收的喜悦,而是想到“疲倦的母亲”,想起甘于奉献的日渐衰老的母亲们,所生发出沉重的感概和敬仰的深思。

《金*的稻束》的复杂性还在于:它虽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远取譬”,但又借用浪漫主义抒情诗的明喻联想句式:

“我想起”,“我看见”,来连接“金*的稻束”与“疲倦的母亲”。

如果是纯粹采用“远取譬”的“隐喻”句式,那就要改成:(删去括号里的明喻文字)

金*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如果删去明喻的联想文字,“金*的稻束”直接与“疲倦的母亲”重叠,这种大跳跃联想的“远取譬”,会让读者感到晦涩难解。所以,郑敏采用“我想起”、“*昏的路上我看见”的“明喻”的联想桥梁,把几个意象很自然地联接起来,大大减少了远取譬的晦涩和解读的突兀感。

但是,“我想起”“我看见”的明喻句式,也让一些研究者,误以为这首诗是“近取譬”,便以此展开解读:把“疲倦的母亲”,解读成是在田里收割的农村母亲,秋收劳作引起的母亲们的疲倦。这正是“近取譬”想象逻辑必然导出的结论。其实,这是误读,郑敏并没有在诗中写母亲们在田里收割。她在诗中明确地写了:“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强调是“我想起”。(“无数个”,也是想象的不确定性,不是写实,现实中的田里,不可能有无数个母亲在收割。)后面一句,“*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虽然有“我看见”,但那是由想象而引起的幻觉。如果是诗人看见,或者说是写母亲在田里收割,那应该是这样写:我看见“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金*的稻束》,是大学生诗人郑敏最早从哲学层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疲倦而静默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