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赵福明
“老二家,老二家,老二家…,看看吧看看吧,大清晨起来放着活不干,也知不道上那胡串串去了……”2月26日晚上,济南章丘区相公庄街道曹孟村文体广场上,正在上演着经典的吕剧《李二嫂改嫁》,剧中演员说着本地的方言,很淳朴自然,熟知的经典旋律和浓郁特色的唱腔,台下的很多老年观众朋友看的是津津有味,直呼演得太好了,过瘾、大饱眼福。
演出的是相公庄街道牛推官庄村农民戏曲艺术团,其实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戏曲艺术团”,团里没有一个专业的人士,都是一些戏曲爱好者凑在一块搭了个“草台班子”。
演出结束后,笔者采访了艺术团的团长牛余河。他在剧中扮演的是青年小伙张小六,男一号,看他在台上的表演扫、拉动作敏捷,唱腔浑厚透亮底气足,问他多大了,牛团长憨厚地说昨天刚过了66岁生日,他说他还不是年龄最大的,最大的是扮演刘大娘的都80岁出头了,目前剧团16个人平均年龄70岁。
通过交谈了解到,他们的艺术团是去年7月份才成立的,成员都是附近村庄的戏迷,牛一村的居多,团长牛玉河也是这个村的,因此艺术团就起名“牛推官庄农民戏曲艺术团”。艺术团成立后,用了5个月的时间排练了这出经典的吕剧《李二嫂改嫁》,共9场,演出时间在2个半小时左右。牛余河说他们从正月十五开始正式到村里演出,今天在曹孟演出是第五场啦,观看的群众都反映挺好的。
说起艺术团,牛余河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牛余河本人年轻时就是村里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吹拉弹唱都能拿得出手。他说团里的这些人,都是些戏曲爱好者,经常在袁庄村文体广场、牛一村广场等地方聚集在一块,拉的拉、唱的唱,人多的时候到过近百十号人,就像是场戏曲演唱会。有时也到村演出吕剧选段、京剧选段。
去年夏天一次相约到曹孟村演出吕剧选段,演出结束后,看着效果不错,不知是谁提起组建艺术团演整场吕剧《李二嫂改嫁》的这个话题,引起了在场牛玉娥、丁力等人的共鸣。思前想后,牛余河便萌生了组织戏曲爱好者成立艺术团的想法。他又征求了几位一块玩的老朋友的意见时,没想到这些老同志的热情还挺高,都表示支持,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年7月艺术团正式成立了,16个人进行了角色分工。
当时,艺术团“一穷二白”,一没有音箱、灯光、服装、道具等演出设备,二没有排练场地。这没有影响他们的热情,团员们自己掏钱,购买了演出设备,分工扮演李二嫂的65岁的牛会英,老家空闲着没人住,提供作为排练场地。每天下午没有事的都去排练,白天干活的团员利用晚上跟着手机练,隔一段时间,利用晚上时间团员们凑在一块一段段排练。冬天天冷,牛会英还专门开通老家的天然气取暖,怕天冷影响团员们排练。
艺术团在排练场地开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共分九场的李二嫂改嫁整场吕剧春节前终于排练成功,春节期间艺术团趁大家过年有时间,又排练试演了两次。正月十五下午,在小魏李村进行了首场演出很成功,反响也不错,鼓舞了这些老年戏曲爱好者演好的士气和信心。
在现场,看到扮演天不怕的75岁的牛玉娥在忙着收拾道具和服装。老人年轻时是村里的文艺骨干,有一副好嗓子。这几年参加曹孟村的农艺吕剧团,四外八庄演出很活跃,她还是章丘劳动号子的非遗传承人。老人在剧中演出很出彩,无论是唱腔还是动作表演都很到位,一眼就能看出基本功很扎实。笔者对老人说:“你演得真好,真有那样,台下的观众都很喜欢啊!”牛玉娥老人边卸妆边说:“只要老百姓喜欢爱看,我就一直演下去!”
75岁的牛玉娥老人最后,牛余河说下一步不仅要演传统的吕剧节目,还要编一些现代的吕剧节目歌颂农村新变化,传递社会正能量。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一些的爱好者加入剧团,传承好传统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