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青春痘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23322.html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向大家拜年啦!今天是大年除夕,转眼间一年又将过去,感谢新老读者长期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春节期间,子渊就和大家说说那些有关新春佳节的人和事。
▲春节灯笼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古人很重视节气和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立春”作为春日的开始,自然也被赋予了更深厚的内涵。在古代,立春就是春节,立春习俗也就是当时的春节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衍生出了许多不尽相同的习俗,其中有很多比较小众,加上已经逐渐在现代化浪潮中亡佚,所以人们也就对其不甚了解。今天子渊就介绍其中比较雅致的六种春节习俗。
▲身穿青色汉服迎春的少女
第一种习俗是“青衣迎春”。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在古人看来,春季来临代表着天地阳气恢复、万物复苏,举目望去四处皆是青翠之色,因此春季对应青色,司春之神亦被称为“青帝”。在东汉时期,皇帝为表示自己乃是上天之子,会穿上青色服饰迎接春日降临,因此成为固定礼仪。同样,因春季对应东方,因此天子会率群臣前往东门郊外迎春。
▲清代《岁朝欢庆图》
第二种习俗是簪花和赐花。据《景龙文馆记》载:“正月八日立春,内出彩花赐近臣。”《闻见近录》则载:“绍圣二年上元,幸集禧观,出宮花赐从驾驶臣僚各数十枝,时人荣之。”大家都知道,农历正月一般都是在公历的一二月左右,此时天气严寒,很少有鲜花盛开,因此民间百姓想要在头上佩戴鲜花基本属于奢望,只有部分达官贵人有这样的财力基础,大臣们还可以依靠宫中赏赐。因此在早些时候,普通民众基本只能是用彩纸扎成鲜花,然后作为发簪佩戴。直到唐朝中期,花匠们逐渐能够调整一些花的开放时间,簪花习俗才彻底流行开来,就连一些耄耋老者也会争相佩花以示风雅。
▲竹林风光
第三种习俗唤做“御风”。据《要览》及《庄子》记载,列子喜欢在立春之日御风而行,风至之处则草木萌发。对于大众而言,御风而行乃是仙人之能,显然非人力可及,因此人们能做的“御风”其实只是观察象征着“阳气”的春风。按照传统,应当取一截嫩竹为管,尤以产自弘农郡(今河南灵宝)金门山的为宜。然后在竹管内放入适量草木灰,春风吹来,草木灰就会被带动飞升,甚至还会发出声音,这就是古书所谓的“葭管飞灰”。
▲屠苏酒
当然,古人也有许多饮食方面的习俗,比如饮椒柏酒和屠苏酒。花椒原产于我国秦岭山脉,很早就为先民所食用,在《诗经》与《楚辞》皆可觅其踪迹。据梁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楚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顾名思义,“椒柏酒”就是用花椒和柏枝所酿制的酒,新年饮用时按照年幼者在前(得岁)、年长者在后(失岁)的顺序饮用。在此基础上,后来又衍生出著名的屠苏酒,配料及寓意更加繁复。如今,在日本冲绳、奄美大岛和韩国,当地民众依旧有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传统,不过在我国这一习俗已基本绝迹。
▲欢庆春节的韩国家庭
第五种习俗是“食七菜粥”。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直到初七才创造人类,因此初七是人的生日,俗称“人日”。在人日当天,朝廷和官府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而普罗大众则会在家里熬煮一大锅粥,以求迎新去晦。粥的配料,主要是冬春时节比较常见又富有代表性的新鲜蔬菜,包括水芹、荠菜、萝卜、芜菁、繁缕、鼠曲草和稻槎菜。唐朝时期,这一习俗被遣唐使带回日本,此后逐渐流传开来,直至江户时期被民众所彻底接受。在日本,这七类蔬菜被称为“春之七草”,故该粥又称为“七草粥”。眼下,日本民众仍会熬煮七草粥,但是这一习俗在中国同样消失不见。
▲春盘
第六种习俗是“咬春”。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内敛,春季草木萌发,阳气向外发散,因此古人认为在春季食用辛味食物是合乎时宜的,比如椒柏酒、屠苏酒和七菜粥。同理,“春盘”也是这一逻辑的产物,最早诞生于两晋时期,初名“五辛盘”,将为韭菜、葱、水芹、萝卜等五种蔬菜切丝摊在盘子里即可食用。若是再配以面皮,卷成春卷或包成春饼吃,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咬春”了。如今,中国各地依旧会制作春卷,不过已经不那么限定蔬菜品种,大多已改用莴笋、胡萝卜、海带及粉丝所替代,古味倒也难以寻觅。
参考资料:
《中国民俗考》《帝京岁时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