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曾先后学习江西诗派的陈师道和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后来通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创立了独特的诚斋体,也为后世的诗词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杨万里赤胆忠心,矢志报国,可是却被奸臣排挤,不得不退出仕途。他晚年隐居乡野,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介绍的是杨万里饱含哲理的一首七绝,28字无一个生僻,读完却爱不释手。
桂源铺宋代: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的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杨万里隐居在家时,经常在乡间田野中溜达,别人都以为他不过是闲逛,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诗人是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同时也在捕捉灵感。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诗人却能从中挖掘出新意和哲理。例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还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等等,都达到了古人所说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杨万里有一次在山林里悠闲地散步,走到丛林深处,杳无人迹,四周一片静谧,唯有野花和碧草在风中摇摆,似乎很高兴看见诗人的到来。老杨摘了一朵野花擒在手中,又细细地闻着它的独特香味,更感到无比舒畅。他正陶醉于这种恬淡的氛围,忽然听见远处有潺潺流水声,诗人循声走过去,只见一条小溪被巨石阻挡,形成一个小谭,清澈见底。
诗人忽发灵感,于是信手拈来一首小诗,表达了心中的感想。诗的大意是,溪水不停地向前奔流,可是由于群山阻隔,它就在山间日夜喧闹。等它终于来到山脚下,蜿蜒的小溪终于汇聚成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地流出了村庄。诗人用“堂堂”二字,形容出溪流力量的逐渐壮大,最后终于势不可挡。
细品这首七绝,全文28字无一生僻,却令人咀嚼不尽。生活中我们经常牢骚满腹,抱怨工作不顺心,爱情不美满,就好像一条小溪被群山阻挡。而我们就应该学习这奔流不息的溪水,不断地积蓄力量,让自己变得强大,最后当体量惊人时,谁还有能力阻挡自己。
想象我们就是这样一条小溪,刚开始只是一滴滴水,可能被阳光蒸发,也可能被飞鸟当成饮品。很幸运地与大家汇到了一起,又遇到泥沙和巨石的阻挡,“日夜喧”三个字正是一种无奈的抱怨。但是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弯,要成功就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要组成团队,并且同心协力。就像划龙舟,大家不仅要出力,还需与队友合作,划桨必须同频,才能形成合力,所以团队不能是乌合之众,还要有一个领头羊。
最后,“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一种力量的宣示,也是一种信心的展示,让那些试图阻挡自己的力量都土崩瓦解、不堪一击。同时作者也启迪后人,成功需要不懈的坚持与真诚的合作,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更要求其中每一位成员都高度自律。正像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如高尔基所说,在危难的时候,团结能帮助人们克服各种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