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歪鬃女人做无雅粿,哪三种粿在潮汕族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潮汕小食,品种繁多,单是粿品,不同形状,不同粿馅,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在外人的眼里,粿只是食品,而对于潮汕人来说,粿也还是祭品,在供奉神明或者祭拜祖先的同时,通过粿品,蕴含着潮汕人对生育与发展的祈求。

粿是潮汕人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精细加工制成,通过巧手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搭配各种各样的调味,包入各种不同的馅,制作成色、香、味俱全的食品。粿的叫法大约只有潮汕或者闽南一带才有。在外面与北方人交流,北方人都听不太懂粿的意思。潮汕粿品的一些类别大约相当于外面糕点类食品,比如萝卜糕,潮汕人叫做“菜头粿”(潮语中萝卜叫做菜头),蒸年糕叫做“炊甜粿”、“炊发粿”……

粿,按照用途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祭拜要用的,如酵粿、红桃粿等,一种是家常食用的,如薯粉粿、水晶粿、无米粿等等。对于祭拜用的粿品,不是说想做就做,需要有一定节日与一定的流程。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到年节,家里就要做粿。

做粿之前有很多筹备工作,首先要提前将家里的炊具以及“笼椅”等竹编的做粿器具拿到江边去清洗晒干,然后将米或麦磨成粉,接着又要准备粿馅,一家老少忙得不亦乐乎。那时的忙,觉得艰辛,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忙碌的感觉,忙出了一种节日的氛围。

做粿是女人的活。家族里一群女人聚在一起,分工又合作,将面粉或者米粉倒入一个大的陶盆,调入一定比例的热水,用一个叫做“搅粿捶”的棍子不停地搅拌,当水与面粉交融形成面堆的时候,就要用手用力地揉成团,揉得越是均匀,粿就会越好吃。包馅后的粿捏成大约一个模型,放到粿模之中印出规范模型与花纹的粿,最后放到蒸笼里蒸熟,这些流程都非常讲究手艺与匠心,潮汕有句俗语叫做“歪鬃女人做无雅粿”,意思是,一个大大咧咧连自己发鬃都打理不好的女人,是做不出好看粿的。

按照馅分,粿有菜头粿、芋粿、菜粿、栀粿、朴籽粿、鼠曲粿、豆粿、笋粿等等,其中对整个潮汕族群之中最具普遍影响的应该是红桃粿、面头粿与甜粿,这三种粿可以代表着整个潮汕族群对繁衍生殖及发展的祈求。

红桃粿

红桃粿,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红粿,还有的叫红壳桃。顾名思义,因其形状像一个抽象化的桃形,粿胚制作时调入红色的食用色素而呈桃红色,故名。在潮汕地区,红桃粿是比较普遍性的,不仅是食品,更是祭品。但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祭拜神明。

红桃粿的内馅由糯米、香菇、虾米等调配而成的馅料,也有单纯由韭菜或者包菜再或芋头包制的韭菜粿、包菜粿、芋丝粿。

红桃粿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饮食和文化地位,其“寿桃”的外形,普遍被认为寓着长寿、吉祥;而红色象征兴旺、喜庆。而除此之外,潮汕的粿也内蕴着生殖的祈求。

在潮汕地区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咬粿尖生阿弟”。记得小时候,要吃粿的时候,大人或者长辈就调侃着说先吃尖尖的钩状的粿头,以后就生男孩;先吃后面三角座的部位,以后就生女孩。这大约是潮汕人对红桃粿与生殖关系的最形象解读,在一些地方的祭祀活动之中,还存在着“红桃粿求丁”的风俗。

面头粿

与红桃粿一样内蕴生殖祈求的还有一种面头粿,红桃粿是呈三角抽象桃形,而面头粿则为圆形,很多时候红桃粿与面头粿都是成对出现。在潮汕方言之中,“面头”与“奶头”谐音,圆形的面头粿外形酷似女性乳房,象征着强大的生育能力,能哺育子女茁壮成长。潮汕地区的澄海东里正月的祭祀活动中,新人们若是供奉面头粿,很明显就是祈求生儿育女。

甜粿

潮汕有一句俗语叫“无可奈何炊甜粿”,表示是迫不得已的事。只因甜粿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旧时普通家庭没有一定的财力很难支持。

甜粿以糯米为原料,要先将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漂滤去水份阴干,然后放进石臼用人工舂成糯米糕,舂糯米糕很费工夫,至少要过筛二三遍,粉末越微细越好。糯米糕过筛好后,按一定比例掺入白砂糖或红糖,并拌入水份搅拌均匀成为糯米浆糊,盛放入专用粿帕,放在圆形的粿箕上装入蒸笼,用炉火加热蒸熟,这是一个苦累的过程,旧时农村一般按点燃一至二炷香时间,视粿浆厚度充分蒸熟而成。蒸熟之后的甜粿经久耐放,容易长时间保存。旧时物质缺乏,没有保鲜措施,甜粿可以作为干粮用,因此出远门的人身上会携带甜粿充饥。

旧时潮汕地区地少人多,漂洋过海的人很多,先人过番,都是在澄海坐红头船出洋,红头船简易原始的木质帆船,行驶时候大多依靠人力,利用风帆,顺着潮水和风势行驶,有时遇到气象不好,会在海上长时间漂流,生命的安全无保障,要多久才到目的地,没有定数,生命也缺少安全感。一块耐存放的甜粿,支撑着潮汕人漂洋过海,为潮汕人果腹,让潮汕人得以维持生命渡海到达彼岸。时至今日,散布在海外的一千多万潮汕人,可以说,他们的血脉里,世代都流淌着甜粿的甜味。

甜粿制作费时费力,一般穷苦家庭支撑不起,一般家庭也是到了山穷水尽才会动起去国离乡漂洋过海之心,要过番则必须做甜粿,旧时如果看见贫穷人家在炊甜粿,不用说,这家人有人要过番了,是以有“无可奈何炊甜粿”之说。

潮汕地区依山面海,这里是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地,处于大陆的边缘地带,远离*治中心,但凡乱世,这里均能保持相对的安宁,是以自古到今,历朝历代移民不断。人口的暴增,使得潮汕地区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农耕时代,在有限的粮食之中,如何发挥食材的最大用途,潮汕人是做出贡献的,比如鸡脚鸭爪,一些地方认为只有皮包骨弃之不食用,但是潮汕采用卤的方式使之入味成为可口食材,一样的米与麦,潮汕人将其磨成粉,与馅的搭配,制作成为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粿。这些精美可口的粿品用来供奉神明祭拜祖先,潮汕人就在其外形制作方面,寄予了祈求。

小小一个粿,不仅是潮汕精细饮食文化的一个体现,也是潮汕文化繁衍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五花八门,再加上机械化的发展,做粿的环节已经方便了很多。因为方便与简化,很多人反而不再亲手去做了,市面有专门做粿售卖的门店,逢年过节农村除了少部分人自己做粿,大部分人是到市场买,买来拜神,或者买来自家吃。以前要吃一个粿必须时年八节才有,现在随时都能买得到。以前一个粿的制作要经过一群人一系列的工序带着信仰与祈求做粿,吃起来有滋有味。现在市面上买回来的粿品虽然方便,但缺乏了信仰缺乏了祈求,缺乏了制作过程的各种辛劳以及辛劳之后享受的乐趣,此刻的粿,不过果腹食品而已。

时代终究是在向前发展的,现在的我们不敢奢求像以前一样去做粿,在逝去的时光风烟之中的回望,小小一个粿,凝结这潮人先辈的聪慧与虔诚的寄望,是族群繁衍与发展的见证。

文/黄剑丰原标题《潮汕人把生育与发展的祈求做成一个粿》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