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钗的结局别乱猜了就藏在她的海棠诗里,字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350716.html

卓语上文对比了黛钗的海棠诗,也揭示了这次比赛的真相:宝钗夺魁根本不是靠诗才,而是靠李纨吹黑哨。

诗社的第一次冠*意义非凡,宝钗借助营私舞弊,竟然拔得头筹,这个.....岂不是太便宜她了?

曹公如此安排,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牡丹花签,似乎都有种拔高宝钗的作用,仿佛她是最优秀的那个。

但真相正相反!

宝钗以海棠诗夺魁,其实是个天大的悲剧,也恰恰推翻了她的牡丹花签。

关于牡丹花签,之前已经解读过,参看文后链接

01秋海棠的花语

红楼梦里的花草树木,皆有寓意,皆藏着谶言。这个大原则,相信红迷们都承认。

宝钗夺魁于秋海棠,黛玉夺魁于菊花,这安排不可能是随意的,而是别有用心。

秋海棠象征什么呢?它的花语是苦恋。

什么叫做苦恋?就是一方苦苦求索另一方而不得,无望之爱。

这里需要区别春海棠和秋海棠。春海棠也有思念、苦恋的寓意,但同时亦称,还被誉为。也就是说,春海棠可以代指绝世美人,也可以代指心心相印。但秋海棠却没有这些含义。

秋海棠,自古又名“断肠花”。听听这名字,就知道多惨了,生离死别啊!据说当年陆游唐婉被迫分离后,唐婉送了一盆秋海棠给陆游,以示缘尽于此。

纳兰性德有一首词《临江仙》: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衩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这是一首悼亡词,但同时也是描写秋海棠的。词中将秋海棠比喻成哭泣的美人。自己见到此花,想起逝去的爱人,“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总而言之,这是个寓意极其悲伤的花儿,除了悲伤,还是悲伤。红楼梦里出现了那么多花儿,以寓意排名的话,秋海棠最惨,实至名归!

我们现代人以菊花祭奠亡人,但你知道吗,这是外国人赋予菊花的寓意,并非我国的本土文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菊花是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天道、正直、健康、长寿、吉祥。

在古代,反而是秋海棠意味着生离死别。跟现代人对菊花的印象差不多。

曹公偏偏把它安排给宝钗,难道不是大有深意?

02众人对秋海棠的理解

秋海棠那么丧,诗社里的同学们知不知道呢?当然知道。

探春起头第一句,宝玉第一句是。为什么都用凄凉景色开头呢?

你以为这是烘托秋天的季节感吗,错!你再去看看菊花诗,与之完全不同!差不多都以秋高气爽、秋兴盎然拉开诗篇。(唯有宝钗例外)

同样是秋季的花,因文化寓意不同,就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诗歌不是为了堆砌辞藻,它的第一功能和终极功能,是文化、文化、文化!

诗人必须清晰地了解咏唱对象的文化含义,也必须符合文化含义。文化含义定格调。秋海棠配以凄凉,是正规做法。

诗人可以有自己新的见解,但必须合情合理,还必须发源于基础文化(就是传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不能凭空而来。

如此你才能明白,为何这次比赛里,人人都使用了冰、雪等寒性词语,都以颓丧的黄昏景收尾。

以及,黛玉明明可以写得灵动俏皮,却用了来写后两联...........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尊重秋海棠的文化含义。

所有人都尊重文化传承,只有薛宝钗另类,她从头到尾一味吹嘘标榜。描了再描,吹了再吹。

她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很简单嘛,前文解析过,脂砚斋批语说。

别人是写花,该丧就丧喽。她不是写花,是给自己立功德牌坊,这怎能丧呢?就像写*治报告,别管真相多熬糟,也得吹得溜光水滑啊!

03宝钗和秋海棠

也就是说,宝钗硬生生把丧气十足的海棠花,写成了不动声色的世外高人。

钗粉肯定要替宝钗贴金了:心中有什么才会写什么,宝钗这样写秋海棠,说明人家内心高级啊。

哦,真的吗?那为什么写菊花时,她反而丧气十足,满纸哀怨和愤懑呢?

其实宝钗写诗,大部分时候很抓狂,像是神经病院跑出来的患者,又像是更年期发作,什么都敢说。比如她上元节的灯谜,再比如她的菊花诗、螃蟹诗等等。

她的诗就像她的人,整一个变色蛇。情绪起伏比翻山车还猛,时而匍匐静卧装高人,时而却血口大张,毒舌狂吐,无所顾忌。

在她全部作品里,海棠诗最高级。不仅文学水平最高,而且情绪把控最严密,姿态摆得最好看。仿佛魏淑芬忽然变成了奥黛丽·赫本。

总而言之一句话:她和秋海棠太有缘了。只有此花,令她珍重芳姿。别人看此花丧,她看此花美。

如此来说,秋海棠才是宝钗的代表物啊!

04悲剧征兆

估计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这个事实:诗社以秋海棠命名,是个巨大的悲剧!

就像本书一开篇,贾家被官宣衰败一样,诗社一登场,就满满的颓丧征兆。季节是秋天,地点是秋爽斋,主题是秋海棠,连花色都是祭奠亡人的纯白色。

菊花也开在秋天,但菊花的寓意要美丽得多、超脱得多。如果起社用菊花,那日后抄家败亡的结局,就无从影射了。

这就是命吧!社长偏偏选了秋海棠,拔得头筹的又偏偏是薛宝钗。

薛宝钗,姓氏谐音雪,极寒极冷,白色;名字是金属。

秋主肃杀,五行属金,象征色恰好是白色。掌管秋季的神就叫做,他也有姓氏的,姓。

宝钗诗里有一句,说秋海棠以自己洁白的花朵,献祭给秋神白帝。

很显然,这是借花自喻。因为她从内到外,从名到姓,全是一片肃杀之气,和秋季性质高度吻合。某种意义上说,宝钗不仅自比秋海棠,甚至是自比白帝。

假如说,贾家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那薛宝钗正是注定的那个点。她就是肃杀和寒冷,她就是丧气本身。

黛玉和宝钗的对比关系是全方位的,并非某个领域,也并非简单的情敌较量。曹公下了一盘大棋,黛钗是棋盘上的黑白子,可以代表世间一切相对立的东西。

真假、胖瘦、善恶、忠奸、正邪、智愚、雅俗、贵贱、仙鬼、情无情、春秋、冷暖.......等等

只有体会了曹公的这盘大棋,再看宝钗的诗作,你才能理解其中的蹊跷:她做诗历来都跟经典文化传承唱反调,为什么呢?

1、曹公借此展示她的愚昧无知

她渴望士子的认可,但骨子里又仇视士子文化。因此,在每一个文化节点上,她都试图反击士子文化。

2、曹公借此展示她的肃杀

正常人都渴望温暖和爱,但僵尸或许只渴望阴冷颓丧。薛宝钗既然满身肃杀之气,喜好怎能正常?在黑夜眼中,光明反而是有罪的。

05宝钗的苦恋

回到秋海棠的花语上,苦恋之意符合宝钗吗?

我相信很多读者有此疑问:宝黛之爱,不是更有苦恋的味道吗?

不!不圆满的爱,似乎都有点苦恋的味道,但却不能都归于苦恋。

宝黛之爱早已超越世俗层面,无论黛玉还是宝玉,都并非执念于婚姻,更不存在情欲交煎。就像宝玉对紫娟说的:

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形迹,不如再化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

烟还可凝聚,人还能看见,最好是化成气,无影无踪才好。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俗世的男女之爱,有这样去追求的?

连物质层面都没有了,还占有什么?既然无所占有,何来苦恋?

精神高度契合的两个人,永远不会苦恋,无论外在形式如何,都只是一种经历而已。甚至可以说,越是形式上残缺不圆满,凝结出的精神果实越璀璨。

秋海棠所代表的苦恋,是指被爱耽误、被爱毁灭。这就是为宝钗定制的。

她不爱宝玉,但却爱宝玉身上的光环啊!她爱宝玉的财富、地位、门楣、阶级,爱宝玉带给她的一切荣耀。

这也是爱啊,而且这才是世俗之爱的真相。

宝钗苦恋这些东西一辈子,苦求了一辈子,苦等了一辈子,也毁了一辈子。曹公用来总结她,精准得很,也讽刺得很。

06命运谶言

宝钗的三观是颠倒的,她的每句台词、每句诗词都需要反过来,才能品出真味(曹公真实的意图)。

海棠诗的悲剧色彩,不仅对贾府有效,对宝钗自己也有效啊!这首诗,用薛宝钗的三观看是功德牌坊;用慧眼看却是墓志铭。

要正确理解此诗,绝非仅仅依赖这些文字,而要结合她的性格、做派、其他作品、太虚判词等诸多因素。

宥于篇幅,中间的论证过程就省去了,直接告诉大家答案。

珍重芳姿昼掩门:

所谓珍重芳姿,就是装模作样立人设。

掩门,是关闭心门,丧失良知,令灵魂僵死。

请注意她写的是。白天当然代表光明,而她偏偏要躲开光明,隔绝光明。

自携手瓮灌苔盆:

宝钗是想刻画自己遗世独立、沉静自娱。但事实上,这是自我欺骗、自我麻醉。她那套意识形态,根本没人愿意理睬,她注定成孤家寡人。

手瓮里是什么呢?毒鸡汤呗,满肚子的功利主义。

她写的是,长了苍苔的,那就是腐朽不堪的程朱理学。骨头都快散架了,还在毒害世人。

曹公借这句要表达的是:宝钗你那套毒鸡汤,根本无处可用,只能浇灌给自己罢了。

胭脂洗出秋阶影:

正常女子都用胭脂,古今中外,女子适当地打扮自己,是必要的生活气息。作为贵族,这还是礼仪仪态的一环。这个词还代表夫妻恩爱。

很多行为,现代看无所谓,但在封建时代有象征意义。比如女子无故断发,再比如不爱脂粉,都被视为天生寡妇命。

历史上著名的虢国夫人,据说因为皮肤好不施脂粉。但她的确是寡妇啊,还是个淫荡祸国的寡妇呢。

满身肃杀的宝钗,当然不爱脂粉。这倒不是为博什么美名,而是阴冷的灵魂所致。她厌恶一切具有生机、具有温度的东西。

宝钗用这句话标榜自己高洁。曹公用这句话,刻画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温度、惨白空洞的人生。

不过,近代影视受87版的影响,都把宝钗塑造得鲜艳明媚,娇艳欲滴,原著里的什么不爱脂粉、雪洞缟素,一概看不见。所以不可能找到适合的配图,大家自行理解吧。

冰雪招来露砌魂:

这句无须多解释,意为寒冷至极的灵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所谓淡极,实质是惨极。

宝钗喜欢惨白色,喜欢雪洞。她的人生终将走向一名不文、一物不剩、众叛亲离、孑然一身。

到这个时候,她可以好好享受自己标榜的了。这个时候的她,才是生命盛开之时。

愁多焉得玉无痕;

宝钗原意是讽刺宝黛,尤其讽刺黛玉多泪。但这恰恰是她自己未来的命运写照。

曹公用大量的谶语暗示,宝玉出家后,宝钗的悲惨可不限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悲苦万端。她日盼夜盼,盼宝玉归来,泪如风中烛,青丝熬白发。

煎心日日复年年,此时的宝钗,洗脸都省的舀水了,用泪就行。不知道还有没有空暇,去嘲笑当年的黛玉呢?

欲偿白帝宜清洁:

这句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白帝是秋神,是宝钗的精神主宰。

也就是说,他可以代表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宝钗是吃人的工具,她自己亦是被吞噬的个体。

不语婷婷日又昏:

失去权力庇护后,宝钗遭到万人唾弃。薛姨妈和薛蟠都伏法了,贾家宗族都不认她,王薛两家亲朋也不认她,旧奴叛变。

这个无父、无母、无夫、无子、无亲、无故、无友、无奴、无家、无乡的女人,如何生活的呢?雪下偷柴啊。就是刘姥姥故事里的那种流浪女。

不语,是因为无人可以说话。这世界没人认识她,她也不敢认识谁。每一个阴暗的角落,才是她最安全最舒心的地方。坐在那里,细看黄昏浮沉吧。

07小结

有关宝钗的命运结局,近年来涌现出很多说法。再嫁贾雨村最为流行。有不少粉丝来问我,是不是真的。

在古代,再嫁没那么随意,也没那么方便。除了袭人天生滚床单的命,其他人都不可能再嫁。

尽管宝钗很现实,很无耻,放在今天她肯定再嫁,但在当时社会,却由不得她(改嫁需要夫家同意,还需要有人给她做媒保媒)。

曹公不会让她再嫁,也绝不会让她死。因为她必须为自己说的每句话负责。

她曾经嘲笑的、曾经攻击的、曾经标榜的,都必须结出果来,让她亲自品尝。

从这个角度,或许你才能理解是何意。

是啊,每当她想抬高自己,贬低黛玉时,不是都装出一副大彻大悟、山中高士的样子吗?OK,既然如此,就去认真体验下山中高士吧。

看看你在四大皆空里有多惬意,在孤独寂寞冷里有多高级。

海棠诗大赛:宝钗夺魁全靠舞弊,黛玉落选却是无冕之王

红楼生日夜宴:最美的群芳聚会,却暗藏芙蓉女儿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