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是一个在外地人看来都充满新奇又神秘的地方。他很好的保存了许多中原大地的传统习俗,同时也因地制宜发展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产业。说到潮汕的吃,一碗牛肉丸、一碟肠粉,是很多人心中潮汕美食的代表,但其实在潮汕人心目中,除了热腾腾出笼的肠粉,手锤的牛肉丸,还有一样重要的美食,占据着潮汕人的日常生活,那就是“粿”。
潮汕的祭祀文化浓厚,每年的时年八节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几十个,由于每个节日祭拜的“老爷”不同,用作祭品的粿也不尽相同,潮汕的妈妈都比较迷信(也不能说是迷信,是一种民间地区信仰吧),对各个时节都认真对待,这也是潮汕粿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
今天,接上期《潮汕到底有多少种粿》的后续,将单独开一篇介绍潮汕粿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鼠壳粿!
听到鼠壳粿这个名字的时候你会不会有点毛骨悚然?用老鼠壳做出来吗?会不会有毒啊?能不能吃啊?吃了会不会挂掉?(一个吃货的心理独白: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吃了会怎样?算了吃了再说吧!)
其实,鼠壳是一种植物来的,这种植物叫鼠壳草,也叫鼠曲草,也有地区潮汕话叫做“茨壳棉”,用它做成的粿品就叫鼠壳粿了。鼠壳草分为小米种和大米中,小米种比较小株,含植物纤维较多,做出来的粿皮更具韧性,所以潮汕人家一般多用小米种来做鼠壳粿。
潮汕的许多粿品,因为很多粿皮以糯米粉为底的,所以肠胃不好的人有时会觉得吃完后难消化。但鼠曲粿是个例外,因为所用的原料鼠曲草具有去瘀,调和胃气作用,所以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健胃的食物。
这样的一种植物,到底是怎么做成一个个的鼠壳粿呢?这里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做鼠壳粿的流程: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鼠曲草焯水烫熟滤掉涩水以后捣烂,再加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按比例混合再揉搓均匀。这样就做成了鼠壳粿的粿皮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小细节,在这里待以后一一说明。
接着就要做鼠壳粿的馅料了。一般做鼠壳粿都是做咸甜双拼的,也有人喜欢单独做豆沙馅,芋蓉或者直接加炒饭。还有汕尾地区的馅料是用糖冬瓜,芝麻,白糖,猪油葱花和着一起。这里就跟大家介绍咸甜双拼馅料吧。甜的馅料一般是会提前买现成的甜豆沙,而咸的馅料就自己做一锅用糯米饭、猪肉丁、花生、虾米等等炒成的炒饭。
接着用特制的模具把包好馅料的粿团摁入模具中再扣出,一个完美的鼠壳粿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把做好的鼠壳粿整齐放到铺了香蕉叶的蒸屉上,入锅蒸大概5分钟后晾凉,沿着边缘一个一个剪下香蕉叶并整齐放好,鼠壳粿的制作就圆满结束了!
刚刚出锅的鼠曲粿是最美味的,粿皮绵软,内里馅料热气弥漫,吃一口回味无穷。错过了刚出锅时也不要紧,还有第二次美味时段,放冷了常温保存起来,等到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或者放油锅里煎一下,香喷喷的鼠壳粿有重生啦。
煎后的鼠曲粿
可能有的人看到鼠壳粿长得乌漆抹黑的,怀疑它的味道。但这就是体现人不可貌相的时候了。鼠壳粿的粿皮口感较软,但加入了鼠壳草后,又带着韧性,吃的时候还会带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香。咸香的炒饭和着甜度刚好的豆沙,一口咬下去,三个毫不相同的味道一齐冲击你的味蕾。难以置信的味道,却让你欲罢不能。没吃过双拼的小伙伴一定会觉得咸的东西和甜的一起吃会很奇怪,但你大可以相信潮汕人民对美食的特殊品味。我相信你吃到的时候也会和我一样喜欢上它。
结语:鼠曲粿对于很多潮汕人来说都应该算是特别的存在。远离他乡在外打拼的游子们,逢年过节回家都喜欢带点鼠曲粿走。而在潮汕年轻一代的记忆中,最怀念的可能就是小时候和父母亲戚们一起在腊月的时候做鼠壳粿,年少的我们偶尔灵感一来,拿着面团做各种小动物。等到粿都蒸熟了,就第一个把自己做的挑出来,得意洋洋的赏味自己的“佳作”。就算现在长大了,春节前许多潮汕的人们都会回去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做鼠壳粿。它是一种食物,一个粿品,更是很多潮汕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情怀。这丝情绪叫做——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