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音版小学音乐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姑娘可安好#

教材分析: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曲为3/4拍,一段体结构,歌词简练,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中把柳树当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来歌唱、赞美,好似一个长辫子的姑娘在水边梳妆打扮,歌曲情境优美,美丽的二声部和声醉人心脾。歌曲中通过强弱变化舒缓的表现出柳树在风中舞蹈的妙曼身姿。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初步形成了自己喜好的风格,求知欲较强,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较强。但缺乏耐心的倾听习惯,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音乐能力。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中紧通过听、说、唱、演结合的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设计理念:

教学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运用学科整合的方法,融入了美术、自然、语文等姊妹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促使他们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唯美意境,理解歌曲内容,准确、有感情地开展二声部演唱。

2、聆听、观看、合作表现歌曲,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参与互动表现。

3、开展表演唱活动,获得愉悦的音乐感受,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愉快地情绪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并自主律动创编与表演。

教学难点:开展二声部合唱,正确演唱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口风琴

教学学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情境激趣。

①谈话。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天气可真好,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树木郁郁葱葱……要是此时能和同学们到野外走走多好呀!我们躺在柔软青翠的草地上,听着林间小鸟的欢叫,看着天空白云飘过,这是多美惬意的一件美事呀!老师有点迫不及待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野外走走吗?

3、快乐旅程。

①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准备出发了,同学们一路上请注意听一听、看一看,我们这是要去哪里,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一首歌描述一下我们这趟旅行的心情,坐好了,开车了。

②课件出示动画配乐情境。

课件说明:这是一个立体的配乐动画情境,鸟语花香伴随轻快地音乐(《柳树姑娘》歌曲伴奏剪辑版)小汽车带着同学们开往野外,画面定格在一个唯美的池塘边,柳枝飘飘,格外美丽。

③聆听感受。

A反馈旅途心情。

师:同学们旅途愉快吗?(停顿)旅途中听到的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些什么开心的事情?谁能给我们大胆的说一说?

B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附和式评价。

C学生回答后,教师适时点击课件播放短暂的背景音效,空旷、安静、隐隐约约传来了“啦啦啦”的歌声。

课件说明:暂且由弱变强、隐隐约约,学生专注聆听。

4、情境过渡。

①反馈。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同学们猜一猜这是谁在唱歌?(停顿,学生回答)

②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赶快去探个究竟,同学们可要仔细观察和听,可不要被美景吸引而迷路了。

设计目的:自然随和的进入课堂,拉近学生的距离,消除课堂开始的紧张感,利用“听”的方式利用内容的共同元素创设情境事件,凸显“柳树”“唯美”“歌声”等元素,同时把歌曲赋予事件性,带动学生学习。

二、新知新觉,歌曲学习。

(一)歌曲初探。

1、情境感知。

①课件出示唯美的柳树情境。

课件说明:结合课件制作相关内容的动态场景,帮助学生观察及发现。

师:池塘可真美,特别是翠绿的柳树,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水边梳妆打扮什么声音?是谁在呼喊我们?我们再来听一听,同学们请注意听一听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射回来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的力度变化)

2、力度记号复习及巩固。

①课件出示:f、p、mp以及pp强弱记号。

师:音乐中我们用不同的力度记号分别来表示回声不同时段的声音强弱,(课件标注:f、p)

音乐中针对音的强弱用f和p两个力度记号来表示,你们知道mp(课件标注)表示什么?力度上又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吗?

②学生,尝试回答。

③教师示范及强调。

A师:我们在说话和唱歌的时候力度是从头到尾都不变的吗?(停顿)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逐渐加强或或减弱自己的声音,就像火车从远处开来,刚开始很弱后来逐渐增强,当火车离我们远去,声音又从强逐渐变弱,你们听老师模仿,同学们感受一下。

B教师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

C学生尝试,不同力度模仿。

3、歌曲初听。

①师:老师要给同学们推荐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中运用了强弱变化来演唱,同学们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歌曲有几个声音在唱歌?这种演唱方式你知道吗?

②课件播放动画配乐歌曲,学生聆听感受。

③反馈问题,师强调。(两个声音、二声部合唱)

④过渡小结。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叫《柳树姑娘》,歌曲中有两个声部在演唱,两个声音合在一起,一个高一个低,而且有强弱变化,仿佛是柳树姑娘一边梳妆打扮,一边欢快演唱呢。同学们想不想和柳树姑娘一起唱歌呢?(停顿)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曲,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和柳树姑娘合唱了。

设计目的:延续课堂情境,伴随情境事件学生初听歌曲,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及熟悉内容,为接下来的节奏学习打下基础。

(二)歌曲学唱。

1、复听及旋律

①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对照曲谱找一找这几个地方怎么演唱?同时跟着老师尝试打一打拍子。

②课件出示简谱,标注力度记号,课件播放,学生对照聆听。

③师漂亮的柳树姑娘矗立水边,摆弄着长长的头发,老师也想赞美一下她,老师用口风琴吹奏,老师邀请你们一边听老师吹奏,一边跟着哼唱好吗?

④教师吹奏,学生哼唱。

2、强调3/4拍。

①师:这首歌把柳树比作姑娘,把枝条比作长长的辫子,真的很形象。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是什么?

②课件出示:强弱规律。

③师:三拍子的歌曲,给我们一种旋转的感觉,就好像翩翩起舞,你能不能用你的身体表现旋转的感觉,我们试一试。

④播放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跟着音乐转一转你的身体,可以转一转腰,肩膀,手腕。

⑤小结

师:跳的真好,你们都是舞蹈家,同学们要记住了3/4拍的歌曲演唱的时候要控制气息,表现出强弱弱的节奏感,我们一起完整的吧歌曲唱一唱好吗?

设计目的:动静结合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及拍子的魅力,结合舞曲的特征学生感受3/4拍特点,把难点化作简易动作立体感受,增强认知及表现力。

3、单声部歌曲学唱。

①课件出示简谱。

②初学演唱。

A教师带领学生随琴小声哼唱主旋律。

B在老师的琴声伴奏下,让学生加歌词演唱主旋律。

强调:咬字、吐字、

③课件标注附点四分音符。

A教师示范演唱。

B学生演唱,并能流畅地唱好。

C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④听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教师及时订正。

4、二声部练唱。

①课件出示:二声部部分

②练唱

A师:这首歌曲分了两个声部,主要变化在节奏上,我们来试一试,你会拍下面的节奏吗?

B课件出示二声部节奏,组织学生练习。

教学策略:让男女同学分组打二声部节奏,做分和练习。

③和声教学

A师:和声部分要相互配合好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乐,同学们节奏打得,但不知唱得怎么样?

B学生模仿练唱。

C强调:一声部,深情地悠扬的,二声部轻快的跳跃的。

D学生分男女生练唱二声部。

E强调顿音记号的演唱。

5、歌声嘹亮。

①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A男女生合唱歌曲,加上简要动作。

B播放歌曲、师生同乐。

②汇报表演唱。

设计目的:学唱环节是一个综合呈现及互动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考虑歌曲的特质,从歌曲学唱开始,分步教学,把知识点放在自我发现及训练的过程中开展,按会唱到唱好再到有感情的唱为教学顺序,兼顾学生心理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课堂拓展:春天音乐会。

1、师:柳树姑娘就像春天的使者,也是一位音乐家,在她的带领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开始了,我们一起看看春天里的这场音乐都有谁参加。

2、配乐特效音乐会赏析。

课件说明:配合山谷的植物,利用影视特效,制作合拍的音乐,展现唯美的音乐特效,学生感受山谷的唯美和展开音乐想象。

3、小结

师:没想到他们都是音乐家呀!同学们只要做一个有心人,都能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的音乐。

设计目的: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技能练习,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展现自我,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授课结束

1、很高兴和同学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柳树姑娘,参加了震撼的春天音乐会,老师期待着和你们再次学习,同学们再见。

2、伴随音乐,学生离开教室,授课结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