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日限定30年纯手工制作温州这块清明 [复制链接]

1#
怎样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清明时节倍思亲,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习俗。而且,这个节日还有很多时令美食。清明小长假期间,禾点点推出《清明节》系列报道,你不知道的风俗有哪些,这个节日特有的传统美食又有哪些?第三期,邀您来品尝独特的清明美食。

~

第一道: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青团、吃青团的风俗习惯。

采摘一把春日里的“鼠曲草”“浆麦草”或是“艾草”,用清水煮或直接捣出新鲜的青汁,再将其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糅合。取一小块面团,包入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

青团子里头的馅料根据个人口味有多种选择——糖豆沙、咸蛋*、咸菜豆腐干、春笋、马兰头、肉,有些人还爱在包馅时放一小勺猪油。团坯制好后,入笼蒸熟,出笼时可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刷在团子表面,这就大功告成了。

刚出笼的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且清香扑鼻,小口轻咬,软糯不粘牙,让人迫不及待再来一口。满口的糯软清香,仿佛整个春天在嘴巴里醒来,怪不得,有人把每年第一次吃青团,称作“尝春“。

青团是因寒食节而生的。古人将清明节前一二日称为寒食节,是日初为节时,人们将“旧火”熄灭,清明时再燃,取新旧交替之意,称为“改火”。不能生火的这几天,只能吃冷食,江南的青团便应运而生。

千百年来,人们用智慧和诚心把这山野之春留在可爱的团子里,青团来了,春天才算到了。

第二道:麦芽塌饼

在老嘉兴人的记忆中,还有一种清明美食叫芽麦圆子,也称芽麦塌饼、甜麦塌饼、甜塌饼等,有些方言叫起来为“啊嘛塌饼”,光是嘉兴本地人的叫法都不尽相同。

麦芽塌饼呈青色,表面油光*亮,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还拌着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吃了就停不下来。能制作塌饼的野菜不少,最常见的就是棉线头草,也叫鼠曲草。

事实上,麦芽塌饼的制作工序比青团子复杂得多。先用大麦浸水发芽,晒干磨成粉;在米粉中掺入适量麦芽粉,这也是做好麦芽塌饼的关键,掺少了饼子“塌”不下来,掺多了饼子会“塌”得过分,无法成型;接着加入煮熟剁烂的野菜和加适量的水和成面团,包馅成饼。

麦芽塌饼的馅料也有多种选择,最常见的有赤豆沙和*豆沙两种,再加上用糖制的猪板油丁和核桃肉。

最后在饼的外层撒上芝麻,用糖水和食用油煎。这就是俗话说的“甜麦塌饼两面焊”。有人认为,冷的芽麦塌饼要比热的好吃,因为热的饼冒出的热气会带着一股淡淡的馊味,而冷的塌饼却没有这种味道,其实这股“馊味”是麦芽发酵与艾草发生作用而产生的味道。

虽然现在去糕饼店里一般都能买到麦芽塌饼,但这道传统的民间美食,能做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过了清明时节,或许就看不到芽麦塌饼的踪影了,想要品尝一番的,可别错过了这短暂的好时机。

第三道:香椿

风吹草动,绿柳拂堤,清明踏青时,还有一个重要活动是采摘野菜。马兰头、荠菜、青草头,都能制作出专属于春天的美味,还有一样绝不可错过的时令食材,当数“香椿”。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汪曾祺曾这样写香椿。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香椿,是指香椿树的嫩芽,也称“树上蔬菜”。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这令人上头的味道,也被人们琢磨出了不少烹饪手法,香椿煎鸡蛋老少皆宜,香椿拌豆腐是解腻好帮手,香椿腌制成酱更是下饭神器。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它,因其“涩”“苦”“辣”以及“臭”而讨厌香椿的大有人在。

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唯一食椿的国家。从《山海经》中的“成候之山,其山多櫄木”,到苏武的《春菜》“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再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的记录——香椿芽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年余,可见国人“食椿”历史之久。

香椿就像蔬菜里的昙花,“最佳赏味期”非常短暂,紫红色的小嫩芽儿一旦变的翠绿,再想品尝到它的滋味,就只能眼巴巴的盼来年了。

为了让大伙买到更好更嫩的香椿,小编在这也把老一辈的“香椿挑选秘笈”整理出来了——从外形上看,香椿尽量买短的,这样的比较嫩;从颜色上看,鲜嫩的香椿叶子呈棕红色、不容易被拉扯掉,若香椿叶是绿色的,而且一碰就掉了,说明已经老了;购买香椿时如果能闻到清香味儿,那说明是比较新鲜的,如果闻着有一种臭味儿,很可能是香椿的近亲——臭椿,是不能食用的哦。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独特的清明食宿,为这个民俗节日增添了不少魅力,更渲染了江南的乡愁。

禾点点记者王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