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纪辛)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宋代诗人陆游眼中立夏是“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而在农人心里,立夏则没有那般轻松。农谚说,“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如果这一天下雨了,则预示着“立夏雨,尖斗谷子平斗米。”如果气温低,“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可以说,立夏开启的是一个农忙季节,很多传承至今的立夏民间活动,都与祈祷风调雨顺密切相关,而“立夏羹”“七家粥”,则寄托了对平安健康度夏的愿望。
北京海淀苏家坨镇熬立夏粥。苏家坨镇宣传部供图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夏时节,小麦杨花灌浆,油菜籽接近成熟,而此时,天气变化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丰歉。民间就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的说法,于是,为保证不受灾,各地举行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
陕西各地会在立夏举办庙会、集市。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二是为了方便农民购买生产用具。初夏时节也是芍药绽放得最为绚烂的时候,自古以来,花株酷似牡丹,外观又可与牡丹相媲美的芍药就与牡丹花并称“花中二绝”。因为芍药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牡丹在暮春三月开花,芍药在春末夏初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赏芍药。
在河北邢台市东部乡村,有“立夏祭冰神”的活动,因为每年5、6月间,正是当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棉花的重要生长期,一旦赶上冰雨天气,就会使全年收成损失严重。河北邢台市平乡县文化馆馆长安春玲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根据相关民国、明清旧的县志记载,结合村里老会首陈述,平乡县后张范村的祭祀活动已有年左右的历史。延续至今,这项活动已获批为民俗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夏日,相戒毋坐门槛
随着气温的升高,湿热滋生蚊虫苍蝇,此时,食物也极容易变质。知名摄影师焦波就曾讲过一个故事,是说他娘为了让爱吃肉的儿子进门就能吃到肉,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利用他家外院的一口水池,把炒熟的肉放在盆里,盆放在篮子里,篮子拴上绳子,吊在水池里,“水池有几人深,如同水井一样……记得那时正是盛夏,我穿着一件长袖衣服,还冷得浑身打颤呢。”于是,一个天然的“冰箱”就这样形成了,里面藏着炒熟的肉片,和浓浓的母爱。
毕竟立夏以后,炎热带来的季节性疾病渐渐多了起来。为此,中医从养生的角度,提醒人们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避免排汗功能障碍引起的食欲不振等夏季常见病,这些疾病被称为“疰夏”。
而民间,则会有更为具体的禁忌,比如,在江浙地区,长辈会提醒儿童,立夏日忌讳坐门槛。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就有记载:“立夏日,取笋觅为羹,相戒毋坐门槛,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意思是立夏以后,不要坐在门槛上,不要睡懒觉。
小朋友表演节目庆祝立夏的到来。苏家坨镇宣传部供图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按照中医的观点,“暑易伤气”,“暑易入心”。那么,为了平安度夏,大江南北的人们都会就地取材,或以游戏方式,进补鸡蛋,提升体质;或以同食立夏粥,来增进邻里关系,愉悦身心,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祈福消灾的作用。
各地都有在立夏吃鸡蛋的习俗。中医认为,吃鸡蛋是最好的进补方式。为了让孩子们多吃鸡蛋,还发明了游戏“斗蛋”。“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的习俗广泛流行于江浙一带。
通常是在立夏前一天,家长就准备好了红绳编织的小蛋袋,将煮好的鸡蛋冷水泡过以后装入袋子,挂在帐子上,或孩子胸前。
孩子们会在立夏这天各自拿着手里的鸡蛋互相用力顶对方的,蛋壳先破了的,就要先吃掉。这样的游戏让孩子觉得很有趣,原本不喜欢水煮蛋的,也会欢喜地吃了。
据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了解,各地在煮鸡蛋的做法上除了白水煮,有的地方会加入红茶或胡桃壳煮蛋,浙江嵊州则是用当地一种叫“地菜”为作料,放入锅中与鸡蛋同煮。
闽南吃虾面,宁波“脚骨笋”
再说极易消化吸收的粥。
立夏时节,湖南耒(lěi)阳市迎来琵琶成熟的季节。当地喝立夏粥的习俗历史悠久,家家户户要用米豆腐、糯米丸、油豆腐、竹笋、椿籽、豌豆、鹌鹑蛋、精瘦肉、猪杂等十余种同锅煮食。民间有“吃了立夏籽、雷公打不死”的传说。而湖南长沙人的“立夏羹”,原料只有两种,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看似简单,“威力”却不小,据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寓意吃过立夏羹的人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熬立夏粥。苏家坨镇宣传部
同样是大锅粥,北京海淀苏家坨镇则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参与熬立夏粥。目前,这项活动已成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苏家坨熬立夏粥的风俗兴起于明末清初,每年立夏,苏家坨的家家户户都会拿自家红小豆、绿豆、小米等十几种杂粮,放在一起拌匀,用清水掏净后放在大铁锅里煮,今年67岁的村民王大叔告诉记者:“这个习俗从小就有,一到这天,长辈们便早早起来,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然后村头挖灶坑,安上大铁锅,点火熬粥,我们叫百家粥。”喝了立夏粥,苏家坨还有包“红包”的习俗,又称挂疰夏包,红包是用红布包着五谷杂粮,由长辈亲手缝制,送给小辈,祈求健康平安。全村聚在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的立夏粥,这种欢聚,更大意义在于增进邻里感情。
除了吃鸡蛋、喝粥,各地还有更独特的立夏饮食。
比如,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海虾和面条同煮,熟后变红的海虾,呈现出吉祥的橘红色,虾又和“夏”同音,表达出对夏季的美好祝愿。
浙江宁波的立夏习俗要吃“脚骨笋”。主料是三四寸长的乌笋,烧煮后,也不剖开,吃的时候,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一口吃下,这样吃,就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吃完笋,再吃软菜(莙荙菜),据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在河南地区,立夏这天要吃“立夏馍”。立夏馍的主要食材是农历春节时留存的馒头,高挂晒干风干。立夏时用水把馒头泡透,挤出水,加面粉,鸡蛋,韭菜叶,搅拌成糊糊状,像摊煎饼一样,做成的就是立夏馍。可以起到防热抗暑,消夏除灾的作用。
立夏中的饮食特色和民间习俗,折射出劳动者的智慧与激情,就像四季流转一样生生不息。
新京报记者王纪辛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