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豹子(组诗)文/董欣潘遗憾大半辈子都在台面上演戏他一出接一出地演那些帝王的、将相的、风流才子的,占山为王的因为入戏深演一个,活一个但,他有一个遗憾:演了那么多角色,唯独没有演好自己以至现在仍过着漏洞百出的日子一米之距保持一米之远,我们的间距刚好隔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距离风也有了自由穿行的空间多好啊,一米远的长度仿佛就是人间最佳的间距就连病毒也无法暗动手脚一如幸福、爱和梦想暗藏其中我们彼此退让了一米世界因此有了回旋的余地一头豹子一头豹子突然从动物园逃出来窜入人群,具有极端的危险性像一个人不小心掉落动物园看上去,每一只动物和每个人一样像绷紧一张弓随时射出心中的利箭,而豹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孤单,逃窜,无处躲藏仿佛每一双眼睛都深藏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刃仿佛这头豹子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仇敌可怜的豹子,它只是误入歧途便散失了在丛林中的威猛像一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样一个结局,令豹子和我,始料未及读明史记自从方孝孺被诛十族之后世间再无什么刀功比一刀切来得精准,快捷更具杀伤力一刀切下去,白纸断成两半一刀切下去,腰身斩为两截那一夜,“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我看见历史在黑暗中停顿了片刻又悄悄起程一轮明月明月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它有时从天空下来在山顶踽踽独行有时也蹲在一棵老树的枝桠或一个人的头顶,凝神张望它蹚过一片海,一条江河或是一湾小小的水池跟荷花和水草在一起苍穹浩瀚,山川静谧,时光不老一轮明月度过苍茫的天涯像一粒明星,穿破浓厚的云层在大地上回光返照立春日想起古人在这一天知县大人亲率同僚到城东郊外去迎春他一手扶犁,另一手牵绳、扬鞭他要亲手犁开一丘田地还要祭土地,祈谷神而乡民们忙于春游,鞭打春牛准备了好多春饼,称为咬春这一日,我在一卷古籍里偶得一缕春光生锈是一种生活的技艺没有一块铁是不生锈的在某一刻,它将时间堆积的铁锈借用打铁人之手一一卸下也将陈年累月的旧事从心头放下。放下即是舍得舍不得自然是放不下舍不得必然心有纠结和余悸与世间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生锈是一块铁生存的一种技法类似于隐身术,一个好刀客要有深藏不露的功夫他伺机而动,如一块铁在烈火中脱去锈衣,经锤炼,历淬火生成刀光与剑影,它带着锋芒和刀客一同重出江湖令对手未见刀身先闻风丧胆空谷在一座山的顶峰,眼前是山谷我每次喊出去的声音,在山的空谷飘荡,仿佛被风拉动那时我年轻,喜欢周游世界站在某座山巅,对空下去的部分怀有特殊好奇,怀疑那是天空对大地动了手脚后现出的一个留白我似乎看见时间在那里盘桓--那空出来的空里,翻滚着被明丽的阳光照耀出七彩的云雾似有万千气象就要从那里溢出来孤独的斧头墙角遗落着一把斧头已多年不再使用斧身锈迹斑斑,但在一盏灯下晃亮出冷艳之光我忆起往昔的年月和它曾有过的无限风光一斧头砍下去一棵老树被砍断了头一根竹子被削去了皮肉和枝叶一块木头飞溅出了血一般的木屑我断定这世间,至今尚未有一个人能扛得住时间这把利斧一把刀成全一个人的美名将一只跛脚、颓废的鸭子作为一把新刀开刃的祭品当我将它捉拿,看它多么恐慌左躲右闪,高一声低一声的悲泣几乎是哀求,试图想让我放过它这怎么可能呢?一把新刀开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必须见血,以鲜红的血滴滋养它尚未见过世面的身子滤去它骨子里的斑驳锈迹与嘈杂浮躁必须培养它一身的冷酷和那一腔如虹的气势鲜血养活人的性命亦可以滋润刀的灵性一个人锻造了一把绝世好刀一把好刀成全一个人的美名至于刀下有多少冤魂,它从不记得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在一座山的某个突出部嵌着一块孤独的石头过往的山风曾颤颤巍巍地呼呼而叫偶尔有山羊屹立石上也曾引来山鹰蹲伏在那里在它们眼里,世界空阔而晃动在它们脚下,石头摇摇欲坠某一天,苍穹突降暴雨石头滚落而下坠入悬崖那一刻,石头终于舒出一口气它脱离了自己的提心吊胆一杆枪的遐想当一杆枪瞄准远方其实是一个人动了杀生之念当一粒子弹被推进枪膛它的命运就与速度捆绑在一起也和他的心思发生了关系子弹安静地呆在枪膛像一个战士孤独的隐蔽在猫耳洞里静静的等待指令只要他的手指轻轻一扣一种先声夺人的声音便呼啸而出有人说,这是一杆枪的遐想就是一粒子弹的遐想我以为是持枪人对目标的遐想现在他重重地扣动了板机,“呯”的一声有什么东西应声倒下,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条船也有被摆渡的宿命一条船出没于大海大江大河大湖风浪是常有的,被颠覆的命运难于避免船上的人:艄公或水手与这条船构成命运共同体风平浪静时,水中可见日月星辰云山倒影,飞禽与猛兽的鸣叫映现出来有时风急浪高,世间的万象消失殆尽只有船在凶险的风波中一次次迎向追杀江湖偌大,江山美不胜收但一条船和船上的人,也有被摆渡的宿命你以为你以为制造了钟表就控制了时间你以为不睁开眼睛世界并不存在你以为掩住了耳朵便没有了谎言你以为人是万物主宰听凭他调遣你以为水与火互不相容但一块铁的介入让两个仇人彼此获得了和解,成就了刀剑的梦想你以为面对一张苍白的纸张像一个孤独的人并不打算说点什么其实你有许多不得不说的话和理由但羞于动手和启齿罢了你以为,睡觉就是一个人偷偷遛出喧嚣的尘世短暂的休憩偷偷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看看世界就是一个人悄悄躲避死神的追杀你以为这样,悲伤就离远一些喜乐就会靠近一些而钟表走过的时间一直重复着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命运草坪上的蝴蝶江滨的一块空地上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在风中跑动她的衣服跑成了波浪她小小的辫子跑成两只蝴蝶她将太阳的光拖动成自己的影子她往哪儿跑,阳光就投往哪里她牵动着阳光和溪水一起奔跑在她左边,平静的水面泛起波澜一只小船划开淸波驶向远处她的右边,有人推着割草机刈掉的草屑纷纷扬扬蝴蝶们在花草间拍动薄翼作者简介:董欣潘,原名董新潘,曾用笔名白鹭,男,福建福鼎人,福建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作见于《诗刊》《草堂》《诗潮》《诗歌月刊》《福建文学》《北方文学》等,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个选本,偶尔获奖。诗歌是灵魂修行的最好良方文/董欣潘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于福建福鼎的一个叫白露的边远渔村,那里濒临海峡西岸,每日眺望那一片茫茫的东海,洋流朝夕涌荡,蔚蓝写满大海,分享它的鸥鹭飞翔,观赏它的日出月升,聆听它的潮起潮落,守望它的千帆竞发。那片绵延万里的海域,就在我童年与靑年之间的时光里激荡,传送着自然之美。后来,我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而后参加工作,在自然与社会实践中和诗歌发生着连结,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根丝线,牵扯着。诗歌让我的每个日子更具活力,更加美丽,也更加现代,极富人文与诗意。现在回忆起诗歌的渊源,其实我与诗歌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正处于伟大的变革之中,文学特别是诗歌作为社会的良知开始觉醒,引领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我从爱好诗歌到写作,期间也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练习,一步一步走过来,始终坚持没有放弃。有人说,“诗人是为世间万物命名的人”,而诗歌是他为万物命名留下的美好的文本。我以为,诗歌是人们走向远方和梦想的一条心路,是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与无数人心灵碰撞、交融所嫁接的一座桥梁,是一方精神家园。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逼迫与之共生共荣的生物、动物等链条的扭曲和后退。一方面,城市在发展在建设,城区在扩大在美化,人类抢占更多的地盘,逼迫更多的动物与鸟类远离城市和人群。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带来人性的贪欲,那么多人在追名夺利,那么多人在暴殄天物。人们对生活与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也各有偏差。但在当下社会,什么才是人们的幸福感?怎么过才算是幸福的?我相信,每一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获取幸福的途径。当社会走进新时代的今天,文学特别是诗歌应承担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诗歌要成为文化文明的推动者,成为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以为,诗人们应该做得更好!早在几年前,那一句“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曾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尘世,每一个人都在历经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过程。昨天已经过去,成为我们记忆中的过往。今天我们正在经历,学习工作和生活着,感受它的冷暖,分享它的喜乐,承受它的悲苦。而明天正在到来,明天即是未来,是我们共同期待的希望。是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诗歌和远方,人们在追逐梦想。每一座城市或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有开放、接纳、包容和共享的特性。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关乎着时代;它的每一缕脉搏,都牵动着世界。它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的大海上扬起诗歌之帆,在自已发展、壮大的肌体上注入更加人文的活力,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共享、共荣的诗意平台。我以为,无论城镇或乡村,都需要有现代文化的创新能力,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续航能力。诗歌是文学之母,是人类心灵疗伤与灵魂修行的最好良方。读诗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在苟且的生活中还怀揣着诗歌和远方,向前行。为此,我衷心的祝福诗歌,祝福当下这个世界、新的时代,并祝福我们美好的未来!.12.2于桐江溪畔发诸于心,形诸于诗--董欣潘的诗作道出其心之向往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作者:黄晨在董欣潘的大量诗作中,我能够读出他忠于自己的生活,忠于自己的内心,作为诗人的真实存在,这是我读他诗作中徜徉的锚点。我们知道,无论哪种体裁文学,虚构也好,非虚构也罢,哪怕是寥寥几笔,传递出的生命不会是文字,而是真实、真相、常识。比如:看电视剧,屏上打出一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这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瞬间,我们便会精神百倍,认真专注追剧下去,常说的一句话“年少读不懂鲁迅,现在读懂满眼泪花。”正是对于入木三分的实现刻画,真实写作最好的印证。无论是拾于现实之作,还是基于刻画入微的真实表达,董欣潘一以贯之,从日常琐事的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洞悉透彻、清晰细腻、高度理性的抒情中,透出两条主干,一条主干:诗的意象,表达人性。纵然是一件日常小事,很是司空见惯的,诉诸于诗,在他的意象表达中,一首首诗里内溢出的人性之无奈和绝望,往往使人神经要震颤良久,我大胆猜测,这源于他生性敏感又悲凉,深具怜悯心。这点在其诗作《孤独的斧头》初露端倪,那么在《遗憾》《一把刀成全一个人的美名》《一头豹子》《一支枪的脾气与人有关》则是一发不可遏止。对人性的思考,说透了就是认识自己,读懂自己心中的纠结与残缺,进而知道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伤与愁;第二条主线:便是对人情的幻灭感进行揶揄、暴露和鞭挞导致其在艺术处理上,淋漓尽致说出他的困恼。人情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规则,很大程度上与法律法规不相符,但却始终贯穿人的一生,它就是一种利益,这张网无处不在。董欣潘几乎全部创作“却爱把地底下一切埋藏着的东西翻将出来!”声声拷问着:你的心灵受困吗?答案是无人经此一问。当然,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视野,让世界多少个意思都说出来,我们不难发现,董欣潘在诗的内在与外在的延伸中,构成了一抹罕见的亮色即他的心灵向往。行走当下,每个人的心灵或重或轻全部负重着各自伤口,困于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泡泡中打转转,它不是疾风暴雨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正如伤中的愈合,是要借助时间,缓慢修复,这足够把人的一生割得鲜血淋漓,伤疤自是无法回复如初。林林总总,众生百态,都在极力“有所为”的表达:人生美好、圆满。这便是董欣潘心之向往处。在无以慰藉的人间,他在其诗中道出,要使人生美好幸福,便是要热爱日常琐事,体味日常清欢,同时接受日常琐事带来的一切烦心事。然,纵横浏览遍古今中外,这人生美满幸福的心愿,终是要以拍栏长叹落幕。这让我不期然想到王小波的一句:“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故此,我单方面地认为我和董欣潘的关系已经熟稔,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也不曾有过只言片语交流。
大半辈子都在台面上演戏\他一出接一出地演\那些帝王的、将相的、风流才子的,占山为王的\因为入戏深\演一个,活一个\\但,他有一个遗憾:\演了那么多角色,唯独没有演好自己\以至现在仍过着\漏洞百出的日子(《遗憾》)《遗憾》这首诗,董欣潘在技巧处理上非常圆熟,诗境无限制延伸,却又到位,诗的语言在留白处,有种无声胜有声的东西呼出,有意识无意识中,自动让我们在世界的对应性上审视自已。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并尝试着诠释。
一、诗的一开局“台面上演戏”,百业百行的众生态硬生生跳跃而出。“台面上”是个物象语,特指社交。但凡涉及到社交都必然几度虚伪相伴几度人生。老话早就摆在这:“见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如果丝毫不带虚伪地对我们的挚友倾吐肺腑之言,想来管鲍之交,也将成为传说。这就是人性,善恶一念之间,道不尽说不完,何况人性有两个最基本又最致命的秘密,即面包和良心,如何取舍,这是智慧,耸立在丛林里,成为文学亘古不变的主题。紧接着“他一出接一出地演\那些帝王的、将相的、风流才子的,占山为王的\因为入戏深\演一个,活一个”,“他”泛指人称,四五十岁已活过“大半辈子”的人,在诗中又特指诗人。用一个“他”替代“我”,却又明确指向诗人自己,在诗意的技巧上处理的非常圆熟、入微,破而不破,因为最好的诗,一定是留有半字未曾扬。时而帝王将相时而文人墨客时而草莽英雄,穿梭在大街小巷,交叉互换在各色人群中,扮演着扮演着,脸谱就再也摘不下来,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在面包和良知上,实难完美,犹如人无完美一样,故而,有趣的灵魂,势必百里难遇。“但,他有一个遗憾:\演了那么多角色,唯独没有演好自己\以至现在仍过着\漏洞百出的日子”,是的,是种遗憾,更是一种深深的疲惫感。人人置身其中,过着“漏洞百出的日子”,一个本真的真实自我,迷茫在路口中。
二、诗的意象呈现层层递进的鲜明对比。社交风气与个体心性的对比;社会环境与个人自我追求的对比;个人自我与本我的对比,读者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在这参照物上进行审视。三、从诗的内在与外在的审美角度上,展示了人性的这种善恶无可回避,有着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董欣潘的大量诗作,都有这方面的深刻表达。如:《孤独的斧头》:“斧身锈迹斑斑,但在一盏灯下\晃亮出冷艳之光”“我断定这世间,至今尚未有一个人\能扛得住时间这把利斧”。《一把好刀成全了一个人的美名》:“它必须见血,以鲜红的血滴\滋养它尚未见过世面的身子\滤去它骨子里的斑驳锈迹与嘈杂浮躁\必须培养它一身的冷酷\和那一腔如虹的气势\鲜血养活人的性命\亦可以滋润刀的灵性\一个人锻造了一把绝世的好刀\一把好刀成全了一个人的美名\至于刀下有多少冤魂,它从不记得”,这首诗更是把犀利的笔锋直接刺向人的深层心理,人性的自卑与自尊,虚伪与丑恶,软弱与做作,尽显无遗,今人感慨,发人深省。董欣潘一旦发而为文,便要发诸于心,形诸于诗。如果说诗的思想凝聚冷色调,凸现悲剧性,那也是柔情和美,因为我们读懂了诗人董欣潘的怜悯。同时,董欣潘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思考人生,思考本真的存在的时候,难得折射出晶莹璀璨的光点,几句鸟语花香低呤于《立春日》:“这一日,我在一卷古籍里\偶得一缕春光”,荡起几缕闲闲的优雅涟漪。而一首《鼠曲草》:“母亲总要采摘一些回来\用于制作鼠曲粿,它们在泉水里浸泡\清洗干净,剔除粗枝败叶,摘掉根茎\放在太阳底下凉晒\去掉水份的鼠曲草萎缩成了干花\母亲将它们捣碎,绿色的粉末\和着糯米一起蒸煮,然后倒入石臼反复锤打\反复锤打,直至打制成为一种\草绿色,柔嫩劲道,芳香可口的鼠曲粿”,这个真实的画面有强烈的代入感,年少的董欣潘细仔观察母亲打制“鼠曲粿”的整个过程,一颗好奇十足的童心和母爱相映成趣,在时空中,定格为永远的画面,一幅亲情四溢,温馨、饱满、宁静的画面。董欣潘的诗极富魔力,要么让你身如其境,要么让你感同身受,内心泛起涟漪,描绘难以言表的情绪,诉说着内心深处的喜乐哀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