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
建始也
夏
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万物至此皆已长大
1
何为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今日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立夏时节全国各地都有哪些传统食俗吧~~
立
2
立夏食俗
立
夏
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相传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在云南至江南的广大南方地区,都有立夏吃“立夏羹”的习俗,制作方法各地不同,但大多都离不开米粉和时令蔬菜等,基本形态均以糊状为主,如昆明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
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一脚跨过河”。在以杂粮为主食、菜肴偏单调的艰辛年代,用精美的纯白米作主材、用丰富的荤素菜作辅料,为即将投入耕田插秧的农人添加营养、增强体质,同时也寓意着稻谷在中国传统五谷中的高贵性。
立
夏
羹
立
夏
茶
“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立夏这一天,江西的妇女们要聚集七家茶叶,共同烹饮,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湖南益阳人立夏吃米它子,又俗称“干它子”,米浆煮干炒熟,捏成球形它子,形若汤圆,用猪油或腊肉炸油放汤,将干它子再煮开,立夏每人吃一至两碗,相传能强身健骨,行动有劲。
米
它
子
尝
三
鲜
无锡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
地三鲜即蚕豆、苋菜、*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
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
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的特有习俗。吃“脚骨笋”最好是野山笋或乌笋,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脚
骨
笋
麦
蚕
立夏时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
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为福州著名风味小吃,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鼎
边
糊
夏
「时局」
扫码加入打卡吧!!
看到这里,
是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遍各地传统美食了呢?
那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来和我们一起快乐打卡吧!
-「时局」入口在此??-
编辑:伊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