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些浙江人清明不吃青团因为他们更喜欢吃 [复制链接]

1#

又到了清明雨纷纷的时节,清明节小长假,除了被踏青、扫墓、堵车这三大放假元素刷屏着,还有一项就是吃吃吃!浙江人舌尖上的清明是怎么样的?居然有这么多种吃法!

清明团子

杭州

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清明时节,吃青团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上好的青团该是用早春艾草芽头挤出来的汁,将糯米粉染成碧绿色,同时留有清香,还能看得见艾草。老底子杭州人的清明团子喜欢做成甜口的,就是麻心、豆沙这些馅儿。原料也就只有艾草、糯米粉、猪油、白糖、芝麻等。刚蒸好的青团虽然有一点黏,却也沾不上牙齿,软软糯糯、筋道又带着馅儿的香甜气息,沁人心脾。

清明螺

杭州

江南地区,水网交错,各地都有吃螺蛳的习俗。俗语说的好,“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在休眠中苏醒的的螺蛳从泥土中爬了出来出。也只有在这个时节的螺蛳肉鲜嫩肥美,而且在壳中又没有小螺蛳,肉质极佳的同时有保证了口感,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据说杭城被誉为“啜螺圣地”。如果,清明时节你来杭州,记得点上一盘,就着绍兴*酒,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索面

金华浦江

到了浦江,就一定要尝尝索面了: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一口下去可不是普通面条所能相提并论的口感。清明时节,农家房前屋后,千万条白色的面线如丝如缕,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从木架上飞泻而下,在青砖瓦砾中映衬出淳朴的农民特有的勤劳与智慧。索面又被称为长寿面,所以吃法也颇有讲究,一根索面吃到底才是最吉祥。四月是浦江万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当花开成海且看千条万丝挂庭院,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清明果

丽水莲都

不同于清明团子圆圆胖胖的可爱形状,清明果其实更像一个碧绿晶莹的胖饺子,也是浙南地区小伙伴们祭祖必备良品。早春采摘的棉菜,用开水烫过沥干后拌以糯米粉捣柔,便造就了外面那层韧性十足的“饺子皮”,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清明果的馅儿一般有甜、咸两种:萝卜丝、春笋、豆腐、肉丁的组合,或是在豆沙、猪油的搭配。清明果蒸熟后,其色青碧,不论哪一种口味都是春日大赞!

麦芽塌饼

嘉兴石门

作为一种传承已久的一种乡土传统风味的茶点,麦芽塌饼也是嘉兴石门地区养蚕人家奉祀马鸣王菩萨的必备供品。由于受制作佐料的限制,一般只有在清明时节会制,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芽麦塌饼是以米粉、芽麦粉及一种叫作“草头”的野草为原料制作而成,嚼起来很是筋道。煎好后的麦芽塌饼呈青色,表面油光*亮,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糯中有韧,不粘牙,还拌着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口水简直停不下来!

棉菜饼

温州泰顺

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锅的棉菜饼,祭祖当然是正用,但最多的还是为了给小孩子解馋。几场春雨过后,春光正好,山野常见的一种灰绿色小草渐渐冒出头来,是棉菜饼的主要原料——鼠曲草,也是我们常说的棉菜。绵菜饼包好后,垫上一张柚子叶,不仅能避免粘锅,还会让绵菜饼添一份柚子清香。或煎或蒸,鼠曲草独特的香味配上竹笋、豆腐、猪肉、咸菜的鲜香,绝对是温州人记忆里最正宗清明味道!

清明粒

衢州开化

清明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搓上几斗米,只要吆喝一声,邻人之间更会互相帮忙。做清明粒很简单:把米碾碎后倒入沸水,煮熟后摆以大桌,力气大的挪大块粉,力气小的则是搓长条摘小粒,余下的人就是把小粒放在桌面上搓圆。清明时节,小野菜们正长势旺盛。用腊肉佐以小笋、小菜卜就着新鲜蒜苗爆炒,一碗青青白白的清明粒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一颗一颗的清明粒好吃又好玩,哪怕是挑嘴的小朋友们也很是喜欢。

粽子

湖州

粽子只是端午的专属?不不不,湖州的清明,家家户户都会裹好粽子。粽子既是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在湖州,有句俗语流传了数年:“清明粽子稳牢牢。”说的就是粽子在清明时节对当地人的重要性。湖州最出名的要数诸老大粽子了,咸甜都有,这种粽子伏天存放一周不馊。甜粽清香扑鼻、味甜而糯;咸粽肉质鲜嫩,油光闪亮,一口咬下去,怎么一个满足了得。

[学做清明团子]

清明你的家乡吃什么?

欢迎“留言”告诉大家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