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草一种植物
TUhjnbcbe - 2023/4/3 19:08:00

WorldEnvironmentDay

草,多么不起眼的植物。近几个月,在人类被“限制自由出入”的小区以及楼宇间,生长得野蛮且得意。外滩到底有没有长草?反正铁栅栏下有草了,公交车站有草了,停车场有草了,流浪的猫狗出没在紧闭的地铁站门前……

“6·5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曾写下这样一句倡议标语:“若想扭曲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曲线,我们必须修复生态系统。”

可是你看,没有人类活动之后,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草”“猫狗”“蘑菇”占据着地球空间,如果荒废耕地,我们也会看到全新的自然选择结果。种种迹象,不正是生态的自我修复吗?也许你也会忍不住要发问:

如果真要修复地球生态,人类要做的是保护,还是选择消失?

如果有一位聪明的天外来客要以哪些生物构成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体为基础,编撰一部生物百科全书的话,其中大部分内容将会介绍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和原核生物。

被我们一般认为是全部生物的真核生物,只用薄薄几卷就可以介绍完。而人类,不过是动物卷里一个显眼的注脚而已。

当我们将经济开发的足迹伸向丛林,我们也把新的病毒带回城市。经历三年疫情,我们更应该花点时间来思考,所谓的生态保护,所谓的0碳环境,所谓的生态城市。尽管这些行径,也不过是先从人类的角度进行考量。但这一切,都指向了生命的未来。

地球生态评估——

斯图尔特·皮姆

杜克大学生态保护学荣誉教授

在名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报告中,“生态”这个词在报告中共出现了80次,“生物多样性”出现了12次,“生态系统”出现了25次。报告用了约字的篇幅来描述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的趋势,这与《自然》杂志的投稿篇幅一致。

报告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部分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头的:地球上的资源“正在被追求经济、商业和产品的短视行为掠夺”。报告还提出,采伐森林是物种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物种的多样性对于食物、药品的来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不同物种具有的基因也许是以后若干年满足人类需求和减少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许多物种的灭绝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即我们当前的行为限制了后代可运用的资源和可能的收获。

我们关于物种灭绝的绝大部分知识来自鸟类和哺乳动物。爱德华·威尔逊曾写道:“若想生态系统发挥良好的作用,菌类、藻类、蠕虫、昆虫、爬行类动物和无数种类的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物种数量较少,一般很难用肉眼看见,但它们为保持特定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句话赞扬了统治世界的微生物。

从复杂系统中去除某些部分可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从生态系统中移除某些物种也是如此。

技术确实能带来好处,但这篇报告引用了多种数据来驳斥无限制的技术乐观主义:“我们似乎开始相信,通过人造的替代品来取代自然界本无法替代也无法还原的美是可行的。”我们不仅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还对它们进行了分割。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生物走廊”。

当我们对某些物种进行商业开发时,却很少研究它们的繁衍方式,致使这些物种的数量减少,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我们需要在两个方面的研究上投入更多资金,第一是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第二是对由环境的显著变化引发的各种后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所有的生物都相互关联,彼此依赖,因此,每一种生物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当对所有物种进行密切的观察,以便为濒临灭绝的物种提供周密的保护。

虽然科学和宗教看待世界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它们可以展开对彼此都有重要意义的对话。考虑到生态危机的复杂性及其成因的多样性,我们必须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来自某一种解释或对社会某一方面的改变。

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构建一个可以弥补已造成破坏的生态环境,就应该应用所有的科学和知识。

技术生态城市——

斯科特·桑普森

古生物学家,科学作家

城市,这些繁华的人类活动中心既是地球的创新中心,也是环境的主要破毁者。

据估算,当前,城市产生了约占全球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有许多其他污染物。城市消耗了广阔的森林、农田和其他土地,还污染了河流、海洋和土壤。

如果不能让城市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人类就很难拥有美好的明天,更不用说整个生物圈的未来。

大部分关于重塑城市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第一个阵营提倡建立智能、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这一倡议的重点在于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大幅提升城市的功能。

这种城市可以实时提供关于污染、停车、交通、水、电力和照明的数据,这些都要归功于超低功耗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智能城市正在迅速变为现实。

第二个阵营提倡建立绿色、生态,甚至野生城市。在这种城市中,自然环境会得到保护,进而得以恢复和繁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定期与自然接触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包括减轻压力、提高免疫力,以及提高学习效率。

绿色城市阵营还认为,如果我们不理解、不关心城市近郊的自然环境,当前的许多现实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包括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栖息地消失等。

利用大数据和亲近自然,这两种关于未来城市的观点看起来明显是对立的,一种重视技术进步,另一种重视生物智慧和自然联系。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

对于城市而言,既具有高科技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很少有绿色城市的支持者声称我们需要回归自然,他们更多地希望拥有一个兼备高科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未来。当下出现了一些诸如“技术生态城市”和“自然智能城市”等新词,它们描述了这种融合现象,即自然和数据共同繁荣的城市环境。

自然智能城市将拥有许多绿色屋顶、绿色墙壁和相互连接的绿色空间。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运用智能技术帮助城市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

绿色交通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绿色建筑可以发挥类似于树的作用,充分利用阳光和循环水。这样,城市的作用就和森林一样了。

总而言之,设想城市的未来绝不仅是纸上谈兵。至少在城市内部,自然和大数据可以完美地实现互补。如果成功,我们将可以见证一种新型城市的诞生,在这种城市里,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生不息。

生命的岔路口——

胡安·恩里克斯

《重写生命未来》作者

我们都知道生存与死亡的两个基本法则:自然选择与随机突变。然而,在最近一两百年,尤其是过去10年间,人类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法则。生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面积超过一半的地球上,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决定生物的生存与死亡,这些地方包括人类建造的城市、郊区、公园、农场和牧场等。农田和公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不自然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决定生物的种类、活动空间和寿命,除了一排排令人愉悦的农作物整齐地在我们眼前摇曳,其他一切都被消灭掉了。不过,如果停止耕种农田,荒废几年,你将会重新看到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类不仅改变了环境,还创造和培养出了“不自然”的生物:和小型犬吉娃娃一样大的猪、不能自我繁殖的玉米、感恩节吃的公的大火鸡,以及其他无法自己交媾只能依赖人工授精的奇异动物。今天的哺乳动物比20世纪30年代的同类平均要大1.25倍。

通过人类的高度干预以及自然选择过程的改变,人类创造了另一条进化路径。在这条路径上,规则和结果由人类制定。

生命开始变得与没有人类干扰下的自然选择不同。曾经不正常的一种现象现已成为常态。人类周围的生物彻底“类黑蛾化”了,比如可爱的狗和猫,以及花和食物。人类彻底地改变了作物、动物和细菌,以至于它们若想存活,就必须取悦人类,或者难以被人类发现。

这两种平行的进化系统(一种由自然决定,另一种由人类决定)分化成不同的进化树,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许多我们非常熟悉且依赖的生物将会消失,或者被完全改变。实际上,真正的改变开始于过去二三十年,从那时开始,我们不仅选择饲养的生物,还开始改写生命的代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能够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任意基因指令,随机突变逐渐被精心的设计取代。年左右,我们对整个基因组进行了解码,并能运用这一知识改变所有生物。

从理论上来说,科学家现在可以培育与地球上所有现有生物的基因组完全不同的动植物,而且这些新的生物可能对所有已知的病毒和细菌免疫。

因此,未来几百年的最大新闻是,我们如何重新设计生物和传播它们,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展生命的边界。生命正在扩展和分化,人类不可能不受这种趋势的影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