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白牯牛潭》作者在扉页题词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的翻身农民、农村干部,以及那个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我就是作品描述的离洪湖不远的那群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中的一个。有幸读到这本书,我一遍又一遍地看过,全身心就流淌着一个滚热的字:情。乡土情,故人情,爱国情……况且,怎一个情字了得?情字背后,还有满满的深意新意。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像没有土地活不下去似的依赖土地。”的确如此,书中描述,土地就是窦曾台人的命根子。主人公窦先智的“菱角田”得而复失,失而又得的那个雨夜,“他张开双臂,直不隆咚扑向泥土,头在地上砸出一个水窝,身子嵌在泥土里,画出一个‘大’字……他好像听到,带着香味带着气息的泥土,在耳边‘喃喃’细语:‘我们是你的!永不分离!’”土地承载着农民的所有爱憎。书的结尾描述道,窦先智得知有人砍他的树,夺他的田,他如点燃的炮仗呼啸而出,上来就与人拼命。作者准确拿捏到农民情感的命脉,也寄托着他对家乡上地深深地眷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可分。作者出生在水乡,对水有着独有的情感。他细致地描述“当地人按水面大小排列,把线形水面称为江、河、沟、汊,把多边形水面叫作湖、潭、坑”。小说讲述的三代人恩怨情仇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府河边的窦曾台,白牯牛潭两侧的窦曾两姓人家。在作者笔下,湖水浩瀚,河水清清,潭水荡漾,都唱着故乡的歌谣,连稻田边的小溪水,也啍着欢快的乡曲儿。故事情节的展开,大多一衣带水,开河挖沟,抗旱排涝,跳潭抢水等,无不与水有关。出自对作者创作源头的好奇,我通过百度地图真的找到了洪湖岸边的白牯牛潭和中府河,可惜当下潭已消失,中府河也已改道,空留其名,但我相信在作者心里却是永存的。
爱家乡的水土,还幅射到爱家乡的一草一木,连天然四季也不放过。“这年立春早,刚过正月十五,棉袄就穿不住了……拉开大门门闩,一股雾气从门缝里飘进来,带着早春的青草味”。这是初春的感受。“雨打立夏头,滴滴贵如油。老天爷慷慨地在洪湖岸边挥洒了一整夜夏头雨,大地一片葱茏。太阳出来了,雨势渐停,刚刚被清洗过的水乡,湖潭湾坑波光粼粼,垸台场墩郁郁葱葱”,则是对夏的描述。秋天里——“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从淡黄色的裤叶中探出身子,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让叶尖骄傲地伸向蓝天,自己谦虚地俯向大地。微风吹来,稻穗间摩肩接踵,发出沙沙的声响……”冬天——“入夜,风住了,雪停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给中府河盖上了一条厚厚的丝绒被,安抚着河水静静地睡去。河边的针叶林带,托不住厚厚的积雪,轻轻地扭动身子,把抖落的雪花轻轻地安放到大地上”。
乡愁乡恋总是忘不了儿时住过的老屋。作者详细描述了深藏童趣的老屋:“西边一前一后两厢房,前间是雨亭两口子的新婚房,为新老俩口住后间。东边一前一后两耳房,风亭一家住前房,十三四岁的阳亭住后房。在东耳房前面、大门左边加了一间厨房,里面另开一门与堂屋相通”。可以想象,穿着开裆裤的娃儿们,在这座祖屋里跑来跑去,哪知愁滋味!
日常起居劳作的器具食物等,更是忘不了。如在土灶中取放土罐的器具——托罐耙子,老了的姑奶奶用来当拐杖。“蹓机蹬”则是自行车,只有街上人用过,乡下人只能侧目看看。“麻叶子”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种特色食品,由麦芽糖、熟芝麻、爆米花等混合成型后,切成片状的食品,类似沙琪玛,孝感麻糖这样的东西……这些方言味十足的名词,就像一部留声机,真实记载着曾经的岁月和作者丰富且细腻的家乡情感。
乡情是一种生活,风俗就是这种生活的标签。“谢仁口一带风俗,大户人家办婚事,从订婚、求喜、过礼、报期,到求娶、迎亲、拜堂、成婚、回门……”。其中非常有趣的当属迎亲当天的“十兄弟餐”、“十姊妹餐”,新郎、新娘坐主位,各凑十名未婚青年坐一桌,其间要“行酒令”、唱“陪送歌”。“行酒令”采取接龙的形式进行,谁接不上就要饮一杯酒。小时候,我懵懵懂懂地参加了一次“十兄弟餐”,当时熟记了很多酒令,现仍未淡忘。新郎、新娘礼毕入新房,开始“闹洞房”,虽然免不了一些恶作剧,但乡下人一般都不会介意,很多婚礼最后被人们记住的精彩瞬间,往往都是在这些“逗闹”中留下来的。
“说的没有唱的好听。”作者没有遗漏乡曲乡调,展现了三十多首渔鼓戏、花鼓戏、硪歌和顺口溜的说唱词,几乎干什么就有唱什么的歌,充满乡土气息的旋律穿纸而出。其中的“硪歌”最能传递出乡音。“打硪”一般在傍晚进行,这时人群容易聚集,靠的是人多力量大,往往是一个石磙(近似圆柱状整石,一头大一头小)被五花大绑,由许多木棍架起提供着力点,领唱人发出号令,大家一起用力高高举起,重重地砸下去。作者描写打硪的场景,领歌的号子和众人的和声夹杂着石硪砸夯泥土的“扑哧”,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吓得飞禽不敢临空,走兽不敢靠近,隔老远便知趣的绕道而去。这不是夸张,那架式那场景,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作者的乡恋,除表现上述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外,还深入到了水土草木后面的人的情感生活,深刻表现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之情。如北宋欧阳修所说:“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正是因为浓浓的人情味,才忘不了故乡。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表现的,人是翻身解放后走上集体化的新型农民,情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社会关系的情,它与被一些人推祟的抽象人性论划清了界限。这里,让我们逐个分析新型的家庭、家族、集体、社会中的人情关系,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生活为基础,各自命运相联系,在建国后三十年内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内部特征一般表现为友爱与冲突共存。作者准确把握这个特征,生动地刻画出新中国新型家庭人情关系。窦家祖孙三代有名字的人物四十多个,人物性格命运各不相同,但基调是血亲友爱。作者充分表现了母子情、兄弟情,夫妻情、妯娌情、祖孙情等。老祖母白大姑掌领全家,主持正义,不偏不倚,普爱众亲,如老母鸡似的护住她的子孙。为逃避抓壮丁,她把大儿子的腿强行按在冰水里泡肿,痴心母办了痴心事。大儿在外躲丁,她与大儿媳母子相依,攒下一碗米粥也要送来喂孙儿。特别是大儿子扛下瞒产私藏粮食的罪名,她敢于犯天条剃光了头发,大闹会场,为儿顶罪,把这种母爱推向了顶峰。作者也写了家庭内的矛盾冲突,但这只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主人公窦先智,当了队里会计,不肯给二弟多算一个工分,宁可放弃三弟招工进城指标,也不虚报产量,引起两个弟弟怨恨,还动了手脚。后来兄弟释嫌,小说描写了三兄弟在冰天医院的场景,催人泪下。通观人物遭遇,作者描写家庭关系,似乎遵循了友爱——冲突——更友爱这样的公式,例如祖父窦为新与大儿子窦先智之间,还有窦先智与两个儿子之间,最终都走向和解,达成了新的友爱。贯穿全书的窦曾两个家族恩怨情仇,也是如此。早年曾家收留了走投无路的窦家,红白军拉锯时结仇,后来在乡村建设中渐行渐近,最后重组合作社,再走集体路,两个家族的命运又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大爱一统的理想与胸襟。
窦先智与罗老坎,是作者描写的一对阶级兄弟。连自己被抓了多少次壮丁都记不清的罗老坎,在最后一次逃丁中舍命救了躲壮丁的窦先智。先智终生报答,不顾家人反对收留又瞎又跛的老坎,还为他千里寻亲,后来又收留他的女儿,促成她做了兄弟媳妇,真正成了一家人。窦先智与赵扶民,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新社会干群关系的典型。窦先智解放前夕在赵扶民家当长工,第一次见到赵扶民,认了老庚,打定主意跟老庚这样的共产党走。那年先智去县城,见到正挨批斗游街的赵扶民,他冲进人群,劫走赵扶民,用板车把他拉回家躲藏。他大儿要去告密,先智活生生把儿子打断了腿,叫他半月出不了门。类似这样的干群关系,还有窦曾台的乡亲与支书曾先炳同甘共苦,与老区委书记刘小牯的心心相通等。作者把它比作地扒根,草不离土,土不离草,筑牢了社会主义在农村的根基。
乡村爱情,作者着墨不多,但同样美妙动人。爱情的坚贞、绵长、美好,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次第延伸。老一辈的爱情,在白大姑与徐先生之间徐徐展开。为爱双目失明,为爱一生坚守,为爱一生呵护,这就是徐先生和白大姑相互对爱的表达。这爱是深沉的,“老人相爱如出麻疹,越老越厉害”;这爱是洁净的,白大姑一生相夫教子,将爱深深埋藏在心底;这爱是永恒的,弥留之际的两位老人最后决定共赴黄泉,演绎了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古风。作品中笫二代人的爱情则以曾独梅和丢娃为代表,具有喜剧效果。两人行船遇上顶头风,丢娃舍命救了落水的独梅,独梅俯身在丢娃背上,吐了苦水,收获了爱情。作品中第三代人爱情的代表是曾后秀与窦世豪,既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又有情窦初开的激情、舍生取义的境界。
以身许国,舍家为国,从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家国情怀,居然在作者的笔下走进了窦曾台寻常百姓家。主人公窦先智从顾小家到为大家爱国家的心路历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窦先智打小受穷,自以为穷在没有自己的田,新社会为他讨回了菱角田,他便热心于三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被窝,开始了他单干致富之路,但好景不长,突遇婆娘难产,自己受伤,菱角田又丢了,再度返贫。互助组合作社把他一步步引上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在他心中播下有国才有家的种子。此后,他爱社如家,秉公记工分,独自扛起瞒产罪名,力主将瞒产粮食支援邻村,说服母亲砍了心爱的苦楝树,用作抗旱闸门等等,初步完成了小私有者的自我改造。可是,当二儿子私自报名参军,他又动摇了,带了麻绳要把儿孑捆绑回家。县长赵扶民在他耳边问了一句:想回到旧社会当长工躱壮丁,还是要新中国和平安宁?他当即醒悟,思想升华到舍家为国的新意境。每当婆娘思儿啼哭时,他总是劝说道,你儿子当兵,换来千家万户的儿子平安,这值得你哭啊?后来,二儿子把他带到部队讲解旅顺口的历史,说到北方的大国俄罗斯和东边的小国日本,给他看了百万比例的地图,却找不到他的老家,他的亲家又带他参观了大连现代化的工厂海港街道,此时,他的内心装下的不只是针尖大的老家,而是整个国家和世界。可以判定,窦先智自我飞越到爱国主义的新高度。进入了这个高度,接下来,才有了他高悬烈属军属牌,挥耙护田护树,与复辟势力拼死活,才有了放弃进城享清福,留在乡下重组合作社,再走集体化道路,才有了打死也要入党,把自己一切交给党。窦先智这一条清晰的由家到国的爱的嬗变,生动的细致的印证了全世界通用的公理:“当爱国主义的神圣感崇高感降临的时候,任何家业的伟岸倾刻间都会变得渺小。”
爱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在建国后三十年的新农村,爱国就是爱集体,这是个不二的等式。作者塑造了窦为圣这位翻身农民爱社至死的典型形象,也无言地阐述了这个逻辑。这个不识字的农民,解放那年出门上下不出十里,分不清新版人民币上马与骆驼的差别,为家中无光洋而少了兑换人民币烦恼的穷小子,进入公社化后,一人照看十多头牛,每晚睡在牛栏里,年年被评为五好社员。那个大晴天,他高举木棍把年轻人赶下麦田抢收麦子,傍晚大雨倾盆而下,麦垛已成功避雨。雨中丢失了两孩子和一群牛,他逼着当队长的儿子先找牛后找孩子。这些铺垫,照亮了他最后死的辉煌。他的孙子蒙面来偷牛,已是垂垂老翁的窦为圣死死拽住牛尾不放,被牛踩断了腰也不放手,拖行数十丈之后,他又爬行几百米,躺在广播室,拼尽最后的气力在喇叭里喊道:“集体不能散!人心散不得!”这才咽了气。窦家晚辈为他写了挽联,隐喻他就是公社的牛。从这个典型人物身上可以看到集体国家对于人的意义,正如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为祖国活着”。它的反定义则是“私者无国”,那种极端利已主义者没有祖国。
爱国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层次,它的本质不是利益的攫取而是牺牲。这部小说为我们描绘家国情怀优美图画时,还给我们传递出这一精髓。以姑奶奶活在对儿子的期盼中这一典型事件为例。姑奶奶的二儿子曾善亮,本已是地下党员,却被赤卫队误作白军打倒在白牯牛潭内。逃脱后隐姓埋名蛰伏在国民党军中,解放前夕奉命潜入台湾,为党提供了大量战略情报,直到十多年后暴露而英勇就义。在三十年内,白大姑一直以为儿子已经死了,经历了漫长的丧子之痛。其间传来儿子作为“匪军”活着的消息,她在思念儿子的煎熬中还要蒙受屈辱的折磨。最后,党和政府送来光荣烈属匾,才告白真相。姑奶奶不提要求不要照顾,不收怃恤金不进荣老院,只问一句:“我儿子死得值不值?”当得到千万赞美后,姑奶奶说,新中国有我儿子一分力,没白死,值!我当娘的知足了,也值。我和许多读者看到这里,每每掩面而泣。几十年母子不得相见,几十年蒙冤受屈相伴,几十年期盼得到的是儿子的死讯,老人却以一句“知足了”“值”坦然处之。这不是绝情,更不是所谓人性的泯灭,而是爱国情怀的崇高表达。它与李大钊方志敏等临刑前为新中国呼号一样伟大,都是一篇敢于牺牲的宣言。
代新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