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源于自然,依存于自然。
作者:丹溪草,西泽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导言
生命科学研究新成果已经显示,近似人类或早期人类在地球已经有数百万年的生存历史,以往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显然还是一个迷。然而在现代人类的文明史,近几个世纪里,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工技术的日新月异发明,一方面人类陶醉在“战胜自然”的欢呼声中,另一方面也已经有人开始感受到过度消费自然界后所带来的重重困扰和被动,甚至于有“四面楚歌”的危机。
如何寻求出路,或缓解困局,唯有以自然为师。最近几年,自产食蔬,重返自然,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一种流行生活美学方式。自产食蔬,可以说城市现代人的一种诗意栖居,潜意识里是否也隐藏着一种在疫情长期发生、地球恶劣气候背景下的生存训练意识。
本文逻辑:
1、华夏族群传统的自然伦理
2、与岁月共欢愉
3、返璞归真的智慧
4、勤劳节俭的人性表达
5、后疫情时代的新休闲模式
(正文1.2万字,阅读时间约20-25分钟,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华夏族群传统的自然伦理
思想奉“天人合一”观的华夏子孙对于土地种植有一种先天性的执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东方文明的智慧始终遵从大自然。
作为传统农耕文明族群,中国人把丰收的喜悦刻在DNA里,即便是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沉迷挖坑种菜。
即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也阻挡不了中国人对土地种植的热爱,那些一楼带小院,亦或者是有个超大阳台的房子,往往会比其他相同配置的户型更抢手。
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报道经常见诸报端:
中国丈母娘跑去某国,看自己那与老外结婚并定居了的女儿,女儿家住的是别墅,别墅四周的花园里满眼都是花。可是自从这位丈母娘来后,一整天都看不过去,于是就开始每天拔一些花,然后悄悄地种上一些新鲜的绿叶菜。由于洋女婿也是早出晚归,每天上班,但在一次假期在家,他才恍然发现自己家花园里的土地竟变成了一片果蔬丰产的农田。
在土豪扎堆的迪拜,有家最出名的中国超市,中国人用骆驼粪改善了沙漠,种出了新鲜蔬菜,被誉为“沙漠中的中国奇迹”。
在南极,科考队的专家们也自己搭建了温室,冰天雪地里种出了蔬菜,涮起了火锅,甚至吸引了隔壁的“毛子”来蹭饭。
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去海外执行任务的维和部队,战士们选择在休息时种菜,改善了伙食,实现了真正的“蔬菜自由”。
更令人骄傲的是,中国人在进入太空后,这种种菜热情依旧不减,年,我国的航天员景海鹏就已经在天宫二号内种植了生菜。
这种对于土地特殊依恋,热衷自给自足的文化,渊源甚早,在古代中国,远行的人们也总忘不了带上自己的“菜篮子”:
据明朝初年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考证郑和船队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盐、酱、茶、酒及饮用水之外,还包括较不易变质的干货,如米麦等谷物、豆类,晒干、腌渍等处理过的果菜、肉类和水产等。出海以后,生鲜水产可就地捕钓,养在船舱,部分蔬菜及禽畜在船上栽种养殖,而且有专人负责种植,大量的新鲜蔬果、肉类及饮用水等上岸时补给。
农业的起步,使远古人类的游迁生活转向定居生活,“人类选择了一条减少对大自然依赖的道路。”农业革命可以称为是人类史上一次自律性的生产革命。
农耕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然而,人们与大自然的相知却更加紧密,在之后的万千年里,人类通过粮食耕种、畜牧驯养、渔获捕捞,对自然界的认知亦不断提高,并建立了亲密的联系;智慧的人们依据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处处体现人与自然、宇宙间交融为一体的关联。
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这也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内涵体现。春种秋收,农耕生产具有稳定的因果关系,把这种因果关系应用于社会价值判断中,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思想引导民众积极主动自省向善,敬天爱人,守规克己,既是形成和谐稳定社会内在的精神力量,也成为数千年文明坚韧不败的生命源泉。
农耕本质上顺天应命,勤劳耕作,勤俭持家和亲和为人,是形成勤劳质朴,谨慎节俭,自足自得,稳定求和,尊重传统,崇尚中庸,讲究内向,依附伦理的社会心理特征的主要因素。而这些文化特征与道德标准和后来衍生发展的耕读文明内涵有很大相似之处。
农耕生活更是各朝代士大夫的生活向往,所谓“归隐田园”,“悠然见南山”成为功成名就后的生活选择。
陶渊明是古代士大夫中切身参加农耕,并用诗章写出躬耕体验的知名人物。“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在田园诗中以农耕为主题,更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不仅身体力行,亲自参与了回园劳作和农事实践,而且在心理上完全接纳了这一活动,在诗中叙述了尽力耕作的乐趣,以致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类卵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邀难逮,转欲志长勤。秉未欢时务,解颜功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斤大。耕种有时息,行者元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氏。(陶渊明)
可以说,以耕读文明为本质的“儒释道”一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渊源,就是在农耕和氏族传统日趋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同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思想也反哺着农耕文明的发展。
农耕,奠定了华夏儿女质朴本真的民族特性,也滋养了华夏民族绵长的延续和成长,在农耕过程中,不仅获得食物,而且通过顺应天时的劳作,让身体与自然产生同频共振,让国人以一种东方智慧与大自然休戚与共。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不仅是中国人养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深入国人骨髓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农耕传承如此悠久的社会人群中,开展“自产食蔬”的调查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推动这项事业的马惠娣老师,组织专门人员从年3月31日~7月1日,历时3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在24个省、市、自治区持续开展课题调研,获取多个有效样本资料,其过程和相关成果本身,就已经为参与者和实践者拓展了许许多多积极健康、十分有益的思考空间。
与岁月共欢愉
人类仿佛天生不属安份和质朴的物种,与“忧患因子”相伴随。
这一点在西方人类族群表现得尤其突出,早在古希腊文明时期,城市的形态和建筑就非常的奢华,与之相适,放任纵欲的城市生活方式也已经确立,而且这样的人类生活一直绵延不断的被保存和丰富。当我们走进古希腊的城市废墟,除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城市人类的一些生活方式:发达的洗浴中心、繁华的街区景貌、宏大且奢侈的建筑以及斗牛场、剧院等齐备的设施,无不标志着当时人们就非常注重过度的娱乐和“逾矩”的享受;这些通常被誉为“生活品质”的元素早已构成了自古以来城市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内涵。
当然,保障具有这样“生活品质”的生活方式,必然需要挖掘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巨大的物质资源。人类进入最近的两百年后,由西欧一个岛国起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从此,“工人生产出巨大的物质和财富,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则将世界紧紧连通在了一起,人类似乎处于一个空前繁荣的新阶段,同时这种物质丰富和技术进步使人类社会内在原有的平衡彻底掀翻。”
财富的快速聚集,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追逐,亦如同被疯狂的传销,人类也开始快速地远离土地,涌入城市,或者形成各式各样新的城市。而作为几千年农耕传承的中国社会,原本宁静悠闲的耕读秩序,也随着年的炮声,轰开了国门,被动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磕磕碰碰、曲曲折折地走了百余年。到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占到总人口比重50%以上,从一个传承了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大国,真切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发展阶段。
从人类历史讲,工业化也可称是真正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给人类带来欢愉的同时,一同送来极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后现代工业文明的后遗症已经愈加显现。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认为:城市化过50%的背后意味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职业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深刻改变。
城市中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不良生活习惯,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诱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金林认为,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但如今城市人群中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不健康的长寿”成一大奇观。
现代人类的生活离土地越来越远,走出泥土地进入一个“水泥地”,然而,却越来越“不健康”。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丰富、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人类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状态下,尽管寿命似乎在增长,但是人们的免疫系统却越来越“先天不足”,许多人年纪非常轻,就出现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状况,体质一路下坡,生活质量难以言喻。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一心曾介绍说,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通俗的讲,就是这70%的人虽然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非常不适,容易疲劳乏力,表现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还常态地处于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感受中,自觉活得很累,很难体会到“生活品质”。
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其核心特点就是工业文明的附属环境,快节奏、高紧张度、压力大。而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更加难以自律,既因为周边物欲横流环境的不断熏养影响,也在生存压力的被迫环境里愈加难挡慵懒,人们的快速节奏工作生活与疲于“快餐式”休息、尤其是年轻人的“网生”等成为生活习惯,完全扭曲了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正常的生活规律。
看如今的城市人类,饮食吃快餐盒饭、出行以车代步、登高上楼坐电梯、吃喝进酒店、作息毫无节奏、运动在室内锻炼、过度性爱或者毫无性爱,还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久坐不动、面对电脑、机器代替家务等等,至于生存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不良娱乐方式、不吃早餐、昼夜颠倒等等就更加习以为常的了。
许多社会调查显示,在我国城市居民已经很少吃杂粮,18岁之前饮酒人数比例有增加趋势,“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的人仅占11.9%。”尤其可怕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更加严重的方式传导到下一代,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睡眠严重不足,十几岁就步入了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大中小学生人群中,焦虑、抑郁、孤独、自闭等等泛精神疾病,形势不容乐观。
有识之士认为,面对多种多样的亚健康状态,医学界也束手无策,几乎每种疾病都可能有与之相近的亚健康表现。强调治“未病”,成为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经常的呼吁。如何把70%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回到到健康人群中来。在改善保障机制和实现社会转型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掀起生活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自我革命,应自省自救自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