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城漫笔南疆行 [复制链接]

1#

丰文茂/文

在喀什有一句旅游宣传口号:不到*不知中国之大,没到过喀什就不算到了*。*之大是一个地理概念,她的地域面积占中国陆地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十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是山东省的五分之一强,更给人空旷之感。没到过喀什就不算到了*,则内涵丰富,透着喀什强大的气场。北疆自有她的雄浑之美,但南疆之美又岂是能用几个形容词来涵盖的呢?你站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从祖国的西北角向东辽望,你会感到祖国疆域之辽阔、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你的心胸阔大起来,思绪飞扬起来,心灵纯净起来……

来吧,我们一起背起背包,到*去……

1.香妃,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喀什东郊的浩罕村,有一座当地人声称的香妃墓。这是外地游客必到的一处景点。人们是为香妃而来的。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一位贵妃是维族人,名叫伊帕尔汗,生来体有异香,能歌善舞,她的俊俏和异域情调深得乾隆皇帝垂爱,人们称她为香妃,死后葬在这里。近年来,有多个版本的影视剧把香妃的故事编得越来越神奇,越来越吸引观众的眼球。人们为香妃哭,为香妃笑,为了香妃不远千里来到喀什来凭吊。

在五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黄昏时分,天空飘着零星细雨,我来到了香妃墓园。墓园的外部环境有些零乱,低矮的围墙也朴实得有些低调。相比之下,香妃墓则显得有些奢华了。我来到这里才知道,香妃墓不是香妃一个人的墓,而是香妃所在的一个大家族的共同墓地,名叫阿帕克霍加墓,只是人们更习惯叫它香妃墓罢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个女人死后不与丈夫合葬,而是回到故乡埋进同一家族的人的墓地,这是与汉族的风俗大大不同的。

为我们免费讲解的是一个维族小姑娘,长得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她一边为我们讲解维族的风俗,一边为我们述说香妃的故事。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说是陵墓,我看它更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墓园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主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镶砌,有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主墓室穹隆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轮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进入主墓室,我深为这座宏大的建筑所震撼,如此高的穹顶下,如此宏大的建筑中间竟然没有一根立柱。我禁不住为古代维族人民伟大的建筑师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当初建筑师是如何进行设计的,又是如何进行结构力学的计算的,高大的穹顶是如何堆砌上去的呢?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的坟丘,实际现存的只有大小58座坟丘。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第二代是阿帕克霍加,他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权。男人的墓丘要高大一些,女人的墓丘要矮小一点。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解说员指着右前方的一座墓丘说:“看,那就是香妃墓。”香妃的墓丘上盖一块红色的花布,显示着与众不同。解说员说:“香妃名叫伊帕尔汗。乾隆二十二年,*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朝派兵入疆平叛,伊帕尔汗的五叔额色尹、哥哥图尔都配合清*作战,立了战功。乾隆二十四年平叛之后,乾隆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图尔都送妹妹伊帕尔汗入宫,以示联婚通好。传说伊帕尔汗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因此深得乾隆皇帝宠幸,封为容妃,享年55岁。死后按维族习俗运回故里,葬在家族墓地。”而我对此持有保留态度。香妃真实的身份是乾隆皇帝的爱妃,是不可能葬在这里的,她确切的葬地应该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而解说员却指着墓室一角的一乘驼轿说:“你们看,当年香妃死后就是用这乘驼轿,历时三年从北京运送回来的。”小姑娘言之凿凿,我也没必要扫她的兴。我想,香妃思念故乡,死后长埋故土,此说流传甚广,这不仅表达了当地人民的理想,更表达了维、汉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吧!

陵墓外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据解说员介绍,维族的葬俗是质朴的,净身后裹一块白布,不带任何随葬品。她说,维族的葬俗是夫妻不合葬的,同一个家族的人在一块墓地,女人死后要送回娘家埋在家族墓地里。她还说,维族人为节约土地,一个墓穴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在墓园的门口,摆放着香妃的画像,是一幅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其眼窝微陷、鼻梁隆起、圆脸庞、颧骨稍高,是带着柔媚和娇怯的维族女子的典型相貌,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此画没有款识,解说员说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作品。有三个维族小姑娘站在画像前,说是按照画像挑选的最像香妃的人。维族小姑娘热情的邀请我们合影留念,我没有与她们合影。我想,香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理应把她的美丽留在心间……

2.时间在这里凝固

--探访喀什老城

喀什是丝绸之路上最有韵味的一座古城,既古老而又充满看不透的神秘色彩。多年前,她就已成为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融汇东西方的著名商埠了。你踏进喀什老城,恍如穿越千年,一脚踩在了张骞、班超曾经走过的街道上……

喀什这座名城的灵魂在老城,而高台民居则是老城的精髓。

高台民居建在老城东南一处高40多米、长多米的黄土高崖上,现居住着多户多人。远远望去,土崖上的高台民居更像是一座黄土的城堡。拾级而上,走进民居深处,你立刻就会迷失在迷宫一般的街巷中,走的进走不出。据朋友介绍,高台民居的规矩是,地面若是六边形的地砖,那么就说明这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倘若走进一条四边形地面的巷子,那就是走进了死胡同。触目所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黄土房屋。维吾尔人有这样一种风俗,家族人每增加一代,就在祖辈的房子上加盖一层,或者向四周加建,依势而建,无须规划,也没有规划,任意建造,如此一代一代人的延续,形成了房边房,楼靠楼,层层叠叠的格局。歪歪斜斜的过街屋、悬空屋、半街屋,就像是立在小巷里的炮楼或碉堡。这些未经规划、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又排列出幽深、四通八达、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小巷。这迷宫般的小巷和奇特的房屋建筑就一起构成了这个民居步移景异的风景,真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高台民居维语叫做“阔孜其亚具希”,汉语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土崖上独特的民居和古老的土陶作坊成为高台上两个最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景点。在高崖土层中有一种维吾尔人叫“色格孜”的土质,这种泥土质细腻,粘性强牢,是制作土陶器的绝好材料。据说年前有一个烧制土陶的匠人首先发现了“色格孜”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随后相继有很多土陶艺人在高崖上开设土陶作坊。在过去的岁月里,土陶制品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生活中一日三餐不能分离的泥巴碗,维吾尔人叫“塔瓦克”,和面盛饭放食物的陶盆,洗浴用的土陶脸盆,洗手用的“吾肉克”(陶壶),盛水的“库甫”(陶缸),洗衣用的“台西台克”(陶洗衣盆),挑水用的“库扎”(土陶水桶)。夜晚用的各式土陶油灯、烛台以及婴儿摇床便具,甚至还有土陶制的捕鸟猎具等等,其土陶制品品种多达上百种,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建筑是高台民居的外壳,那么土陶才是高台民居内在的精髓。喀什的土陶虽朴拙却不失精美,无论从器形到烧制、功用,都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会。只可惜现在会制作手工传统土陶的人家越来越少,因为不大赚钱,生活难以为继,所以传承也成了问题。沿着小巷往深处走,两侧院落的大门大多紧闭着。据朋友介绍,维族的习俗,如果院落的大门紧闭,说明男主人不在家,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在一户门口摆放着各式土陶器的人家,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子: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是高台民居里仅存的不多的土陶手艺人家,当地*府希望用这种方式把这古老的手艺传承和保护下去。而在另一家的门楣上也悬挂着一块“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牌子,大门敞开着,当院摆放的却是传统手工缝制的各式羊毛的帽子,主人是一位80多岁的维族大妈,她热情的向我们打招呼,并拿起各式帽子向我们兜售。我选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感觉有点滑稽,就没有买。

在小巷里,有三三两两的维族小朋友,瞪着澄澈的大眼睛,看着我们手里的自拍杆,好像很纳闷我们带着的是什么高科技的玩艺儿。

与高台民居相邻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喀什老城了。说是老城,其实是这里占据了老城的位置,而建筑则是近几年*府投入巨资进行了旧居改造后的新建筑。在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道路和街道两旁的楼房整饬一新,建筑的风格则沿用了维吾尔民族传统的东西。古街上商店林立,商业气氛浓厚。各种手艺人都在自己的店铺里忙活着,而商品则摆在门前,堆在大街上。有缝帽子的、做乐器的、做木工的、开药店的……具有*特色的小吃则有烤馕的、烤肉包子的、做汤面和手抓饭的……在路边有一家榨石榴汁的,摊位上垛满了当地生产的大个的红石榴,红石榴熟透爆烈,石榴籽浓艳欲滴。店主人是个中年的维族汉子,不会说汉话,只是低头干活。他把红石榴放在铁制的模具里,压实,用机械原理猛力去挤,去掉渣滓,每杯石榴汁10元。有一个留着白色山羊胡子的老年人,满脸漾着笑意,热情地招揽生意,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话和我们谈天。我和朋友每人喝了一杯,石榴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沁人心脾。有一家卖羊奶冰激凌的,现场制作,让我们品尝到了在内地没有品尝到的美味,绝没有一丝羊奶的膻味。在青年旅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这里汇聚,他们有的是短期的旅行者,而也有相当多的考古家、艺术家、朝圣者在这里长期住扎,打算去撩拨开笼罩在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最有意思的是临街的铁匠铺里传出的敲打声,时间仿佛就在这条千年古街的叮当声中慢慢流淌……

喀什老城的灵魂当然在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始建于年的清真寺,不仅是*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也许大多数旅行者都会因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简朴而略感失望:三座塔尖、三支镰月的拱门后面,没有想象宏伟的殿堂,只有虔诚的老人在回廊里重复跪拜。即使走过几重进深的院落,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只是清真寺里那一片葱茏的绿色。但是艾提尕尔清真寺却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清晨,大毛拉登上清真寺矮矮的召唤楼,用他已被奉为传奇的声音唤醒整座城市,按照教礼召唤睡眠中的人们,快点起来做礼拜。虔诚的维族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全*穆斯林聚礼处,据朋友介绍,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到两三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来礼拜的人达到六七千人,而古尔邦节时来礼拜的穆斯林则达数万之众,通宵达旦地狂欢,场面十分壮观。

我站在清真寺门外的艾提尕广场上,看着来礼拜的穆斯林和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悠闲地在广场上享受着这里的宁静和闲适,静静地想,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宗教信仰,只有学会共同包容,才能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3.向西,一路向西……

正是五月中旬的清晨,我被积雪的反光唤醒,从宾馆的玻璃窗望出去,远山上的皑皑白雪就如在面前。这让刚刚从内地来到西部边陲的我激动不已。在故乡已近暖意昂然的夏天,而这里远山的积雪尚未消融。我与朋友兴奋地打点行装,驱车向西,向着积雪覆盖的大山,一路狂奔……

我们正疾驶在帕米尔高原上。帕米尔,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这里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帕米尔,古称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周山演绎出不朽的神话故事。《淮南子天文训》记述:“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帕米尔高原在汉朝称为葱岭,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张骞、班超都曾在这条路上驻足。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上最难以穿越的地方,沿途留有数个古驿站遗址。唐代高僧玄奘走过这条路,他在《大唐西域记》里称这里为“波谜罗川”:“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狭隘之处不逾十里。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元代的马可波罗也孤独地在这条路上走过,他在《马可波罗行记》里写道:“这个高原叫帕米尔,在上面骑行,整整十二天都看不见草木人烟,放眼处尽是荒原,因此行人必须携带其所需的足够的食物。此地海拔很高,而且气温很低,行人看不见任何飞鸟。寒冷异常,点不起火来。行人感觉到的热力也不如其他地方感觉到的,烧烤或煮制食物也不容易熟。”

今天穿行在帕米尔高原的公路平坦顺畅,从喀什一直延伸至红其拉甫山口,出山口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沿途可见从喀什开往巴基斯坦的货车和迎面开来的巴基斯坦旅行客车,更可观赏到终年积雪的海拔米的公格尔峰、海拔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和海拔米的慕士塔格峰。三座大山上终年积雪不化,冰珠闪耀,塔吉克人把它看作是纯洁爱情的化身。清秀的卡拉库里湖就偎依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峰三座大雪山怀抱中,海拔3米,因湖水深邃幽暗,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黑湖”。当年唐代高僧玄奘取经途经此处,看到这种神奇的湖水,称这里是有巨蛟出没的“大龙池”。当地*府为开发旅游,沿湖边搭建了长达数公里的木栈道,以便游人沿湖游逛。卡拉库里湖水澄澈透明,倒映着慕士塔格山、公格尔山以及公格尔九别山这一连串的雪山,你抬头看山,低头看水,天空如洗,湖水如镜,直让人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生哪得几回游?当地的柯尔克孜牧人骑着骏马来兜揽生意,他们调教出来的马儿跑起来既兴奋又稳健,上坡、下坡,爬山、涉水,如履平地。往前再经过一段兴奋的疾驰,在雪山之间,忽见一座白沙堆积的大山,当地人称作白沙山,在白沙山的雪山脚下则是一洼澄澈的湖泊。这里风清水静,白云似雪。远远望去,随着光线的变化,白沙山、大雪山、湖水就像一幅绝美的油画,天地苍茫,巍峨雄壮,那银色的细沙洁白柔和,就像婴儿的肌肤,令人心动。据说这里就是《西游记》沙和尚发迹的白沙山和流沙河,千万年的天地造化,留下人们无穷的遐思和想象。

在喀什时,我们感觉雪山就在眼前。乘车西行几百公里,仍是走在雪山下。有时感觉就要踏上雪山了,可转了一个圈儿,仍是在雪山下绕行。远山的雪忽远忽近,山顶的积雪与天上的白云连在了一起,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积雪,哪是云彩。积雪和白云如同一团团棉絮,与蓝天相伴。在内地哪里见过这样的蓝天白云呀?我不仅想起了乌青先生的废话体诗歌《对白云的赞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就感觉自己也会写了诗,赋诗一首《对蓝天的赞美》:“蓝天真蓝呀,真的,很蓝很蓝,非常蓝,非常非常十分蓝,极其蓝贼蓝,简直蓝死了,啊--”再赋诗一首《对蓝天白云的赞美》……没及读完,同行的朋友就笑岔气了……

拐过一个山头,就突然有了一大块高原上的平地。在中巴公路边上,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的县城。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海拔米。县城很小,但方正整齐,柏油路两旁种植着白杨树。沿路有小型的旅馆、饭馆和超市。我们稍事休息,在路边小店的露天院子里吃手抓饭和烤肉串。生活在帕米尔的塔吉克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白种人,属欧罗巴人种,因为常年生活在高原,略带高原红的肤色原本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嘴唇微薄,颧骨高突。街道上走过的塔吉克女人服装鲜艳,她们喜爱红色和白色,白色是永恒的雪山,持久的润泽大地,红色明艳突出自我,火红青春,亮丽人生。我对塔吉克民族的认知,始自于少年时看过的一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现在城外留有一处电影的拍摄地,供来客游玩。

我们吃饱喝足,医院买了两袋氧气,以备不时之需,办理好边防证,然后就向着红其拉甫山口进发了。沿途是开阔的高原牧场,远山依旧是棉絮状的积雪。不经意间,路边的草地里窜出一群旱獭,大约有二三十只,胖胖的,憨态可掬,据说它们是棕熊和狼的猎物和美食。临近山口的时候,我们路遇一名解放*战士,他领着一条小狗散步,离开山口有相当远的距离,由于缺氧和劳累已没有力气回到山口了,我们顺便把他捎回了营地。海拔越来越高了,我们的呼吸感到了困难。红其拉甫山口海拔多米,塔吉克人称为“雪染的通道”,这里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在雄壮的国门外,矗立着中巴交界的我国7号界碑,跨过界碑出山口就是巴基斯坦的国境了。到这里,我们终于踏上了高原之巅。“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我们走进了雪的世界……

4.横穿塔克拉玛干

在和田,与朋友一起品尝玫瑰烤羊。小店不大,但名气很大,前一天我们来晚了,错过了品尝美食的时机。今天我们早早来抢座儿。这家的玫瑰烤羊工艺精致、配料讲究,大部分现烤现卖,但也有相当部分装箱之后发往全国各地,据说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上亿元。我和朋友大快朵颐,吃得两腮生香。为什么叫玫瑰烤羊呢?是烤羊时加了玫瑰香料吗?是烤羊肉有玫瑰的香味吗?我没能探明原委。但为了这一餐烤羊肉而耽搁半天行程是十分合算的,反正在漫漫黄沙地里也没有一个可以停下来聊以果腹的地方。吃饱喝足之后,即驱车北行,去探访向往已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了。

在进入沙漠之前,我先作了一番书本上的功课。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于年1月来到*于田,他带着一批发掘工人和骆驼队,沿尼雅河的干涸河床跋涉数天找到了尼雅遗址。斯坦因的发现,在当时的中外探险考古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因为,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存在的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尤其尼雅河三角洲的考古文化将会揭示大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诸多谜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