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好,我是平望人 [复制链接]

1#

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在两个天堂之间,有一个小镇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无论你是北上苏州,南往杭州,或是东行上海,西至湖州——这个地方就是平望。

面积虽小却处在运河的交通要道,在过去千余年里几兴几废,看尽世事沧桑。然而这些伟人们写就的历史于老百姓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藏在下面这些点点滴滴却深入骨髓的小事里。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也曾听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提起,唐代以前的平望只是徒有其名,并没有居民居住,自唐代设置驿亭后才渐渐入驻居民。不多一时,便因地处运河交通要道,升级为镇。余年过去,码头、寺院、桥梁、粮仓等古迹还诉说着平望过往的历史。

如果你是平望人,从小上学玩耍的必经之路就是安德桥,这座桥初建于唐朝,在南宋淳熙、明代成化和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数度重建。只是从前的人们不管这些历史更迭,吃完晚饭就在这桥上谈天说地,聊聊巷子里的家长里短,幼儿园的孩子会在每年六一儿童节用欢声笑语将桥头填满。

如果你是平望人,也许知道南前街的八慵园是石库门的风格,平望南河西街有一座倪征燠故居,河西街44号是名医秦东园的故居,如今还为全国各地的病人义诊。

南河西街的怀新堂是殷兆镛的故居,东溪河王宅住着祖辈行医的平望望族,小九华寺庙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都会聚集一大批的善男信女。

如果你是平望人,会清楚地知道,这里的红双喜指的并不是烟,而是一颗小小的乒乓球。这颗球从年获得国际乒联许可开始,就与国家荣誉密不可分。到如今,“红双喜”牌乒乓球已经做了1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6届奥运会赛场上的比赛用球。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也清楚在航运交通方式不再流行之后,汽车就成了本地最常用的交通方式。下了汽车站到车站旁的老味道面馆,来不及拍拍尘土,便叫上一碗熟悉的肉丝面,开启晨间的忙碌。

如果你是平望人,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雪菜肉丝面,就会去人民桥东北侧旁的小街碰碰运气,这里可以找到平望鼎鼎大名的鳝丝面,可惜只出售四碗,每天却又有不少的人围拢来等候。等到的人满心欢喜,加入鲜红的平望辣酱刺溜刺溜迅速吃完。等不到的人也不气不恼,第二天照常笑呵呵地来。

如果你是平望人,一到秋天就会到达顺酱园打打牙祭——点一桌子的糖醋排骨、梁溪脆鳝、肉酿面筋、银鱼炒蛋、碧螺虾仁、白汁圆菜,又或者带走一瓶鼎鼎大名的平望辣酱。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会记得儿时的每个清晨都是一碗清粥、半根酱*瓜相伴,和小伙伴在巷口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不留神打碎了半只碗,被妈妈骂了声败家子再没心没肺地去上学。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会记得小的时候总会在小市河周边玩耍,扔个簸箕下去便能收到满满一筐的银鱼,然后得意洋洋地带回去和父母炫耀,给今天的晚饭加个餐。

如果你是平望人,吃菜的口味不在于酸甜苦辣咸,而是鲜味。会吃的吃货会跑到大清早眼花缭乱的菜市场挑鱼——凌晨三点捕上来的白水鱼最最鲜美,若不想要大鱼大肉,用细细的小虾伴着入味的咸菜炒出一碗家常菜也是极好的,俗话说得好“咸菜炒小虾性命交关”。

如果你是平望人,一到婚宴和喜酒,就会去位于司前街21号坐南朝北的群乐旅社办几桌筵席,兴致高了还会提起毛笔在红纸请贴上写上“群乐”,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醉不归的意思。而每逢乔迁丧葬的时候,住家就会请有本事的讲经人来诵经祈福,做上两天两夜的道场,持续到第三天凌晨才算结束。

如果你是平望人,遇到红白喜事,除了准备酒席,务必要事先去新桥旁的查师傅糕团店订做糕团:麦芽塌饼、酒酿饼、薄荷糕、汤团以及青团等都是应有尽有的。到了春天,家中的母亲还会亲自动手,将在运河边摘来的鼠曲草煮熟剁碎,揉进面团做成青绿的麦芽塌饼,刷上麦芽糖水,品尝春天的气息。

如果你是平望人,应该记得每年冬月之初,越过莺脰湖,参加平望灯谜协会一年一次的集会,和满头白发的老者、十三四岁的少年在寒冷的冬日里挤作一团,七嘴八舌地猜测“平望五虎将”出的灯谜。而下面这些灯谜大概只有你们猜得出:“四下寻食寻不见”说的是吃五*,“此番随羽西征,二人图谋破秦”说的是翻酥,“莫道桑榆晚,人生七度彩”说的是暮虹桥。

如果你是平望人,一定也坐过苏杭之间的夜航船。在暮色时分的下午五点半,从杭州武林门的码头出发,昏昏沉沉摇摇晃晃地睡上一觉,在日出时分的清晨七点半,睡眼惺忪地上岸,就到了吴侬软语的苏州。

如果你是平望人,也许也曾耳闻渔民的祭祖仪式是在水上举办的,而祖厅就是停靠在岸边上的水泥船,船屋的大石桌上堆满了各家各户拎来的四荤一素五碗贡品,待到仪式结束后,再大包小包地拎回去。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会记得那时候的平安茶馆在清晨三四点就已人声鼎沸,除了来来往往的当地渔民、农民,也有等候车或船的奔波旅客。赶上热闹的时候,有机会见到过来叫大家评理的“吃讲茶”。

还会有茶客时不时叫住肩上担着零食、脖子挂着香烟的小贩。若是想要增加一些气氛,还会有唱小热昏的来助兴,手拿锣和竹板,一边唱一边打节奏,茶客也乐得一看。

如果你是平望人,大概也记得小时候常常到罗家弄的茶馆,去叫喝茶的父亲回家吃饭,又或者是到巷弄的另一侧去西大成南货店,用从母亲那里好不容易讨到的零花钱买一块糕点解解馋。又或者懒得烧水,便拿着一只用得掉了漆的暖水壶,到街上的茶馆“泡水”。2分钱买一暖水瓶水,划算得很。

如果你是平望人,也许会记得从前来镇上孵茶馆的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茶馆门口总会有一盆热水和一块毛巾,那些担着菜来到镇上的农民、忙活一大早卖完河鲜的渔民,亦或是跑来中途歇脚的船员,都会在喝茶前先用热水把脸洗一把。

如果你是平望的渔民,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很大可能并不是来自脚下平稳的陆地,而是来自于起起伏伏的江河,窗外或是风平浪静,或是狂风大浪,却早已习惯各式各样的天气,终年与鱼虾为伍,带着些许去也去不掉的鱼腥味,在家与河之间来回穿梭。

如果你是平望的渔民,总会信奉东南西北四位仙家,分别是东方的杨老爷、南方的刘猛将*、西方的三太君以及北方的太母。也一定知道除了祭祖外的头号大事“网船会”,需要参加刘王的开印仪式,只因为当地的传说——若是在航行中遇到灾难,喊出刘王的名字,便会得救。

如果你是平望的渔民,在捕鱼时往往结伴而行:一个人下网,一个人赶鸬鹚。用鸬鹚捕鱼的会被称为“老鸦帮”,曾经红极一时,即使如今大部分的人员都已经转行,老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如果你是平望的渔民,开工前必定会在平安茶馆喝一碗“开工茶”,最好再来上一碗五块钱的雪菜肉丝面,从街头的大事件听到巷尾的邻里纠纷,饱了耳福暖了身子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如果你是平望的渔民,在下了渔船之后,也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平安茶馆,几粒花生米,打打牌聊聊天,花上两块三块买一杯绿茶,如果自带茶叶就只要五毛的开水费,就可以消磨一天的光阴。

如果你是平望人,也许不曾见过舟楫往来的莺脰湖,但一定欣赏过温柔平静的湖面风光。又或者带着全家人,来这里的生态公园进行一次其乐融融的假日郊游。

如果你是平望人,如今常去的休闲中心便是新建成的莺湖公园和新世纪文化广场。新老运河仍然有往来繁忙的货船,沿着河边铺设的健身步道一年四季都会有老人进行饭后百步走的健身运动。

如今的平望和以前的平望大不相同了:码头拆拆建建,商号迁来移往,古运河也换了道,轮埠地址改了又改;对于平望人来说,老一辈的渔民大都改行,新一代的小辈往往都出走大城市,选择了新兴行业。

然而,当在归途中望见遥遥屹立的安德桥,他们便清清楚楚地晓得,平望到了。而平望就是永远的家,即使他们已经出走千里万里,家也仍然不会忘记,而我们永远都是平望人。

▲平望宣传片

▲最美平望人·孝道家风

关于深度苏州(sdsz)

热忱的苏州生活家

城市|世界很小,苏州很大

商务合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