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04年,流落韩国381年的家族,回国
TUhjnbcbe - 2023/7/6 20:15:00

从古至今,落叶归根都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朴素真挚的愿望。

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那个承载着自己全部血脉亲情和温暖回忆的地方。

有这样一个家族,自明清交际时飘落海外,到归来已经整整年之久。

对于这一支族人来说,认祖归宗,难如登天。

在历经世事变幻后,他们终于得偿所愿。

当他们见到祖宗的祠堂的那刻,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饱含深情地说:

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是什么让他们飘落海外呢?在他们认祖归宗的路上又有哪些曲折?

突逢巨变,流亡关外

明末清初,正是风云际会之时。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铁蹄之下,百姓苦不堪言。

战乱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大批百姓为了躲避祸乱逃往关外。

大批大批的难民中,有人惊恐、有人悲痛,也有人迷茫不知来日。

其中就有我们故事的主角田好谦。

他和普通的难民不同。

普通的难民都是从关内被迫逃亡关外。而田好谦则是从遥远的朝鲜而来,要回到他在关内的家乡——河北广平府风正乡。

在避开清*后,田好谦所在的这一小批难民终于得以停下来,有了喘息的机会,大家精疲力尽地瘫坐在一起。

离开家乡之前的田好谦,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回乡的路上会遭遇王朝颠覆、*权更迭这样的惊天巨变。

此时的田好谦感受着关外的风沙,这风刮得脸上生疼。

他看到路边的野草正随风摇曳,心中有着无限的迷茫和慌乱。

乱世,人命如草芥,自己要何去何从呢?

田好谦紧皱着眉头,拳头也紧紧地攥着,心中充满了悔恨:

“早知今日,当初千不该万不该为了几个钱远赴朝鲜。”

焦虑一点一点地蔓延在田好谦的心头。

突逢巨变,他感到头皮发麻,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自己会就这样死在逃难的路上吗?

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田好谦为什么要到朝鲜那么远的地方呢?

要知道,边境之地,最易生乱。

他一个小老百姓,在家里好好安守本分,是不用遭遇此无妄之灾的。

原来,田好谦是一个商人,他的家乡在广平府风正乡。

在他的家乡,田好谦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甚至是在全国的商人中,他都是排得上号的。

田好谦的生意做得很大,他的字号开遍了全国各地,甚至有很多关外的客户和业务。

很多生意做大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生意就像是一架机器,是需要主人时刻检查维护的。

对于田好谦来说,生意做到了关外,获得的利润是很大,财路变得很多,但很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有些关外的主顾,依仗着自己的地理位置,算准了田好谦鞭长莫及,就屡屡拖欠货款。

这些人非常无赖,常常拿收成不好、流寇作乱等各式各样的理由拖着,就是不还钱。

田好谦对于这种行为非常无奈,忍了很久。

但他知道忍耐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人人都这样,那生意就没法做了。

于是田好谦下定决心整顿,收拾行囊亲自远赴关外催债要账。

来到关外后,他对这些老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采用了各种手段,最终收回了所有的欠款。

而当田好谦喜气洋洋地拿着欠款准备回家的时候,却惊讶地看到成批的难民和清兵的铁蹄。

清兵在前,想入关如同寻死。于是,田好谦只好随波逐流,跟着难民们继续北上逃亡。

他想过会死,但没有想过,这一逃会逃到异国他乡,并且再也回不到家乡。

流亡朝鲜,乞讨为生

田好谦就这样随着人流一路北上,竟然越走越远,来到了朝鲜。

正值乱世,在那个交通更是极其不发达的明末清初,这一行人竟然躲过了清*和流寇的魔爪,甚至艰难地渡过了鸭绿江。

一路上,有人饿死、有人累死。

田好谦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时常觉得害怕,在睡梦中惊醒。

他怕自己就和那些人一样,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场逃亡的路上。

死在关外之地,尸骨无人认领,百年之后,成为一具没有姓名的枯骨,永远地被人遗忘。

田好谦不想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所以他拼命坚持着,这一路上饱经沧桑和磨难,但他成功了,活着到达了朝鲜。

在这个离自己的故乡千里万里之外的朝鲜,田好谦等人暂时安全了。

但对于这些难民,朝鲜国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帮助。

而田好谦之前讨债收回来的钱,早就在流亡中被洗劫一空。

所以,田好谦和其他难民们一样,只能百般无奈地以乞讨或干苦力为生。

他们流浪街头,居无定所,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过得非常没有尊严。

在这种情况下,田好谦思念家乡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但是对于回家,根本无计可施。

首先就是已经经历了长途奔波,现在过得还是乞讨和苦力为生的生活。

每天饥肠辘辘,身心俱疲,虽然有回家的心,却没有回家所需要的盘缠和精力。

再者就是信息的不流通,田好谦已经身在朝鲜了,这里距离中原是那么地遥远。

田好谦不知道关内是怎样的情况,是已经稳定了战局?还是更大的战乱?

回不了家的原因有千种万种,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田好谦只能咽下所有的委屈和泪水,在朝鲜休养生息,以待来日。

众人靠着讨饭和苦力过了一段日子后,生活依旧很是艰难。

突然有一天,他们几个人在街上乞讨,听到了附近的兵营正在招兵。

朝鲜此时并无战事,进兵营虽然也很苦很累,但是应该没有性命之忧。

而且在兵营里收入和粮食都是有保障的,也有住的地方,远胜过讨饭和干临时的苦力。

于是几个人盘算了一下,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前往报名。

然而当田好谦一行人到了兵营才发现,情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报名的过程中他们备受歧视,兵营的人并没有尊重他们。

有这样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身在异国他乡的难民又能得到谁的信任和尊重呢?游子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当征兵处知道田好谦等人是赶了不少路才找到*营时,竟然没有丝毫怜悯,反而生出了戏弄之心。

他们拿出了一个馒头,十分傲慢地把它丢在地上。

和田好谦同行的人都已经饥肠辘辘了,他们一哄而上,面红耳赤地争抢那个滚了一地土的馒头。

只有田好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虽然是个商人,但出生在河北广平府的田氏宗族。

田氏宗族在明朝是有名的大族,祖上出过很多高官,家里还有皇帝御赐的好几座牌坊。

田好谦作为田氏宗族的传人,从小饱读诗书,知礼仪懂廉耻。

当年成为人们普遍看不起的商人,也是因为不愿沾染官场的尔虞我诈。

所以田好谦从商,全靠真诚通达、诚信经营,从未有过奸诈诡计。

他的骨子里,并不是商人的狡猾算计,而是出身名门的矜持风骨。

得到赏识,得以生存

从小到大的良好教养已经深深的刻在了田好谦的骨子里。

所以当他看到众人起哄去抢一个沾满了土的脏馒头的时候,他的肚子反而不饿了。

他只觉得眼前的一切荒唐,都是可怜人,想填饱肚子无可厚非。可是被人戏弄,被人把尊严踩在脚下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生在礼仪之邦,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圣贤道。

田好谦知道“不为五斗米折腰”,也知道“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所以他就静静站在一旁,但这份独特反而引起了那些朝鲜士兵的注意。

这个“天朝难民”好像有些与众不同,朝鲜士兵戏谑地问田好谦:“你难道不饿吗?”

田好谦的回答令这些朝鲜士兵目瞪口呆,他把背挺直,拂去衣服上的尘土正色道: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我宁死也不失节。”

这番不俗的谈吐引起了朝鲜士兵的尊敬,也引起了一位*中将领的欣赏。

朝鲜*营的招募其实是为了广纳人才,这个*中的将领觉得田有谦不似常人,于是和当时的名将具公说起了这件事。

具公听完表示很感兴趣,说:“这个人谈吐不凡,很有气节,是个人才,我想见见他。”

于是下面的人找到了田好谦,告诉他具公要见他。

田好谦知道这个人位高权重,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或许是自己的机会,于是前往会面。

具公和田好谦一番交谈,深深地被田好谦的才华所折服。

他当即表示:“你是个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我希望你能来为我做事。”

田好谦闻言很感动。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能够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非常不容易,但是他却没有答应具公的邀请。

这是因为田好谦认为自己是明朝的人,要忠于明朝,纵使生活得再艰难,也不应该委身他国。

然而具公却告诉他,明朝已经覆灭。

田好谦虽然已经隐隐约约地猜到了这个结果,但是当事实摆到他面前的时候,还是感到无比悲怆。

这下子,田好谦没有理由拒绝具公了。

具公位高权重,而田好谦只是个他国难民,如果不识好歹,屡次拒绝,可能会引来祸患。

所以,田好谦成为了具公的手下。具公知道他曾是商人,于是让他在府中做些管理账目的事情。

田好谦管理账目从未出错,具公对他很是满意,所以后来还提拔田好谦做了管家。

这期间,田好谦多次提起回家的事情。

但具公都告诉他边境不安稳,回家恐有危险,并且表达对田好谦的赏识,希望他可以继续留下来。

如此这般,田好谦越来越不好提回家的事情了,毕竟具公是自己的伯乐,是他的赏识让自己得以生存。

后来,具公的部下发生兵变,田好谦在镇压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出色。

具公对他更加赏识,居然把他推荐给了朝鲜国王,让田好谦在朝鲜朝廷中任职。

面对任命,田好谦根本无从推拒,只能领命。只是这下子,他回家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不过朝鲜国王很喜欢田好谦,知道他思念家乡,还根据田好谦的描述为他建造了韩版的“风正乡”。

面对这一切,田好谦自知回家无望,只好在家里教导孩子们汉人习俗,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不断告诉后辈田家的根在广平府风正乡。

年,田好谦撒手人寰,他的临终遗愿还是回到家乡,回归祖国。

田好谦的后代始终牢记他的遗愿,他的儿子曾经在朝鲜进贡清朝时主动请缨作为使者,希望可以到达那个让父亲魂牵梦萦的故乡。

但是作为使者,有使命在身,时间紧迫,他不能随意走动。

再加上人生地不熟,无从打听,所以田好谦的儿子在进贡之后就无奈返回了朝鲜。

在他走之前,曾将田好谦的画像和田氏族谱交给了吏部,希望吏部可以找到田氏族人告知此事。

但是这件事却石沉大海,在朝鲜的田好谦后代始终没有收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后来,清朝颠覆,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更是没有广平府的田氏族人的消息了。

三百多年过去了,在韩国的田有谦后代已经从一无所有成为了一个大门阀,认祖归宗的愿望却一直扎根在他们心中。

支撑他们的,是斩不断的血脉,是蕴藏在骨子深处的中华儿女的“根”

直到年,田有谦的后代田文俊采用了现代的通讯方式,多方联系,找到了广平府(今鸡泽县)的田氏族人。

这一支流落海外的田氏族人,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寻亲之路,田有谦泉下有知,肯定会深感慰藉。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4年,流落韩国381年的家族,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