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乌饭麻糍初夏的味道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农历四月八日是牛的生日,传说天牛是在这一天下凡,为人代劳。

在宁波、台州一带,这一天所有耕牛休息一天,家家户户以乌饭麻糍犒劳耕牛,以示对这个老老实实的人类忠诚老伙伴的敬意。

“吃了乌饭糕,蚊子不会咬”,乌饭麻糍既强身健体,又能驱赶蚊子,一举两得。

乌饭实际上是一种植物的嫩叶,将乌饭树叶捣碎后拌入糯米,浸泡一天后上笼蒸熟,在捣臼中做成乌饭麻糍。切成块后撒上松花粉,又糯又香,可以当主食可以当点心,香甜可口。

很多以祭祖祭天祭神为名目的节日,总会伴随一些时令的美食,聪明的人类自然也要顺便蹭点吃的,于是最终就成了犒劳自己的节日。

因为我属牛,所以对乌饭麻糍的印象特别深刻。小时候,母亲在这天都要念叨,该过生日了,又有好吃的了。在70年代末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到这么香甜的麻糍属于难得的大事件。

麻糍,宁波话的谐音“呒事”,寓意平安无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每一种食物,都能指向美好的愿望,苹果代表平安;年糕代表“年年高”;鱼代表“年年有余”;汤圆代表“团圆”;饺子像金元宝,芹菜馅的是勤劳,韭菜馅的是长久,无论从谐音、形状、颜色,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安慰。

如果说乌饭麻糍是初夏的味道,而青麻糍则是向春天致敬。宁波有老话说,“清明麻糍立夏团。”

青麻糍的制作程序和乌饭麻糍类似,主要原料是糯米和艾草。

艾草,宁波人也叫作艾青、青,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有较为浓烈的香气,有药用价值,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原料。“雨水”之后,艾草开始萌芽,茎叶散发着特殊的香气。巧手的农妇摘取顶草尖最新鲜的艾叶,用清水浸泡、搓洗,留下了甘甜的香味。

糯米粉和水一起慢慢搅拌均匀,等水煮开后,放上蒸笼,在把糯米粉一层一层铺在上面,待糯米熟后,再放上艾青,蒸一会儿,艾叶的香和汁就浸到了糯米中。

出锅后还是用捣臼捣,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大饼状,撒上松花粉,切成小块。

新鲜出炉的青麻糍是最好吃的,艾叶、松花,都是春天的味道,清香、甘甜。

以前只在清明时节制作的青麻糍,因为保鲜技术的进步,艾叶能够长时间保存,现在春节时很多人家也会做上一些,专门制作青麻糍的店家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味道虽然差了那么一点点,聊胜于无。

宁波还有一种食物也叫做麻糍,不过和乌饭麻糍、青麻糍并不属于同类,正宗的叫法是年糕,白白胖胖的圆柱状物,用晚粳米做成,宁波人一般叫水磨年糕,以慈城的最为有名。

做年糕一般是在冬天农闲时,做好了泡在水里,可以放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吃到来年的夏天。春天夏天农忙时,简单地炒一盘蔬菜肉丝年糕,或者下个蔬菜年糕汤,简单方便又管饱。

宁波年糕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和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有关,他在越地作战时,嘱咐部下,“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就是年糕。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建造城墙时,未雨绸缪,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年糕便于保存,做法简单,成为他的选择。

年糕的做法很多,可汤可炒,荤素皆可。奢侈一点的就是螃蟹炒年糕,宁波名菜之一。宁波用的螃蟹大多是梭子蟹和青蟹,料酒和酱油要用足,味道醇厚,酱香浓郁。

宁波年糕的韧性很强,很劲道很Q弹,口感很特别。

宁波一带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好吃的东西总是要吃出点名堂。

虽然现在很多时令食物已经没有了季节性,但无论如何,在特殊的日子吃,无论是味道还是心情,总是不一样。

但是在宁波人的菜单里,有一种食物例外,一年四季,早晚晨昏,一天三顿,都可以吃,它不是米饭也不是面条,它叫汤包。

说到汤包,宁波人,特别是宁海人,自然会会心一笑,可能这就是你回到家乡吃到的第一种小吃,也可能是本地人早起吃早餐的动力,也可以是最方便的夜宵,对我来说,她是一种乡愁的密码。

离开家乡近30年,无论是上学时离校回家的第一顿饭,还是离家返校的最后一顿饭,汤包永远是主角。几十年来,只要确定了回家的日期,妈妈打电话来的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到家了吃什么?这不是设问,下一句就是答案,汤包已经包好了。

汤包比馄饨大,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佐食当点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下汤吃。

汤包的精华在于馅,原材料很多,虾米、油豆腐、香干、五花肉、江豆、荠菜、萝卜、雪菜等切细丁,春天有春天的材料,夏天有夏天的材料,一般不会少于7种。馅儿在大柴锅中慢慢炒熟,包法和馄饨差不多,本地特色的汤包,晶莹剔透,皮薄馅多。蒸熟了放在冰箱里,想吃的时候就吃,非常方便。

汤包的秘密在于不油不腻,多吃几个不会撑,少吃几个不会饿,它给人的满足感是一条缓慢上升的曲线,而不是大起大落的突兀,这和宁波很多美食如出一辙。

中国有很多种“汤包”,陕西河南的汤包,实际上叫“灌汤包”,是包子的一种,比小笼包大一点。江南一带的蟹黄汤包,也是包子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用吸管吸包子里的汤汁。

常有人拿它和馄饨、饺子比较,它和馄饨的区别,一个是主辅食都可,一个只能做辅食;和饺子的区别,一个飘逸,一个沉稳,典型的南方和北方食物的区别。

宁波另一种个性的点心叫“团子”,皮肤白皙细腻,胖胖乎乎,很符合唐朝的审美,被认为是美食界的“杨贵妃”。团子内容丰富,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团子是属于元宵节的。宁波东部和南部很多地方,元宵节不在农历十五在十四,叫“十四夜”,据说和当年戚继光有关,为了防止敌人偷袭,把这个重要的节日提前一天过。

这一带的“十四夜”不吃汤圆吃团子,吃了团子,年就过完了。

做团子的皮由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在稍有热度的锅里揉搓成一个大粉团,萝卜丝、猪肉、香干、虾米、冬笋等剁细后做馅料。

做团皮的米粉必须保持一定的保持温度和湿度,把大粉团摘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团儿,手指均匀用力,用手把粉团揉成酒盅样的形状,再将馅料嵌在窝底,然后按顺序粘拢边缘,再在口上搓出绳子样的花纹。

包团子有两个关键的步骤,一是捏粉团,决定了这个团子好不好看;二是搓绳子封口,既为了美观,也决定这个团子后期会不会散开。

最后,将做好的团子在笼屉摆好,搁在沸水上蒸熟,出笼就可直接吃。也可以在油锅上煎一下再吃。

团子比较大,有拳头那么大小,成年人吃上两个,也就饱了。

正月十四是吃团子的正日子,上大学时,十四左右就要走了。父母一般都会提前几天做上一些,多吃几天。上班了,初六初七就要离家,一般正月初三初四不忙的时候,父母也要开始做团子,忙里忙外,年年如此。团子,既是团圆,也是分别。

说到元宵节,就要说到汤圆,宁波最著名的小吃。中国最著名的汤圆,非宁波汤圆莫属,因此很多人把宁波叫做汤圆国。

宁波汤圆起源于宋朝,做法简单,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外面用水磨糯米粉搓成圆球,煮熟就可以了。

汤圆因为外形很“圆”,所以用来象征合家团圆、生活美好,一般在春节时,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吃。汤圆作为一种甜点,味道虽好,却因高热量、不易消化,不能多吃,只能意思意思,点到即止。

包汤圆虽然简单,但是对原材料的要求很高,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复杂,水磨糯米粉要浸泡、磨浆、压榨,黑芝麻的选材、翻炒、碾粉、搅拌,猪油的熬制,都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功夫并不在搓圆那一小会儿。

以为从小吃的就是正宗的宁波汤圆,父母往往把看不见的部分都做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挑个馅儿,搓个圆儿,以为那是极为简单的。等到出了家门,吃了产地并不是宁波的那些速冻的宁波汤圆,才知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