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艺术通识课,带你聆听 [复制链接]

1#

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在论述中国绘画及音乐时谈到,中国画是“色彩的音乐”,中国的绘画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表现出生命的自然律动。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也表示,“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

绘画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画面。音乐与绘画看似性质不同,实际上有着复杂幽微的联系。很多绘画大师选择用视觉形式来传达声音效果,如热爱音乐的抽象画家康定斯基用不同大小的圆来翻译乐谱,蒙德里安用活泼跳动的长方形彩色线来代表《百老汇爵士乐》。

瓦西里·康定斯基《构成Ⅷ》

绘画也同样影响着音乐的创作,日本著名浮世绘——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在西方音乐的地位堪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最著名的交响作品《大海》的部分灵感便来源于此。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伟大的绘画和音乐都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而博大的心襟创作出来的,都将引领欣赏者发现天地间深沉的境地,进入无尽的遐想和体悟中,从而达到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陶醉状态。

国家大剧院第一本基于艺术普及教育讲座成果出版的图书《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大胆打破了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领域的界限,实现音画相互融合,为读者呈现画作和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绘画与音乐同文学、历史、神话、人性等之间的关联。

随着悦耳的音乐响起,古老的画卷逐步展开,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些画作和音乐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英雄的使命和担当、民族的风情和意蕴、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

01

绪任克斯笛:牧神潘的凄美爱情

《牧神潘与绪任克斯》是17世纪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于年创作的著名油画。这幅油画描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两个人物,牧神潘与山林女神绪任克斯。

普桑《牧神潘与绪任克斯》

潘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半人半羊的神明,他上身是人形,下身是羊腿。作为牧神,潘掌管着森林、田地和羊群。在古希腊神话里,性情粗野、人面兽身的牧神潘喜欢追逐女性,他曾追逐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也就是后来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被阿弗洛狄忒用拖鞋掌嘴。

绪任克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山林女神,以贞洁闻名。后来,潘爱上了这位纯洁美丽的女神,于是便开始热切地追求她。一天,潘在森林里漫游时看到了绪任克斯,便疯狂地向她求爱,绪任克斯被潘粗鲁的行为吓坏了,于是夺路而逃,潘则紧追不舍。绪任克斯逃到了父亲河神拉东的身边,请求父亲救她,帮她改变模样。当潘追赶到河边,试图张开双臂抱住无处躲藏的绪任克斯时,却吃惊地发现自己抱住的竟是一丛芦苇。

普桑的这幅画表现的便是这一故事场景。在这幅画中,画家以细腻的笔法、丰富的人物动态与表情,将这个神话故事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画面右侧人身羊腿的牧神潘在试图拥抱被追赶的绪任克斯,而面露惊恐的绪任克斯正奔向坐在地上的父亲河神拉东的身旁寻求保护。在浑身黝黑的潘的头上,一个飞翔的小天使右手举箭,左手执火炬,仿佛在助力潘成全这桩美事。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这幅画作的作者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著名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被誉为法兰西古典主义绘画之父。普桑力求画作呈现出完美的构图与富于雕塑感的人物造型。普桑崇尚古典主义,醉心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从中提取大量绘画题材,因此他的作品以表现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为主。这幅《牧神潘与绪任克斯》便是普桑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创作的众多绘画中的一幅经典名作。

当然,在美术史上不仅普桑以这个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绘制画作,还有许多画家以此题材创作作品。如,同为法国画家的让-弗朗索瓦·德·特洛伊。

德·特洛伊《牧神潘与绪任克斯》

德·特洛伊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时期著名的画家之一,以装饰画、风俗画和肖像画闻名。在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中,德·特洛伊表现出丰富多彩、自然流畅的风格。在这幅《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画作中,德·特洛伊淡化了神话故事中的叙事性,而是以生动的细节和绚丽的色彩带给观赏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也有相关的名作。保罗·鲁本斯是17世纪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主要是宗教、神话题材。虽然鲁本斯在基督教题材的创作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教会的制约,但在神话题材的创作中,便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古希腊神话是鲁本斯最喜爱的题材,他以丰富的想象,鲜艳的色彩,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展现出个人性格中的乐观与激情。就牧神潘和绪任克斯这一题材,鲁本斯曾创作过多幅画作。

鲁本斯《牧神潘与绪任克斯》

以上三位画家所绘制的有关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的画作,画面多为表现牧神潘追爱的暴力过程。然而,这只是这则神话故事的前半段,故事中后来所发生的事情也非常令人动容。

当潘追到河边,欲张开双臂抱住绪任克斯时,却吃惊地发现自己抱住的竟是一丛芦苇。潘在看到自己心爱的绪任克斯变成芦苇后,非常伤心,于是他便用芦苇做成了一支芦笛,并以绪任克斯的名字为之命名,以此来纪念他所爱恋的女神。从此以后,牧神潘便和这件乐器形影不离。绪任克斯变成芦苇后,当有风吹过时,芦苇便会发出忧伤的曲调,有人形容说这是潘的声声叹息。

沃尔特·克莱恩(WalterCrane,—)《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版画

现在人们仍能经常看到一种用芦管组成的吹管乐器——排箫,它的正式名字便是“绪任克斯笛”。有一首经典的绪任克斯笛曲《孤独的牧羊人》,音乐表现的便是牧神潘孤独惆怅的内心。

02

白日的梦幻:德彪西交响音诗《牧神午后》

在欧洲美术史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画家热衷以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的故事作为绘画题材?实际上,潘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不仅是牧神,还象征着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

牧神潘虽相貌不雅,但其所具有的艺术性象征意义,激发了众多画家的艺术想象力为他绘出了大量的画作。除画家外,诗人也不吝浪漫的语言来表现潘对绪任克斯的追求与梦想。其中最杰出的诗作,便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以这个神话故事为题材创作出的《牧神午后》。

马拉美在《牧神午后》中,运用诗剧的方式描写了古希腊神话里的牧神潘。这首长诗是以牧神的第一人称口吻展开内容,情节主线是上文讲述过的牧神潘追求绪任克斯的故事。这首诗初看很像是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抒情诗——情节是神话故事,叙述采用线性的手法,人物使用独幕剧式的设定。

但如果细品,便会发现它与表现古典题材的传统抒情诗有很大的不同。马拉美所要表现的并不是一个唯美的神话故事,其实诗人是在借一个人们都非常熟悉的经典神话,用对牧神潘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性——为了躲避潘的示爱,仙女绪任克斯不惜化作芦苇。潘无法得到绪任克斯的爱,只得忧伤地吹起芦笛。而潘的笛音在后世被认为是带有极端美感的魅惑之音,牧神之笛便也成为美的象征。因此,这首《牧神午后》长诗便被看作是马拉美借助古典神话阐述现代美学思想,运用象征主义技巧表现普遍人性和心理的大作。如此复杂而丰富的技巧集于一体形成的这首长诗,其文化价值与影响力是巨大的。

牧神潘忧伤地吹起了绪任克斯笛(排箫)

诗歌《牧神午后》的前一部分描述了潘追逐绪任克斯的经过:“啊,仙女,让我们堕入甜美的回忆:透过芦苇,我看出了神的心胸,她们平息一场出人意外的狂风,然后从林间到天际,长叫一声。突然,阳光一闪,像宝石那么晶莹,光辉的形象眨眼不知去处。”

接下来描写的是,绪任克斯化成芦苇后,牧神由于思念而经常出现的白日梦幻:“我赶过去,那时便看见那个少女在我眼前,困倦得昏昏欲睡,她们落在情网当中,如痴如醉,紧紧的拥抱更显得相爱相亲。……我爱你,纯洁的天使,我的俘虏,即便是一个重担,我也欢欣鼓舞;你想逃避我火一样热烈的双唇,我却要给你闪电般的狂吻。”

马拉美的这首《牧神午后》发表后,立刻在法国诗坛引起了轰动。受这首诗作的影响,马拉美的朋友、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年也以此神话为题材创作了一首交响音诗《牧神午后》。德彪西的《牧神午后》首演同样获得巨大的成功。

德彪西的这首交响音诗《牧神午后》,音乐以朦胧的气息、斑斓的色彩,描绘了午后牧神躺在草地上,在温暖和煦的阳光沐浴下,渐渐进入了梦乡。昏睡中,潘梦见自己拥抱着追求已久的美丽爱人,热烈地亲吻——然而最终,这美好的一切原来不过是一场“白日的梦幻”。

这首有如梦幻一般的交响音诗是德彪西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德彪西通过这首乐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牧神午后》整首乐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在长笛轻声的独奏中,引出了一个令人感觉孤单又有些暧昧情感色彩的主题,使乐曲一开始便营造出了迷离恍惚的朦胧气息,仿佛进入一个半现实半梦幻的世界。之后,这个基本旋律贯穿了全曲。这个由长笛吹奏出的主题旋律虽然带有慵懒的倦意,却表现出牧神的冥想与欲望。随后在木管、竖琴、弦乐器等的音响交织下,营造出了飘渺梦幻的意境。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由两个乐段和一个连接构成,表现了牧神在梦中与仙女嬉戏的场景。细腻的音乐展现出一种柔情之美,将一场“爱情的白日梦”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一部分最后,音乐的力度逐渐增强,最终使乐曲的情绪达到顶端。

作品第三部分可谓是第一部分音乐的简单再现。但此时的乐曲调性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让牧神午后的慵懒表现得更加传神,这一部分的主题节奏有了一定的拓展。乐曲进入尾声,在小提琴和加弱音器的法国号衬托下,再次出现了乐曲开始时长笛吹奏的主题片段,它仿佛从远方轻轻地传来,又在午后炽热的阳光照射下如幻梦般逐渐消失。最后,音乐在寂静里结束,牧神又进入了梦乡。

德彪西《牧神午后》意境:从朦胧中出发,又回到朦胧中去

德彪西的这首《牧神午后》虽然篇幅不长,但音乐中所散发出的朦胧感觉,无疑令听者对马拉美的同名诗歌有了更深入的情感体验。德彪西曾说:“我要在文学无能为力的地方开始音乐,我希望从朦胧中出发,又回到朦胧中去。”

虽然德彪西认为他的这首《牧神午后》并非马拉美诗作的姊妹篇,而只是作为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把人们带到和诗相似的意境中去,但马拉美在听完这首乐曲之后却评价说:“德彪西的音乐,大大地丰富和超越了我的诗意。”

03

美丽的结婚礼物:丹麦民族乐派管弦乐杰作

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被公认为是一首用音符描绘古希腊神话《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的名曲。在德彪西《牧神午后》问世20余年后,另一位作曲家也以此题材创作了一首交响音诗,他就是丹麦著名的作曲家卡尔·尼尔森。

卡尔·尼尔森是20世纪初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也是丹麦首位有着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尼尔森在德奥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开创出属于丹麦自己的民族新音乐,尼尔森的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强烈的戏剧性。

交响音诗《牧神潘与绪任克斯》是尼尔森于—年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杰作,作曲家将这首作品题献给女儿与女婿,作为他们的结婚礼物。

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在这首音诗中,作曲家是以抽象的手法来对牧神潘与绪任克斯的故事进行解读,因此,这首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情绪,而非具体的情节内容。

音乐开始,弦乐奏出的震音,有如森林中被微风吹拂的树叶在沙沙作响。随后,大提琴独奏与长笛吹奏出的优美乐句,伴随着单簧管吹奏出的斑鸠鸣叫声,为听众描摹了一幅古希腊神话中优美的田园风光图,也仿佛是在表现山林女神绪任克斯的美貌。

鲁本斯《牧神潘与绪任克斯》

随后,音乐的情绪逐渐变得热情和激动,定音鼓、木琴的敲击使音乐变得带有些刺激性,然而不久又渐渐平静了下来。随着音乐情绪的逐渐平静,英国管在钟琴的伴奏下吹出了一段如沉思般的旋律,随后单簧管、长笛等木管乐器对这个沉静的乐思予以发展。稍许,在法国号与弦乐组的不断推动下,音乐的情绪又逐渐亢奋起来,这段音乐将温柔(绪任克斯)与激动(牧神潘)两种情绪结合得恰到好处。之后,乐曲在英国管带有孤独忧郁情调的独奏下,又再现了乐曲开始时的旋律,音乐的色彩变得有些茫然。最后音乐在大提琴的独奏声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宛若梦境。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会永生,而人则生命有限。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数量众多且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更对后来的欧洲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名画和名曲背后的故事?

在留言区分谈一谈吧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一本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作者:陈立

世界名画与世界名曲的激情碰撞,深入了解伟大艺术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