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唐肃宗上元二年,写完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杜甫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差了一些,加上战乱影响,杜甫的朋友们也很难即时的周济到他,杜甫一家子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艰难,当然,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在那个战乱年代,普通人过得更加悲惨,即使是时任成都尹崔光远也因为花敬定御下不严的事情吃了连带之罪,郁郁而终,成都尹需要换人了,朝廷方面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杜甫的艰难,决定任命严武为新任成都尹,在未到职的两个月期间,由蜀州刺史高适暂代成都尹,两位朋友的到来,让杜甫的生活一下子又宽松起来了。
高适是上元二年的冬季到任的,来了成都没多久,他就带着酒到草堂来拜访杜甫了,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杜甫为此很是高兴,毕竟在这样的岁月中能有酒喝,实在是一件痛快事,当然杜甫很尴尬的是有好酒却没有好菜配酒,只能一个劲的劝高适喝酒了,好在他和高适也不论这个,两人知交多年,杜甫惭愧之余倒是笑话高适头发白的有点早,会不会招风寒。
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到了次年的春季,严武到任,更是经常带着随从侍卫跑到草堂来欢聚,春夏时节,郊游野餐正当时,于是杜甫和家人时不时的可以打打牙祭,吃上酒和肉,二杜甫也经常应邀到成都尹府邸去赴宴,可以说宝应元年的上半年,杜甫的生活过得很惬意,似乎战乱都已经结束了一般。
朋友在杜甫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解决现实的生活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杜甫那久经摧残的精神得以宽慰,要知道高适、严武这种当权的朋友的到访影响的其实不仅仅是那一天,他们的到访让杜甫一家的生活日渐改善,周边小吏的态度也会不同,杜甫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宝应元年的四月,唐玄宗和唐肃宗二人先后驾崩!
说起这二位皇帝,实际上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观,在天无二日的封建王朝,这一段时间玄宗、肃宗同时在位,同称皇帝,也是奇闻了,很简单,唐玄宗一直就没退位过,而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在灵武军前即位,实际上算是谋反,只是在当时唐玄宗失去了军队的支持,又深陷在痛失杨玉环的悲情中,面对安史之乱无能为力,所以当做了18年太子的李亨获得军队支持称帝后,唐玄宗李隆基实际上并没有实力去平叛,也就造成了两位皇帝并存的奇怪现象,当然,由于时年45岁的唐肃宗李亨实际上能力挺强,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力挽狂澜,收复长安、洛阳二京,将大厦将倾的李唐王朝拯救了过来,此时的李隆基虽然不甘退位,但也没有太多办法重掌大权,而李亨在唐朝的皇帝中实际上算是宅心仁厚的(当然也可能是迫于形势的),虽然老爹不愿意退位,他也没有过度逼迫,所以就造成了两位皇帝同时在位的奇观,当然在后期玄宗回到长安之后,事实上并没有摄政,名义上虽然是皇帝,但实际还是类似失去权势的太上皇的待遇,被软禁在神龙殿,事实上离开了大唐的权力核心,说起来唐玄宗的晚年其实挺凄惨的,众叛亲离,在悔恨和抑郁中捱过了六年,公元年5月3日,唐玄宗李隆基病逝于长安的神龙殿,享年78岁。
玄宗的离世其实对于当时已经身体不适的肃宗李亨也是一次打击,再加上李唐皇室夺嫡的传统,李亨的皇后张氏在肃宗卧病后主张杀死宦官权臣李辅国、程元振,而太子李豫并不认可,于是张皇后就与肃宗次子李系合谋诛杀二权臣,结果消息泄露,被李辅国知晓,是年5月16日,在玄宗驾崩13日后,李辅国以保护为名,软禁了太子李豫,然后带兵进宫,于长生殿肃宗面前抓捕了张皇后和李系,肃宗本就卧病在床,惊怒交集之下,就此驾崩,时年52岁。
肃宗驾崩后,宦官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为帝,史称代宗,由于帝位的由来本身就带着权臣的胁迫味道,代宗在即位初期,还需要与宦官虚与委蛇,甚至称李辅国为尚父,但已经做了六年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豫其实并不是个无能皇帝,没多久,李豫就借李辅国、程元振二者的矛盾,借升职剥夺了李辅国的军权,派人暗中杀死了李辅国,可以说手腕相当老辣。这位代宗李豫就是很多影视剧中都有表现的广平王李俶,他在历史上以多情皇帝闻名,当然李豫本身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开明良善的皇帝,他操办了爷爷和父亲的葬礼,即使杀掉了李辅国,也以厚葬高官为李辅国办了后事,还有戏曲故事中的《打金枝》中的皇帝也是代宗李豫,还有影视剧《珍珠传奇》中沈珍珠的丈夫其实就是李豫。扯远了,李豫即位后,没多久就清除了李辅国这类宦官的影响,在当年的七月,代宗召回严武担任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
严武回京算是重用,对杜甫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严武和房琯的起复也就意味着自己快要翻身了,所以,一方面是和严武的交情深,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前途的迷茫,杜甫送严武到了绵州,还为严武写了一些诗句送别,严武为杜甫写了荐书,建议杜甫实在不行就到梓州刺史章彝那去混混,最起码可保温饱无虞。
可是严武的离开,带给杜甫一家带给成都的竟然成了一场新的灾难,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在严武刚离开成都就自立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这实际上就是谋反了,成都又陷入了战乱之中,蜀中道路阻隔,此时的杜甫尚在绵州,再一次与妻儿分离,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梓州投奔章彝。章彝是个武夫,在严武的关照下对杜甫不置可否,温饱还是能保障的,至于说重用也不太可能,但在这样的乱世能有个吃饱饭的地方就不错了。
徐知道的反叛在高适的平叛下,没持续两个月就被平息了,晚秋时节,杜甫赶赴成都将妻子儿女一起接到梓州,结束了草堂的安定生活。
在梓州杜甫没得到重用,只是混个温饱,闲暇之余他看到了战乱的人们的悲惨生活,但他其实也无能为力,只能在稍微安定的区域中游行遣怀,这一年的十二月,杜甫一生的偶像李白死于当涂,当然由于战乱影响,杜甫得在很久以后才知道李白的死讯。宝应元年的十二月,无事萦怀的杜甫正忙着逛陈子昂的故居,看薛稷画壁画什么的。
到了代宗广德元年,也就是公元年的正月,在梓州的家中,听到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后,惊喜的杜甫写下了一首诗记述自己的好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中的欣喜之意溢于言表,为什么杜甫在听闻了这个消息后这么高兴呢?主要诗因为这场战役实际上诗安史之乱的终结战役,决定性的战役,基本就意味着安史之乱的真正结束,的确这场胜仗是宝应元年的十二月份打的,到了次年的元月,叛军头目史朝义就被李怀仙杀掉了,安史之乱正式结束,八年的大唐乱局终于要回归正常了,这就相当于当年日军投降啊,杜甫可不是很高兴吗?在高兴之余,杜甫已经在规划着返回洛阳的家中了,但回家的路不是那么顺遂的,至少此时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