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代最早最短的二言歌谣弹歌 [复制链接]

1#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作者传为古之孝子。

八个字组成了一首质朴而凝炼的歌,《弹歌》是一首二言诗歌,说它是歌谣也好,诗歌也可,它是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创造出来可以吟诵的类似文学性的言语。古籍所载的史前歌谣中,《弹歌》算是公认的“太古之作”。用审美的角度说,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内容古朴平实,形式拙直简洁。只因为太久远的缘故,历史研究者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在教科书上《弹歌》一直被视为描写远古人狩猎的歌谣,展现了先民狩猎的场面。弓起弹飞,尘土扬起,追猎逐兽,如在目前。也有人认为《弹歌》描写的是吹奏乐器伴奏演出的歌唱,还有人认为《弹歌》是人们在丧葬仪式过程中的仪式挽歌。它被人说成是“最古的谜语”“仪式歌”,“*葬战歌”等说法众多,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我更认同的——“古孝子之歌”也就是说《弹歌》是一首孝子为父母驱赶禽兽的悲情感怀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驱逐野兽)。动作紧凑和谐,歌谣如在耳畔。

跟随这一首上古歌谣,去聆听它的神秘过往。回归到那个久远的时空,找寻一些记忆里留存的鲜活而原始的生命气息。

《弹歌》是流传记载下来最古老的一首。《弹歌》会不会是我们先民的第一支歌谣?答案是未知的。但歌曲产生的因由,却可以凭着人类共通的感情去理解。

宋代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谈及歌曲的起源时,云:

“或问歌曲所起,曰: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

舜典曰: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声。’

诗序曰:‘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人的感情想要表达或者抒发,最初是发而为声,感之咏之,后来是发而为文,感之写之。更艺术更直接的表现形式舞之蹈之。当然,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曲折的,先民通过歌声表达的是多样的情感折射,这其中包涵着与大自然相处的全部内容。大自然的面孔,有时狰狞无比,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但我们的先民不会因此而退缩,与自然搏斗共进,这里面的种种情形,我们可以通过先民歌乐的记载来体会。

《史记·司马相如传》: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岭为之震动,川洛为之荡波。

《帝王世纪》谓:

有巢氏之后有葛天氏等,皆袭伏羲之号

上述史料记载葛天氏时代介于伏羲和神农氏之间,属新石器时代之初。葛天氏之歌,声动梁尘,振聋发聩。据悉葛天氏时代人心本真,世风淳厚,被古人视为“理想中的自然国、淳朴之世界”,当为原始共产社会。原来共产主义并不是今人才有的进步理想,古同今人,和谐美好社会的心愿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可惜,《葛天氏之乐》未能留下只言片语的歌词。再查证一些其他古籍,唯有《弹歌》可算作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第一首歌谣。

在今天的苏州辖下张家港市凤凰镇的河阳,有一首名为《斫竹歌》的山歌与传世古歌谣《弹歌》非常相似。

“嗯唷,斫竹,嗬哟嗨!嗯唷,削竹,嗬哟嗨!嗯唷,弹石,飞土,嗬哟嗨!嗯唷,逐肉,嗬哟嗨!”

《斫竹歌》穿越了六千年历史的中国民间歌谣的“活化石”。民歌想要保存,口口相传是一种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首《斫竹歌》是上古《弹歌》被老百姓代代相传下来的原型演化,歌词几乎一样。只是流传过程中,根据当地语言习惯添加了口语化语气助词。

上古歌谣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歌谣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上古歌谣才显现出独特的本真写实的艺术感。先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把劳作的场景,时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唱咏出来,也许这样干活更有力量。他们最初发现语言是可以吟唱的,也许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歌声的启发,比如,鸟啼、兽呼啸、蝉鸣空桑林。人是善于发现美的,也是善于模仿的,后来先民们把语言与旋律结合吟诵出来,创造出以表达各种情感的乐声!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飞土”打出泥弹。“逐宍”就是“逐禽兽”“逐害”,今江东呼麋鹿之属通为肉之“宍”意同。故后人将“逐害”引申为“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提到弹是弓、弩产生的基础。也是最早的弹射武器,原始社会人们会时常受禽兽的侵袭和攻击,死伤往往是一瞬间就能发生的事儿,危险意识与求生欲促进先民的智慧成长,劳动的先民实践出真知,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灵感,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尝试,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人们无意发现小树枝在弯曲后具有很大的弹力,可以把小东西弹射出去,这便启发了人们对弹性原理的利用。

人们选取了天然的野竹做成弹弓,竹之天然弹性可塑性优于木。我们依稀见到一群披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充满湿气的茂密的原始竹林里,挥舞着骨刀、石斧在砍伐一根根竹子,将竹竿截断,用弦线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把泥丸放在弦上弹射出去,作为驱逐鸟兽的工具。

简单、粗糙的弹弓,却是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小步的标志。一点点的进步是古人智慧与辛劳的元素组合。

最早之造弹之地当是南方产竹之地。南有竹,北有木。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神农、黄帝活动之区域以产木为主,木易得,故以木制弓矢,模仿了以竹制弓矢。木的可塑性较难,但是弹力更强。

弹弓除了逐兽,当然还可以捕猎,也是先民的一种生存工具。那个时期生产水平与能力都是无法想象的低,刀耕火种,须得想着法儿觅食充饥,能不能饱腹都难说。靠天吃饭,天有不测风云,狩猎飞禽走兽,可以来填饱肚子,这是生存法则。

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小小的弹弓的制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迈出的伟大的一步,凝结着先民劳动的智慧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艰难而光辉的步伐。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先民是怎样呵护生存的本能,强大的生存意识彰显生命力的美!

实践出真知,劳动是一切生命进步的开端。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呢?历经久远,沧海变桑田,我们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伟大的痕迹。而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有了它的记载,后人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如在眼前。

人类学与考古学的一些资料表明,埋葬不是人类自来就有,远古先民死后则裹以白茅,将尸投于中野,表明了“死后不葬”之事实。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

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步于射术,未能悉知其道。”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于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

范蠡物色到一位骑术高超、箭法精良的侠义之士名陈音,引荐给越王。大王见到陈音后问道:“孤听说你善于骑射,尤其是箭法超群,试问你的箭术是怎么学来的?”音回答道:“我曾听人说,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先民生活艰苦简朴,饿了食鸟兽,渴了饮露水。死了则裹白茅草,投放于野外。孝顺的孩子,当然不忍心看到父母被禽兽所叼食。故用竹子做弹弓守护,以杜绝鸟兽来残噬。其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后来黄帝炎帝以此效仿,用木做弓,防御敌人,威震十方。

小民深受启发,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保护自己的国君,使之不再受侵遭辱,且能早日报仇雪恨,故投奔名师,日夜苦练,方才练就这马背上百步穿杨的箭术。”越王听罢,欣然起用。

古老《弹歌》描写远古人民如何制作弹弓以守护亲人尸体,“断竹续竹飞土逐害”可解释为“截断竹子,继续制作成弓;抛出土丸,驱赶禽兽之危害。绕尸而歌,守护亲人之尸体;扣弓为节,吊唁亲人之亡灵”,并非“古代狩猎劳动”。

《隋书·地理志下》记载:

“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又述:“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

此皆为吴、越一带之丧俗,与“断竹续竹飞土逐害”有同工之处。

《孟子滕文公》中记载到:

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通过先民辛勤劳动付出,生产力一点点的向前进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慢慢地有了些许保障,思想观念上也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把死者的尸体抛在荒野任由野兽蚊虫咬噬于情于理于心不忍,才出现了埋葬死者的现象。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将死者埋葬。周朝时期,丧俗礼仪已逐步系统化和完整化。据《礼记》记载: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

这个时期,先民的思想意识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行魄归于地。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却推进了文明观念与思想的巨大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思想,关于丧葬的礼俗也在这个时代初步完善。儒家思想中对于生死的看法对丧葬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中认为“事死如生”在生和死之间,人们对于丧葬的重视逐渐加深。

时至今日,我们在为逝去的举行葬礼之时,已经没有十分繁琐的程序和礼制,但不变的是,依旧对逝者的哀思。

从上古“死后不葬”到“入土为安”之间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标志着先民思想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往人类文明像前迈进一点点,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所以今天人性人文的高度文明,值得感喟!从那时到今日之间,多少往事随风,多少欢歌泪水,多少个体的挣扎!生命的蜕变!

根据《周易·系辞下传》曰

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说明至黄帝后,开始制衣裳为服饰。

正如《集解》引《九家易》曰:

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署,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

而《弹歌》之“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为无衣裳时代。与前文“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文义相关联。《弹歌》的产生不仅在黄帝之前,而且在神农之前。因为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将死者埋葬。

《弹歌》的内容反映的情况是尚未将死者埋葬,其反映的年代只能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前,即在山顶洞人之前。山顶洞人活动时间一般认为约在距今五万年前。

但是山顶洞人最初只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简单的口语,还没有形成文字,更没有偏文学性的歌谣,所以可以推测《弹歌》的歌词记录一定是有了真正的语言文字才记录下来的。则《弹歌》的内容所反映的情况在距今五万年之前。

《弹歌》究竟是怎样的一首歌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认同。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它,寻觅到先民生活痕迹,从而体会人类迈进文明,完善自身,与自然相处的每一步的艰难不易。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些什么?

结语:

八个字一首完完整整的歌谣!先民的笔法值得欣赏,四言的《诗经》,微言大义如《春秋》,再如二言的《弹歌》朴实无华,凝炼如洗,语言晓畅,洞显先民古朴本真简单的个性之美!

先民的歌声,正是对大自然的认知,与生命的敬畏。一首《弹歌》,一首先民励精图治的歌谣,一首华夏儿女文明进取的歌谣,一首炎黄子自强不息的歌谣!

吟一首《弹歌》,咏一曲离殇!仿佛又回归到远古那一片苍茫天空之下。走进古人生命长河,感怀先民精神之坚,领略古人生命本真,缅怀人之初的生命气息!

后来的后来,我们看到,大地回春,冰消雪融,暖阳普照,缤纷芳草,一个农业大发展的时期起步了,星星点点的村落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