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涛的维扬秋洁之图扬州江都 [复制链接]

1#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609/4636739.html

《维扬秋洁之图》是著名画家石涛在康熙四十四年()夏扬州大水后所绘。係由江都蟒导河逆流而上的邵伯运河段的风光图画。

石涛(-),清初四名僧之一。广西全州人。原名朱若极,明朝宗室,为明靖王朱赞仪之十世孙,明藩靖江王朱守谦之子。其父被杀时,他虽年幼,但依然逃脱不了厄运,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老湘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正是由于他一生坎坷,因而痛恨满族统治,常以绘画避世山林,抒发胸中愤慨。

《维扬秋洁之图》高93cm,宽57cm,为纸本设色。石涛在这幅画中,既表现了邵伯运河之秋色,自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这一心态。

《维扬秋洁之图》的近景是镇区的一角。只见水中沙洲几处,芦荻荡荡,河畔坡岸弯弯,垂柳枯槁而摇落,呈现出一派洁秋的气息;岸上人家八九,错落有致,黛顶白墙,都是江都乡镇常见风情;屋宇之间,树木杂草丛生,一派自然而率真之景;屋内人影隐现,充满了生活气息;几点红枫,又为秋色增添了几许亮丽的色彩。

石涛

《维扬秋洁之图》的中景是苍茫的秋水。只见城堞之外,一片汪洋,烟波浩渺,湖光如画。江面上,一叶孤舟,停在静静的水面之上。舟上老翁,在秋水浸渍的江湖之中任其飘荡。江边的民居,也许正是他的棲息之地。此时,这位老者,是闲来独游,念天地之灵空,享世外之悠然,还是内心苦闷,叹苍天世事,感人间悲切,令人生出无限遐思,使画面也平添出许多超然之气。

《维扬秋洁之图》的远景是水天一色。只见芦苇十里,绵延不绝,大波江流,浩荡无尽,冈峦远山,隐约不断,给人以不可穷尽之遐思。

最令人叫绝的是,《维扬秋洁之图》的顶部,画者写下了五言七言夹杂的题款,计八十八句,七百余字,从眼前的运河联想到隋炀帝的荒*,从隋唐的鼎革之变,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与家国之悲,又增加了画面的悲凉气氛。

在画面的四角,作者又钤了“若极”,“于今为庶为清门”等印章。他不再掩盖自已的身份,而是点明了自己就是明末宗室后裔,又增加了画面的意韵,引人联想。

张潮所著《幽梦影》

《维扬秋洁之图》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在绘画技巧上也是十分了得。它用笔用墨姿纵飞舞,线条旋转曲折灵动,堪称他一生创作中的精品。

《维扬秋洁之图》是石涛赠给他的好友张潮的。张潮,(-约),字山来,号心斋居士,歙县人,随父乔居扬州。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其编纂的《虞初新志》奠定了他的文言小说编选家与批评家的历史地位。

张潮因科举失利,处于避世状态,在率情之中常常流露出批判锋芒,因而与石涛成了好友。正是他们的这种友情,成就了这幅《维扬秋洁之图》,也才使江都,邵伯的运河风光长期以来为世人叫瞩目!

(朱毓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