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魏野
气候特点
5.
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时节,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升至到12℃以上。中国地域辽阔,这就造成了在清明时华南地区阴雨连绵、雨水过多,日照过少,而北方却雨水不足的局面。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旧很少,但气温回升很快,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内蒙古地区有“清明起尘,黄土埋人”的俗语,宁夏地区有“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的谚语。
人体特点
5.
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多雨,气候潮湿,加之气温回暖,人们常常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一些症状,被称为“春困”,女性和老人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春困是因为随着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就会出现困倦。所以春困是因自然气候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保证睡眠质量,加以适当锻炼,大部分人都能改善春困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春困是由于脾虚湿困造成的。要解决春困的问题,应着力在脾和湿的关系上,要避免被湿邪所伤。《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绵且密,虽不及夏天的雷雨大,但纷纷扬扬洒在身上渗浸薄衣,等意识到时就已经着凉受邪了。春季木生而木向阳,清明虽多雨,但更是踏青的好时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帮助改善春困。
饮食宜忌
5.
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向阳避湿外,调理脾脏、避免伤害脾胃功能也是解决春困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过饥过饱,或者少运动、缺乏休息,都会损伤脾胃之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度劳累与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让湿邪乘虚而入。
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也并非一定要用药治疗,而应以调和为主。首先,脾胃虚弱之人在饮食的量上,应该要少食多餐,避免一餐进食太多,加重脾胃负担而引起腹胀不适。其次,在食物的选择上,要少吃难消化的食物,比如粗粮、粗纤维或生冷油腻的食物。大部分无脾虚湿困之虞的人在春季不宜服用补药,也不可过多食补,经过冬季的厚衣温食,体内往往蕴热,清明阳气已盛,体内积热借以发散,加之肝木生心火,所以应服用偏凉食疗之品。
调和药物补泻
5.
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艾草团:艾草团最早用的是可食用的田艾,是鼠曲草的别名。以鲜品加入糯米中,做出青色的糯米团子,青色属肝,应春季。现在江南地区艾草团以麦青汁取代田艾,凭喜好包入豆沙、枣泥或肉松馅儿,是江浙沪地区清明必备食物。糯米、枣泥、豆沙一类都具甘味,多有补脾缓中之效。但糯米性黏滞,脾胃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要少吃。而豆沙、枣泥这类有馅儿的艾草团,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也要格外注意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肉松艾草团,高血脂、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患者要少吃。
2、杏仁粥:杏仁则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作用。米麦煮粥,加入杏仁,一碗温热的杏仁粥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便是古人寒食节的标配了。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可以只用大米而不用大麦以免助虚火。痰湿体质的人则可以再加入薏苡仁,加强淡渗利湿健脾之效。
3、枸杞芽菜:枸杞的嫩芽又称为枸杞头、枸杞尖,可炒菜,原本流行于广东、广西地区,现在渐渐在南方菜市场也能见到,南方的枸杞芽菜基本为中华枸杞而非宁夏枸杞。枸杞是常见的中草药,叶、花、子、根均可入药。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夏天采其花名为长生草,秋天采其子名为枸杞子,冬天采其根名为地骨皮。枸杞叶味苦甘性凉,正适合清明木旺生火的时节食用,有补虚益精、清热明目之效。
精神调摄
5.
april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节前后特别要注意“制怒”,以求疏泄条达。风和日丽的天气,外出踏青问柳,游山戏水,最有利于陶冶情操,使心胸开阔、气血通畅、精神旺盛。此外应多运动锻炼,此时是增强体质、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的最佳时机,可减少全年疾病的发生。
来源:虹口区消保委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消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